团体社会工作自考大纲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大纲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5-04-07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 程 考 试 大 纲
团体社会工作
(课程代码:00279)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编
2016 年 12 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团体社会工作,也称为小组社会工作,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 (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小组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 基本方法之一。小组社会工作和其他社会工作方法一样,帮助个人通过不同的小 组经验,来加强其社会功能,以促进个人、小组及社会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考生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 术,从而培养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了解小组工作的基本要素——概念、类型、特性等;掌握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 业伦理;了解各种小组工作理论取向的异同;了解各种主流小组工作模式;了解 各种小组工作的介入技巧——小组领导、沟通及冲突处理;掌握如何设计一个小 组工作计划——小组构成及筹备;掌握小组工作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特性及工作方 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选修课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等课程, 后续课程有社区工作 等。本课程是社会学、社会工作的主干课程之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小组工作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组社会工作定义过程中的各种界定,小组的力量、小组工作的功能、 小组工作焦点;熟悉小组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小组社会工作与非社会工作取向的 小组的区别,适于小组社会工作的小组类型;掌握小组社会工作的定义,小组社 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小组社会工作各要素间的关系,小组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 中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工作的涵义(重点)
识记:小组工作的特征
理解:小组工作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类型(次重点)
识记:小组工作的功能
理解:小组工作的类型
(三)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一般)
第二章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是什么,小组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明白在 小组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职业伦理守则是什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重点)
识记:小组工作伦理守则
理解:专业标准
应用:小组工作者实务指南
(二)小组工作的价值观(次重点)
识记: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体现
理解: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
(三)事务案例分析(一般)
识记:如何应付退组的成员
理解:技术的运用和滥用
应用:保密的相对性
第三章 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包括需要理论、小组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镜 中自我理论和交流分析理论。掌握小组的主要动力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 作用形成小组的动力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动力学(重点)
识记:小组的动力因素分析
理解:小组的动力模型
(二)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次重点)
识记:小组动力学
(三)小组动力(一般)
第四章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认识小组工作的四种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在小组工作实践中运用不同的工作 模式,对着四种不同模式的优势和限制由自己的认识和反思,了解这四种工作模 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工作的四种模式(重点)
识记:四种模式的理论基础
理解:四种模式的目标、特点、组员、工作者、实践原则
(二)小组工作的四种模式(次重点)
识记:四种不同模式的优势和限制
(三)四种工作模式在中国的世纪运用(一般)
第五章 小组的领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什么是小组领导,小组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特质和基本训练要求,小组领 导者在小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功能;讨论小组领导者的风格技巧对小组进 程的影响;讨论初为小组领导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容易发生的问题,以及如何面 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领导小组的技巧(重点)
识记:带领小组的基本技巧
理解:小组促进和干预的技巧
应用:小组
(二)小组领导的涵义(次重点)
识记:有效的小组领导者的特质、小组领导者的角色和协同领导
理解:小组领导者的方式
应用:小组中的领导者指导与小组指导
(三)小组领导面临的问题(一般)
识记:初为小组领导者的担心和问题
理解:小组领导者容易掉入的陷阱
第六章 小组的沟通和冲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沟通在小组工作中的作用,小组中常见的沟通模式,如何在小组中建立 良好的沟通模式,小组冲突的作用,解决冲突的主要策略以及如何解决小组中不 同类型的冲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影响小组沟通的主要因素、小组的冲突、冲突的解决(重点)
识记:影响小组有效沟通的因素、冲突的作用和种类、解决冲突的策略
理解:社会进行有效沟通的原则
应用:冲突的定义
(二)沟通的意义(次重点)
识记:小组中的沟通方式
理解:沟通过程
应用:沟通障碍
(三)什么是沟通(一般)
第七章 小组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组的构成要素,知道如何认识和协调小组成员,知道如何理解小组工 作者的素质,知道如何认识工作者与组员之间的关系,知道小组节目是怎样设计 出来的,掌握小组结构诸要素彼此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的内部结构要素(重点)
识记:成员、工作者、目标、
理解:协议、活动节目
应用:小组
(二)小组的外部结构要素(次重点)
识记:机构、规模
理解:时间
应用:空间
(三)小组结构中诸要素彼此的关系(一般)
第八章 小组的筹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会怎样寻找组员的真实需求并确定小组介入目标, 怎样根据需求和目标选 择小组组员,知道小组介入计划是否符合组员的真实需求,并且自己能根据一个 真实的案例评估需求、确定目标,制定一份小组介入计划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的方案设计(重点)
识记:小组计划书范例
理解:制定计划书
(二)小组筹备(次重点)
识记:需求评估和目标确定
理解:小组组员的选择
(三)评估小组计划书(一般)
第九章 小组初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组阶段的划分方法有哪几种,学会把握小组初期的特征和工作,结合中 国人的特点,了解小组初期工作者主要担当的角色,在给定的一个具体案例中, 分析出小组所处的阶段和组员的特征,并阐述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和工作(重点)
识记: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工作
理解: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
(二)小组规范形成时的特点和工作(次重点)
识记:小组规范形成时的工作
理解:小组规范形成时的特点
(三)小组工作发展阶段划分的不同方法(一般)
识记:三阶段法
理解:五阶段法
应用:六阶段法
第十章 小组中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把握小组中期的特征和工作,结合中国人的特点,分子小组中期工作者主要担 当的角色,在给定的一个具体案例中,分析小组所处的阶段和组员的特征,并阐 述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冲突时的特点和工作(重点)
识记:小组冲突时的特点
理解:小组冲突时的工作
(二)小组成熟时的特点和工作(次重点)
识记:小组成熟时的特点
理解:小组成熟时工作
(三)案例分析(一般)
第十一章 小组后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组进入后期的最主要标志,熟悉后期小组成员的特点,学会如何巩固成 员在小组中的改变成果,工作人员如何做好跟进工作,如何看待组外资源对成员 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后期的特点和工作(重点)
识记:目标和任务
理解:特点
(二)小组后期的工作技巧(次重点)
识记:离别的准备和情绪处理
理解:小组的结束
(三)小组结束后的跟进(一般)
第十二章 小组的评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会证明小组工作的有效性,了解小组评估的主要类型,知道如何选择小组评 估的测量工具,学会撰写评估报告,了解在小组评估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评估的设计(重点)
识记:ABAB 设计
理解:AB 设计
应用:单一个案设计
(二)小组评估概述(次重点)
识记:评估的类型
理解:评估的相关概念
应用:评估的概念
(三)测量工具的选择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一般)
识记:测量工具的选择和资料的收集
理解:资料分析
应用:评估报告的撰写
第十三章 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践和反思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知道小组工作可能在中国那些人群中运用,主要的运作方式又是怎样的,小组 工作在中国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小组工作在本土化过程中需要经历 哪些阶段,小组工作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会是怎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组工作在不同人群中的运用(重点)
识记:小组工作在家庭中的作用
理解:小组工作在老人群体中的作用
应用:小组工作在其他人群中的作用
(二)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反思(次重点)
识记:价值与伦理的反思
理解:小组工作技巧的反思
(三)小组工作本土化的思考(一般)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 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 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 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 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 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 .指定教材:
小组工作,刘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二版
2 .参考教材:
心理咨询与治疗,江光荣,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 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 数,有的放矢。
2 .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 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 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 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 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 以利 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 .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 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 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 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 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 .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大纲脱节。
4 .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 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 发引导。
6 .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 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 .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 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 .助学学时:本课程共 4 学分,建议总课时 72 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 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 适当 突出重点。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60% 、“理解”为 30%、“应用”为 1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 2 :3 :3 :2。
4 .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 30% ,一 般占 10%。
5 .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 述题。
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50 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下列不属于影响小组有效沟通的因素的是
A .沟通技巧 B .整个小组的座位安排
C .组员在小组中所处的位置 D .小组成员的个人素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小组的分类标准有
A .小组人数 B .组员的参与 C .成员间的联系
D .小组的结构 E .组员的界限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小组动力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在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职业伦理守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试论述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并分别说明每一种模式的优势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