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媒体分析自考大纲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大纲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5-03-29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 程 考 试 大 纲
广告媒体分析
(课程代码:00637)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编
2016 年 12 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广告媒体分析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学(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 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应用于广告媒体决策和广告媒 体购买实施前,在媒体基本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广告媒体的特点与类型,并利 用相关理论来对广告媒体的价值进行测量与评估,最终指导广告工作者完成广告 媒体的选择、规划与发布活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广告媒体分析课程的目的在于使考生了解广告媒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理解广告媒体活动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并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广告媒体活动的步骤 及内容,要求考生懂得广告媒体的运作过程与基本方法,掌握广告媒体计划作业 的程序,学会对进行广告媒体的整体活动进行分析与安排。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考生掌握不同媒体的特性,并能结合实际,针对广告中的媒体活动进行分析 与规划,提高考生在广告活动中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广告媒体分析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广告学、市场营销、 传播学是本课程的学习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广告媒体概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广告媒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了解媒体发展的历史演 进历程以及广告媒体策划与整体市场营销的关系。同时还要熟悉广告媒体策略的 内容与流程和媒体的基本特性、分类及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广告媒体及相关概念(重点)
识记:广告媒体的定义;广告信息的定义
理解:广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广告媒体对广告客户的审核与把关;广告 公司的功能;广告公司的代理功能;广告公司的服务功能
应用:媒体广告组织的任务和职责;发布广告;查验广告的合法性、可靠 性;开展媒体本身广告效果调查研究;设计制作广告;收集广告反 应;接受咨询、处理投诉
(二)寻找新广告媒体的原则(次重点)
识记:ATRN 模型
理解:全新广告信息载体的寻找途径
应用:周围媒体的未来发展
第二章 广告媒体的分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广告媒体的分类方式,并能对广告媒体这一概念 进行动态理解,了解不同类型媒体在广告传播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广告媒体的分类(重点)
识记: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两用媒体;印刷媒体;大众化媒体;专 业性媒体;互联网广告
应用:广告媒体的常见分类方式
(二)各类广告媒体的功能和作用(次重点)
识记:国际性媒体;全国性媒体;地区性媒体;大众化媒体
理解:视觉、听觉、视听两用媒体的功能比较
应用:广告媒体的功能和作用;广泛的传播能力;极强的吸引力;服务大
众;适应性强
(三)网站的规划与网页的设计(一般)
识记:手机广告;数字电视广告
理解:广告媒体技术多样化的表现;媒体技术种类的多样化;大众化主要
媒体技术的改进;常见的大众传媒以外的广告宣传方式
应用:新媒体广告的类型及发展潜力
第三章 广告媒体的特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主要广告媒体的特点,考生需要掌握 各类广告媒体的基本特点及适用范围,并能灵活根据媒体特点将其运用到广告投 放活动之中。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五大广告媒体的特点(重点)
识记:四大传统媒体;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
理解:报纸的优势;报纸的劣势;杂志媒体的优势;杂志媒体的劣势
应用:电视媒体的优势;电视媒体的劣势;网络广告的优势;网络广告的 劣势
(二)其他各类广告媒体的特点(次重点)
识记:户外广告;DM 广告;手机广告;数字电视广告
理解:户外广告的优势
应用:DM 广告的特殊功能
第四章 广告媒体的评价指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各种广告媒体的类别和特征, 并具有根据类别及特征 信息进行媒体选择和系统组合的能力,并掌握广告媒体综合评价的若干重点指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广告媒体的综合评价指标(重点)
识记:综合评价;广告媒体的权威性;覆盖域;重复率;毛感点,累积视 听人数
理解:媒体评价的意义
应用:日记法;覆盖域、重复率、触及率等指标的计算
(二)电波媒体的评价指标(次重点)
识记:开机率;毛评点;视(听)众暴露度;家庭收视率;观众占有率; 点击次数;点击率;网页阅读次数;广告转换率
理解:电视媒体评估的常见方法及优缺点;日记法;个人收视记录器法
应用:收视(听)率、毛评点、视(听)众暴露度、开机率、家庭收视率、 观众占有率、广告转换率的计算
(三)印刷媒体的评价指标(次重点)
识记:发行量;传阅率
应用:发行量的计算
(四)户外媒体评估(一般)
识记:材质;区域划分及指数设定;高度指数
理解:户外媒体的评估维度
第五章 广告媒体的成本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广告媒体的成本构成概况,熟悉广告媒体的成本计算 方式,能够编制出资金使用效率较高的媒体投放计划。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广告媒体的成本计算(重点)
识记:每千人成本;视听率每点成本;视(听)众组成;到达率;暴露频 次;毛评点
理解:测试的资讯类型;花费程度;分配宗旨;媒体组合;方案长度;广 告排期表
应用:每千人成本的概念及计算;视听率每点成本的概念及计算;到达率
的概念及计算;暴露频次的概念及计算;毛评点的概念及计算
(二)五大媒体的广告费用计算(次重点)
识记:千人印象成本;每点击成本;每行动成本
应用:电视媒体广告费用计算;互联网媒体广告费用计算
第六章 媒体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广告媒体目标的概念及功能, 并能掌握媒体目标制定 的程序及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行销目标与广告角色的定位对媒体目标进行相应 调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必要的资讯(重点)
识记:媒体目标
理解:市场分析的内容
应用:必要资讯的类型;公司及产品;市场分析;行销政策;过去的广告; 内外限制;竞争对手;背景资料
(二)目标阶层的设定(次重点)
识记:消费者;消费行为
理解:消费行为的四种角色
应用:当消费行为由多角色扮演时设定媒体对象的两种方式
第七章 媒体选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媒体选择在广告媒体投放中的地位及作用,并掌握科 学、合理选择使用广告媒体的标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媒体选择概况(重点)
识记:媒体选择的意义
应用:影响媒体选择的因素;媒体的特性;广告传播的对象;广告信息的 内容;广告费用的支出
(二)媒体选择的原则(次重点)
识记:目标原则;适应原则;优化原则;同一原则;效益原则
应用:媒体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媒体选择的程序与方法(次重点)
识记:媒体计划的四个目标要素
理解:媒体选择的程序;调查研究阶段;确立目标阶段;方案评估阶段; 组织实施阶段
应用:媒体选择的具体方法
(四)不同类型的媒体选择(一般)
识记:时期;时间;类别;发布频率;版面、版位
理解:广播媒体的选择原则;广播媒体的选择方法;户内外媒体的选择方 法;杂志媒体的选择方法
应用:电视媒体的选择原则
第八章 媒体组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媒体组合对于企业有效利用企业资源的重要作用,掌 握媒体组合的基本类型及优势特点,能够根据媒体特点灵活进行媒体组合操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媒体组合的概况(重点)
识记:媒体组合
理解:电视媒体组合
应用:媒体组合的优势
(二)媒体组合运用战略(次重点)
识记:单个媒体运用战略
理解:运用媒体组合战略的注意要点
应用:集中效果较好的媒体组合形式
(三)媒体组合的控制与评估(一般)
识记:时间控制;费用控制;组合效果评估
理解:时间控制的具体策略
应用:组合效果评估的具体内容
第九章 媒体计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媒体计划的主要内容以及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 并能根据广告投放的总体情况适当安排媒体计划。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媒体计划的内容(重点)
识记:媒体计划;媒体目标;媒体策略;媒体技巧
理解:媒体计划的内容
应用:影响媒体计划的因素
(二)媒体计划实施策略(次重点)
识记:全国性计划;主要市场计划;市场取脂计划
理解:媒体策略的组成部分
应用:到达率、暴露频次和毛评点在媒体计划中的运用
(三)媒体技巧的运用(次重点)
理解:稳定排期法;选择排期法;均匀法;交错法;脉动排期法;季节排
期法
(四)确定有效暴露频次(一般)
识记:广告对象;广告次数;广告时间
理解:有效暴露频次
应用:媒体策略的基本考虑内容
第十章 媒体预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媒体预算的必要性,掌握制定预算的常见方法,并了 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能够为广告媒体行为编制合理的媒体预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适当预算的必要性(重点)
识记:边际利润法;目标总额法
理解:制定预算的方法
应用:广告分配的办法
(二)媒体预算的制定(次重点)
识记:SOV ,Share of Voice;SOM ,Share of Market;A&P ,Advertising & Promotion
理解:广告投资销售与利润的关系
应用:媒体预算的制定方法;SOV/SOM 方式的优点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 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 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 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 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 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 .指定教材:广告媒体(第二版),夏琼,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
2 .参考教材:
广告媒体研究,陈俊良,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 年版
媒体的做点,周亦龙,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年版
广告媒体策划,纪华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广告媒体,邓相超,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广告媒体应用,王忠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年版
广告经营学,张金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现代广告活动理论与操作,丁俊杰,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 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 数,有的放矢。
2 .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 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 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 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 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 以利 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 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 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 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 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 .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 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 发引导。
6.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 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 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 .助学学时:本课程共 5 学分,建议总课时 90 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 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 适当 突出重点。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20% 、“理解”为 40%、“应用”为 4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 2 :3 :3 :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 30% ,一 般占 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50 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下列不属于消费风险的是
A .经济风险 B .产品功能风险 C .社会形象风险 D . 自我印象风险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按照广告媒体受众的不同,可以分为大众化媒体和 。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RSS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简述对电视媒体进行评估的常见方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论述媒体预算在广告媒体投放中的地位及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近年来,微信朋友圈成为广受欢迎的网络社交平台。阿迪达斯、海飞丝和比亚迪等 国内外知名品牌都瞄准这一平台,开始尝试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广告。请结合自身对 于朋友圈的使用体会,谈谈朋友圈广告的媒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