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读国际学校,我们不能丢失名族的气节!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4-03-31
我们是敬天地、事天地、顺天地的民族,我们认为,老天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要过节,但是西方的节日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们的节日是地里长出来的。我们过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按节气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个农耕民族要跟着自然的节序走,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方式。
《易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不可为典要。不可为典要,就是说不能把经典当做不变的东西。要根据现实情况做调整,唯变所适不是单纯的变,而是重在适时调整。
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日月和土地的联系不再那么密切。中国从一个乡村的熟人社会发展成了陌生人社会。中国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大家庭变成了小家庭。
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如果说文化自信只是传承祖先留下的东西,是不可能的,真正好的文化是文而化之。
生机蓬勃,化育人心的文化才能叫做文而化之。只有了解哪些是活着的东西,健康的东西才能谈建立文化自信。
同样的,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创办为的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执行的正是“国学现代化”。
很多家长朋友来到我校都会问,这里是学国学的,为何看不到汉服、为何不见孩子们摇头晃脑背经?我们学国学,但是不仿旧。
正德、利用、厚生,就告诉我们,人最要紧的是生活。我们现在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认为最要紧的是赚钱,这就是不懂生活,这是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的。我们现在在这一点上乱套了,错把工具当目的。
赚钱不是目的,赚钱是工具,是手段,所有一切的花样,其实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过正常的生活。所以人活着,生活是最重要的。
正德,是说一个人对同胞,对全人类,甚至对动植物,对整个宇宙,都要关心,不可以妄自尊大,自认为能摆布一切。
做人要以正德作为基础。要正当地使用,有益于大家的和谐,才叫利用。
什么叫做厚生?一句话讲完了,把民族的健康看得比民族的财富更重要,就叫做厚生。整个中华文化,关键在一个“生”字,生生不息是最重要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国家非常重视。像清明节、中秋节都有法定的假日。只有我们国家才有节气和节日的统一。清明是节日还是节气呢?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风情景明,种瓜种豆,首先他是个大的节气。
但是从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起,就有寒食节。慎终追远,既是追念祖先,又是向先贤致敬。
现在我们到清明要去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所以清明又是个大节日,这个时候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中国节日的仪式感。
谈到什么是文化自信,就是要让小小孩都会记住这个时候的诗歌,了解这个时候的节日。节日,节气,节庆,节序,中国人的礼与节,是特别优美的,诗情画意的。
如果中国人对自己的春天都不敏感,怎么能够把春天的心情去遇着西方的文学与哲学。人在都市中忙到很焦虑的时候,是多学了文化,还是远离了文化。今天谈文化自信,并不说死记硬背了多少祖宗的东西,而是中国人的情怀让我们今天有感发,内心柔软,能观察,不仅能背古代的名诗,而且自己活在诗意中。
孟母三迁告诉我们,孩子成长的环境对其性格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正是熏陶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从文化墙、诗经长廊到古琴室、书法室、到餐厅宿舍,都充满了经典文化的气息,我们不复古,我们熏习在国学的氛围里!
文化自信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我们背下来的四大发明,文化自信是真正的民生,从孩子到老人,在每一个季节,在生活中对自己文化的骄傲苏醒。只有人们都有了这种感觉,才可能拿这个和世界对话。
中华文化是让人家心甘情愿地、自动自发地向我们看齐,而不是我们强制和威胁别人要跟我们一样。这样的我们才是真正拥有宽广的胸襟、长远的眼光和慈悲的胸怀;这样的我们才是有人格的人,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让我们为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互相勉励,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