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宿舍环境(兖州区职业中专学校怎么样)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7-14
工作时是同事,回到家是夫妻,他们之间近在咫尺,却因分工不同难得相聚,即便周末能坐下来聊聊,话题也都围绕着医院和患者。他们把青春、把爱情,把家庭、把人生,全都奉献给了医院。他们说,有爱人的地方,就是家,他们也一直把医院当成了家。工作中相互扶持,生活中相互体谅,为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事业而努力工作着。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聆听他们之间“最浪漫的事”。
白淑坤和黄永芝——
因工作相识,至今坚守临床一线
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有不少医生“夫妻档”,67岁的胸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白淑坤,和68岁的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黄永芝就是其中一对。他们俩在医院相识相知,共同成长,一起变老。如今,老两口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黄永芝每周坐诊5天,白淑坤一周出诊一天,病房查房4天。对于他们来说,能让更多的患者康复,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坚持每周坐诊
和患者交朋友
60岁那年,胸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白淑坤退休后返聘在科室出诊,带教年轻医生,指导疑难手术,一直坚持到今天。
每周一是白淑坤出门诊的日子,诊室外已有不少患者等待。对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白淑坤的脸上总是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并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位患者的疑问。“当医生其实也是交朋友,你的病友越来越多,他们越来越信任你,这是一种成就感,也是医生最大的幸福。”如今67岁的白淑坤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他表示,退休后在临床一线工作的这些年,虽然年龄越来越大,但一直精神充实,脑力灵活,不但可以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也是对抗衰老的最好方法。
与白淑坤相比,68岁的黄永芝走路步伐稳健,说起话来语气温和,身子骨十分硬朗。在中医科工作了42年,黄永芝对于消化道、内分泌、呼吸道以及妇科疾病都非常熟悉,她特别善于与人沟通,能按照病情给患者最精准的诊疗。“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能理解农村患者的想法,治病花钱能省一点是一点。”黄永芝说,治病救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患者的信任。而善用便宜、管用、小药的习惯,她也一直延续至今。
“42年来,医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对于我们而言,甚至比家人还要熟悉。要是不让我坐诊看病了,我真舍不得。”黄永芝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给人看病,只要把患者治好,她就很开心很幸福,心情就好。
42年的“夫妻档”
相互扶持、琴瑟和鸣
有时候白淑坤和老伴儿黄永芝聊天,也会谈谈退休的事儿,“你都68岁了,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啊?”而黄永芝则说:“你要上班,我就陪着你。”
工作42年,也是老两口相识42年。“我们是在同一年来到医院的,我来医院进修,他正好在医院实习,经人介绍便认识了。”黄永芝说,两个人都做医务工作,很快就熟悉起来。1978年腊月结了婚,住进了医院宿舍。一转眼已经是40多年过去,他们也从“小年轻”变成了老两口。
工作中相识,生活中扶持。“他在外科工作,一做起手术来经常错过吃晚饭,以前在老院区也方便,我基本上都是晚上做好饭给他送去,等着他一起下班回家。”黄永芝说,赶上白淑坤不上班休息的日子,他就会把家里收拾利落,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等自己下班。“结婚这么多年,这个‘小家’谈不上谁付出得多与少,无论谁有空在家,就多做点家务事。”白淑坤说。
“长时间耳濡目染,儿子也当了医生,像我们当年一样,白班、夜班、加班连轴转。”黄永芝说,孩子大了,自己和老伴儿也退休了,忙忙碌碌大半辈子却一点不愿闲着,退休被返聘回院里工作,自己和老伴儿别提多开心了。
即将迎来“金婚”,回顾两个人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他们都觉得特别满足。他们一起经历风华正茂,一起走到白头,但两个人对生活与工作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
黄瑞鹏和张敏——
同为科主任,肩上多了份责任与担当
从同窗到同事,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妇科主任张敏和创伤外科主任黄瑞鹏,已经携手走过27个年头。同是医生,又同是科室主任,即使有时在手术室外碰面,也顾不上说话,他们在忙碌的同时,又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有时一天做6台手术
最高兴的是患者康复
13日,一连做了两台手术,张敏终于能坐下喘口气,眼看着到了中午,午饭就在手术室的休息区解决。匆匆吃完,休息不了几分钟,下午的手术又要开始了。中午1点半,丈夫黄瑞鹏也换好衣服进来,下午他也要操刀手术。
同是科室主任,张敏和黄瑞鹏在手术室碰面的几率比较高,带着口罩、穿着手术服,夫妻俩往往只交流下眼神,没有过多的语言,然后各忙各的。“有一次一天内做了6台手术。”张敏是妇科主任,相对丈夫的科室来说,手术比较多,一天下来,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家务活都是他做,女儿从小也都是他管。”看着丈夫,张敏眼睛里都是知足和幸福。
从1992年入职以来,夫妻俩诊疗的患者无数,操刀的手术也数不清,但让黄瑞鹏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自己首次独立完成的一台高龄患者手术。“入职多年,同事们一起合作完成的手术较多,高龄的患者比较少。而医疗技术发展到今天,90多岁的患者做手术,已经不新鲜。”
张敏坦言,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看着患者康复,不再遭受病痛折磨,他们打心里替患者高兴。
27年坚持每天查房
想带妻子旅游解压
从同窗到同事,在一家医院共事近30年,丈夫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参与查房,最让张敏敬佩。“休息日时,也是早起先到病房查房,然后再回家,从没睡过一个懒觉。这么多年,只有大年初一早上在家。”张敏笑着说。
“查房可以和每位患者面对面交流,掌握他们的病情变化,做诊疗方案时,心里更有数。”黄瑞鹏说,年轻时跟着查房可以多学习诊疗方式、方法,如今自己担任科室主任,更应该做好表率。
父母每天忙忙碌碌,唯一的女儿曾十分不满,今天在这家吃饭,明天在那家玩耍,她甚至觉得父母都不爱自己。如今,已经读研究生的女儿,早就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去年女儿到宁夏上学时,夫妻俩一起陪同去了学校,顺便旅游放松了一下。
女儿的专业是英语翻译,夫妻俩有心理准备,毕业后女儿不回家就业的可能性更大。“虽然就这一个女儿,但从没想过一定要让她回来。”黄瑞鹏和张敏都很支持女儿的想法。不仅如此,夫妻俩也已经打算好,女儿不在家,两人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到时候只要有时间,黄瑞鹏就会带着妻子,一起出去旅游,看祖国大好河山,放松、解压。
熊齐和党辉辉——
互相体谅支持,忙碌中寻找幸福
一样的白大褂,一样温和的眼神,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熊齐和产科主治医师党辉辉是一对青年医生“夫妻档”。他们的生活中没有鲜花、浪漫,而是每天与疾病相伴,与时间赛跑。正因为有另一半的陪伴和理解,工作遇到委屈时,他们相互安慰苦中作乐,成为医院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互支持和包容
就是最浪漫的事
“那天我们俩一起出门来医院,我上24小时的班,她也是。”说起刚刚过去的七夕节,熊齐笑着说,“其实我们平时基本不过情人节、纪念日,没有这个概念,更没有这个时间。”
作为重症监护室的主治医师,熊齐平时工作很忙,每周两天24小时值班,夫妻两人有时三天见不着面也是常有的事。七夕节当日,熊齐忙完已经是晚上7点左右了。担心妻子手术还没结束,便特意定了份外卖送到她的科室。繁忙的一天这就算过去了,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特别。
“虽然我也是医生,但是刚结婚那会也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忙到连情人节、我生日这种日子都不记得,有时候还会偷偷生闷气。”党辉辉说,而现在,她自己一忙起来会忘记结婚纪念日、自己生日。“大概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比较特殊,只要患者需要,就得从早忙到晚。”
从熊齐所在三楼重症监护室坐电梯上四楼,就是党辉辉所在的产科病区。虽然两人工作区仅隔了一层楼的距离,但因工作忙碌,基本上见不着面。有时即使擦身而过,两人也忙得连眼神交流的时间都没有。“工作时,我们不像情侣,更像是普通的同事。”党辉辉笑着说。理解彼此的忙碌和辛劳,相互支持、彼此包容,是他们能给对方做的“最浪漫的事”。
默契无间、互相慰藉
繁忙工作中很甜蜜
工作中是默契无间的同事,在生活中是互相扶持的爱人,正是两个人的相互陪伴,让辛苦繁重的工作也似乎变得轻松起来。
前不久,熊齐收治了一位60多岁的车祸患者,入院时老人脾破裂,多发性骨折。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患者家属打起了“退堂鼓”。“只要患者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我就不会放弃。”为了说服患者家属,熊齐一连五天不停地打电话给家属说明患者情况,希望他们能继续治疗。
“医生是一个良心活儿,我们不能眼睁睁地放弃任何一个患者,在这件事上,我支持他。”党辉辉说。正是因为丈夫熊齐的坚持,感动了患者家属,终于同意继续治疗。如今,老人已经平安出院。
除了在病房查房,党辉辉还会去门诊坐诊。门诊中,有个别患者家属因为焦急常常会带着情绪,就会朝医护人员发脾气。“有不少家属在做产检时,自己觉得没必要就不愿意做某一项检查,当我们耐心劝说时,就大声斥责我们胡乱收费。”工作中受到委屈,党辉辉就会向熊齐“吐槽”。而对于妻子的“吐槽”,熊齐特别理解,这让他可以更好地安慰妻子。正是因为有熊齐的陪伴和安慰,让党辉辉的压力减轻了许多;爱人的陪伴,也让熊齐在工作时感受到独特的幸福和甜蜜。
作为长年奋斗在岗位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党辉辉觉得自己和丈夫的付出不算什么,唯一比较内疚的是对自己的家人。“医院里像我们这样的‘夫妻档’还有很多。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就像时钟上的秒针一样一刻不停地运转,不能掉链子,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赵新友和陆士成——
最浪漫的事,和她一起救死扶伤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关节外科医生赵新友和内分泌科医生陆士成,是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的一对高层次人才“夫妻档”。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陆士成跟随男友赵新友来到兖州这座陌生的城市,又爱上这座城市。十余年中,夫妻俩用仁心、用医术,共同护佑着患者的健康。
三天两夜见不着面
回家讨论的还是工作
“大爷,回家注意控制饮食,不能吃的不要再吃了。”13日上午,内分泌科护士站旁,看到一位糖尿病患者提着东西往外走,陆士成赶紧嘱咐两句。
此时,丈夫赵新友刚做完手术,换好白大褂,出现在妻子面前。因为接受采访,夫妻俩有了短暂的相聚。“同在一家医院上班,他是刚下24小时的班,我刚开始上24小时的班,明天他又该上白班,也就是说,我们俩从昨天早上开始,再见面,得等到明天晚上,三天两夜。”陆士成算了算,可这一算,她不禁惊呼,也有些心酸。
虽然当天早上是下24小时的班,但赵新友并非到点就走。“有手术就得做完,没有的话也得看看病历。”赵新友是关节外科医生,这两年科室重点发展微创手术治疗,尤其是腔镜外科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医院为了培养年轻医生,2013年和2018年,赵新友两次被派往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进修。进修结束后,他带回了先进的诊疗手段。比如,医院以前只能进行膝关节手术,现在肩关节和肘关节手术都可以。“有位患者,肘关节只能弯曲90度,吃饭、梳头都无法做到,经过手术,前几天来复查,恢复得很好。”这种时候,赵新友就非常自豪。
给患者做关节外科手术,尤其是老年患者,需要先治疗糖尿病、血糖等,夫妻俩的工作内容有交叉,在家时交流的也比较多。对于选择医生职业,夫妻俩都是奔着救死扶伤,而两人最浪漫的事,也是共同救死扶伤。“鲜花、掌声都不重要,患者的一句反馈,就足够了。”陆士成说。
毕业后毅然回乡
错时上班照顾孩子
赵新友和陆士成都是硕士研究生,在整个医院都是学历比较高的。陆士成上大五时参加社会实践,认识了在济南读研一的赵新友。本科毕业后,陆士成去广东读研究生,两人开始艰辛的异地恋。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2008年,赵新友临近毕业时,导师给他介绍了一份在济南的工作,但和女朋友一商量,两人一致决定,回家!一年后,陆士成毕业,也来到了赵新友就业的医院。“大城市不缺人才,我们想着回家,给家乡人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自小体弱多病,赵新友从初中就确定了学医的决心,帮更多人缓解痛苦。
夫妻俩三天两头不见面,或许有人会疑问,为什么不调成一致的上班时间?“这也是我们专门调整的,都是为了孩子。”陆士成说,儿子今年7岁,工作忙,夫妻俩陪孩子的时间不富裕。调成不一致的上班时间后,尤其是周末时,夫妻俩一人周六坐诊,一人周日坐诊,如此一来,就能保证有一人带孩子出去玩。
至今,陆士成已经在医院工作了10年,这名济南来的媳妇,也成了济宁人、兖州人。十年里,她见证了兖州的发展变化,见证了兖州人民医院到济医附院兖州院区的腾飞。未来,她还将继续与丈夫携手,共同提升诊疗技术,提升看病治病能力,护佑这一方乡亲的健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贾凌煜 褚思雨 黄健恒 通讯员 张德君 韩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