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学,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好上学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好上学

>

职校资讯

>

招生信息

列东中学官网(列东中学名人)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6-30

三明二中总校联合列东中学分校、三明八中分校举办现场书法大赛。

在三明市列东中学,学生在大课间跑操,锻炼身体。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开展总分校教师教学比赛。

三明二中总校联合列东中学分校、三明八中分校举办首届“骞翮杯”航模比赛。

三明市列东中学总校邀请分校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与三元区建设小学的学生代表在操场放飞希望。

核心提示

日前,三明市“总校制”改革案例入选2021年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这是继去年三明市作为福建省唯一地市入选全国12个“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后的又一件喜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城乡间、校际间的教育不均衡,是当下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普遍难题。对于地处闽西北山区的三明来说,人口少、地域偏,没有太多外部优势资源的注入,破解问题更难也更为紧迫。2017年,三明市探索实施“总校制”办学改革,力图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更多孩子。这一模式如何运作,成效几何?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三明多所学校展开调查。

教师在“双向奔赴”中互学共长

“这次澳大利亚研学之旅,我们要探寻几个问题:为什么圣诞节在夏季?那里有哪些和中国不同的生物?想不想和我一起搭飞机去寻找答案?”

“想!”

这个对话不是发生在机场,而是在三明市沙县区城南中学八年级的地理课上。在同学们迫切的眼神中,教师高洁打开精心准备的课件,通过“云旅行”,带领同学们开启“沉浸式”澳大利亚探秘之旅。

两年前,高洁还不会这样上课。“很想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始终不得要领。”她说。

转变,始于三明市“总校制”办学改革。

2017年,三明在市区先行试点基础教育“总校制”改革,以1所强校带1至2所弱校,推动总校与分校管理融合、教师互派、文化统一、教学同步、学科共研。2018年秋季,“总校制”向县域延伸,探索优质分校再带分校的“二级总校”模式。

2020年3月,“市区强校”列东中学跨区域牵手沙县区城南中学。面对城南中学师资年轻、经验不足等问题,列东中学首先派出一批英语、地理等学科教学骨干开展示范教学、指导讲座。同时,以师徒结对形式举行“同课异构”、优质课教学比赛等活动。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高洁见到了“偶像”魏彩平。

魏彩平是列东中学教师,也是三明市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她与高洁结成师徒,并邀请高洁加入魏彩平名师工作室。

在师傅的启发下,高洁打开了教学思路。她改“灌输式”教学为情景式教学,所设课件都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主动探索,以获得启发。

高洁的课很快赢得同学们点赞。随后一年多时间里,高洁的地理公开课从县级开到市级、省级,还获得沙县区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荣誉。“虽然我现在每天要花更多时间备课,但看到同学们从课堂表现到考试成绩都有大进步,一切的努力都值了。”高洁说。

高洁的成长是城南中学教师队伍成长的缩影。“牵手”以来,两校目前已有51对教师结成师徒。在三明全市132所初中的中考总分平均分排名中,城南中学从2019年的第67名提升至去年的第55名,还获评沙县区教育质量优秀学校。

“总校制”之下,总分校教师定期双向交流、挂职,同学段和不同学段交流教师分别达约10%、5%。“双向奔赴”激活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源头活水”,也缓解了骨干优秀教师集中在少数学校的资源不均状况。

三元区建设小学是三明学院附属小学(下简称“附小”)的帮带分校。2018年3月,附小派出13名优秀教师前往建设小学交流一年半,王广是其中一员。

初到分校时,王广因为分校与总校生源存在的差距感到不小压力。但她向建设小学老教师们请教后,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狠抓基础,并下了更多功夫去引导孩子们享受学习。

而作为年段长,王广针对建设小学开展活动少、家长参与少的情况,建立起学段、班级家委会,还推动亲子社会实践等特色项目落地。渐渐地,建设小学的同学们上课变得更活跃,家校合作也更紧密了。

这份难得的交流经历,让王广不仅在教学和职业认同上有所突破,也对“总校制”改革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有了更清晰认识。回校后,她担任附小“总校制”办公室主任,每周组织协调会,帮助解决总分校在教研活动、教师交流与考核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总分校之间“并非削峰填谷,而是整体抬高”

在三明,“总校制”共有三条链:第一条是校际链,旨在推进总校和分校互动,以强带弱;第二条是学段链,旨在强化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学段间的学习能力衔接,以大带小;第三条是城乡链,旨在推行一体化战略,以城带乡。

三明的教育均衡之道,关键就在于链式管理,形成基础教育“一盘棋”。

比如作为前述沙县区城南中学的总校,列东中学(初中)也有自己的总校——三明二中(高中)。它们之间的互动,很能体现学段链的管理成效。

列东中学副校长詹高晟拥有多年教龄。他表示:“很多初中不作要求的知识点,到了高中却是必须掌握的。如果老师们能在初中教学上多做一些衔接,孩子们来到高中就能更快适应。”

“初中承担教育普及性功能,而高中则带有选拔性功能,其对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的要求较初中有明显提升。但目前初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在有效衔接上存在断层。”三明二中副校长罗世余也深有同感。

罗世余同时也是三明二中另外一所初中分校——三明八中的执行校长。在如何填补断层的问题上,三明二中、列东中学、三明八中采取举办教研组联席会议、教育教学开放周等形式,组织成员校初高中教师一起听课评课,开展学科教学交流、初高中课程衔接讨论,相互熟悉各自学段的教情学情考情,以高中教学理念渗透初中整体课程。

这种变化,在三明八中九年级语文学科上学期期末试卷中已见端倪。“过去,老师主要训练初中生进行记叙文写作,试卷最后一题大多是命题和半命题作文。而这次,三明八中老师以薇娅事件作为材料,让学生自寻角度,自拟题目谈自我感悟。这不仅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是与高中议论文写作很好的衔接。”三明二中教研室负责人李伟说。

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初中 高中”的“总校制”模式不仅能助力打通初高中知识断层,通过情景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主动探索,给予学生更多发展空间。同时,这种模式也给老师们带来更多教学启示,并成为一些老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下大力气结成总分校,派出师资,研究课题,三明二中并不“亏”。“三明市按片区划分招收学生,列东中学和三明八中同处一区,都是三明二中重要的生源校。虽然这两校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但如果学生基础更好更扎实,学段衔接更加顺畅,那么最终受益的还是三明二中。”罗世余说。

不只是教研,“总校制”之下,各个学校的管理水平也总体提升了。“过去,我们的管理制度较为粗放。行政人员在列东中学跟岗学习后,受益匪浅。从人员管理、举办活动,到整理各教学组的期末总结,我们都在总校的带领下变得更为精细和规范。”城南中学副校长卢元春说。

这也是三明基础教育改革所期。“我们的目标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整体抬高。”三明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刘若嘉表示。

均衡之道,向更深层面继续探索

三明教育改革的“总校制”探索并非“无中生有”。

在上世纪90年代,三明开始尝试结对帮扶、片区联盟等“强校带弱校”模式。但一方面,这种帮扶只集中于教研方面,较为松散;另一方面,帮扶是短暂的,并非长期持续。

2017年,三明市借鉴三明医改“总院制”模式,试行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改革,探索优质均衡发展链式管理。

“开弓没有回头箭。”当年,三明市委、市政府聚集编办、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召开“总校制”研讨会,市领导的这句话让时任三元区建设小学校长的王向阳深刻感受到改革的决心。

“‘总校制’是一件好事,但它必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阻力,我们相信并坚定改革的方向。”启动“总校制”后,王向阳主动配合调整职位,也十分支持从附小“空降”的执行校长陈永进的工作。“建设小学教师整体年龄偏大,我也在校10多年,担任了7年校长,是时候迎接新力量了。”此后,校党支部书记王向阳与校长陈永进成为搭档,在校园管理、教学联动方面配合完美,成为三明教育界的“一段佳话”。

一石击起千层浪。在总校教师的指引和帮扶下,建设小学“从无到有”实现学校、学段、班级家委会全覆盖,德育工作成了学校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以往每年有70名左右学生转出的建设小学,现在每年转入100多名学生。

“总校制”办学已取得一些成效,但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

比如列东中学与城南中学分别隶属城乡,考核考评、职称岗位、奖金发放等制度方案在短期内难以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用于“总校制”办学教师交流、课程开发、教研培训等相关工作的经费如何合规合理落实亟待规范明确。

为让“总校制”办学更加规范,2018年,三明市委编办、三明市教育局、三明市财政局等部门共同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总校制”办学改革十条意见》,明确了总校与分校在管理融合、教师互派、文化统一、教学同步、学科共研方面的举措。2021年12月,三明市教育局又下发《三明市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在全市开展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实地评估,进一步明晰了“总校制”的办学标准和思路。

经过多年探索,目前,三明的“总校制”改革已形成“名校 N”、“高中 初中”“初中 小学”、同一行政隶属和不同行政隶属、紧密型单一法人和联盟型多法人、优质分校再带新校组建的“二级总校制”等5种办学模式,实现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资源共享和互补。全市共组建81个总校,结对分校154所,实现各县(市、区)和基础教育各学段“两个全覆盖”,受益学生占比35%。

5年来,一批分校已在总校的牵头与引领下发展成熟。刘若嘉透露,三明市教育局正在探索完善“退出机制”,让发展壮大成为优质学校的分校,再独立组建新的总校,全面抬高“底部”教育资源。此外,三明市教育部门也正在考虑“正向调动”“逆向调动”的相关机制,切实解决不同行政隶属教师职工的后顾之忧。

本版图片由 徐文锦 储白珊 杨艳萍 赖虹敏 摄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c)2024 www.wyfx20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浙ICP备2023018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