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南郊中学官方网站(三原南郊中学名人)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6-30
陈娟,三原县东郊中学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咸阳市学科带头人,咸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参与研究省级课题两项。
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_______题记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成绩落后的、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在一个班级里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影响却很大。因此,能否转化学困生,能否使其进步,对整个班级能否优秀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有必要用真挚的爱心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一、爱心感化,树立自信
树木需要施肥浇水,也需要扶苗修剪;树人需要关怀爱护,也需要批评帮助。人都喜欢被表扬,优等生需要表扬,学困生更需要表扬。其实学困生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优点,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作为班主任老师,更需要拥有爱的眼睛,你才能发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还要毫不吝啬的把你的赞美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表扬声中找到自信。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缺点或错误,但是他们都有进步的愿望。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正的契机 ,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他们。学习上为他们指点迷津,思想上同化他们,纪律上给他们以约束。相信:有渗进灵魂的爱,就有渗进灵魂的影响。
二、教师诱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变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身边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以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和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数学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那些“学困生”往往对数学抵触、厌倦,毫无兴趣。这种消极情态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就需要进行精心诱导、科学诱导,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困生”要低目标、小起点,可用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我让学习中下等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利用轴对称性,进行“对折等腰三角形纸片”的实验,在我的引导和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下,探索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理和逆定理。学困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了答案。这些经过学生自己探究而学会的知识,会在他们的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知识的内涵把握的准确而到位,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困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多给学困生提供一些成功的机会,为学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为学困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样,学困生就会对这些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在“感情投资”上、在学习方法上、在锻炼机会上、在表扬奖励上、在耐心上,多多考虑学困生。你会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更能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会努力的控制自己,在学习上表现自己,他们的进步会让你感到吃惊。
三、细心培养,形成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困生”中有一部分同学就是因为态度不端正,习惯未养成,时常犯数字抄错、计算算错、题目看错等低级错误,他们经常是“一点就通,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确实令老师头疼。
学困生的进步与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引导,更需要得到同伴与家长的鼓励与帮助。在课题的实施阶段中,我们为学困生建立了“每天进步一点点”成长记录卡。在这张记录卡上记录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话,同伴的话,自己想要对老师说的话,还有家长对自己孩子要说的话。主要是想通过这张卡把学生这一天的进步积累起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感受集体的温暖,帮助学生树立进步的自信心。为了便于实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小组之中,建立了由好、中、差组成的学习互助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针对学困生的这种情况,我首先培养他们用心审题的习惯,要求做到“四读”:眼读、口读、手读、心读,即眼睛看着题目,轻声读出,同时用红笔划出重点字词,标出相关数量,在问题下标记出要解答什么。其次培养他们用心解题的习惯,
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规范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数字”毛病的发生。再次培养他们用心计算的习惯,计算是数学的心脏。要求他们单项计算重点练,易错之处突出练。
四、诊断原因,持之以恒
造成“学困生”学困的原因很多,如先天性智力低下或存在生理缺陷,家庭环境面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不当,等等。由于受年龄、知识、性格的影响,“学困生”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认识的东西,明天就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在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立竿见影。“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诊断原因,找准切入口,对症施治,持之以恒。
转化学困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教育工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满腔热情,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把特别的爱给学困生,只有通过自己炽热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才能促使他们在行为上进行“转化”。让我们共同携手,以辛勤的汗水,恒久的耐心,火热的爱心,来精心培育那些迟开的花朵吧。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相信他们一定会绽放的,也迟早会鲜艳的。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有凿开的,有迟开的,哪怕是开花再晚,只要精心护理,也照样结出果实。 _______后记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