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6-30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进“轻负高质”的“全息课堂”建设,11月26日,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第五届教育研讨会“指向高质量育人的教学常规重建与落实——双减背景下的‘全息课堂’建设研究”隆重举行。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张新民书记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
研讨会聚焦“课堂实施过程质量的整体提升研究”、“双减背景下教学常规重建的攻坚与突破研究”“提高延时服务育人质量的‘锦一’实践——优势增值课”三大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与全国、省、市、区专家、同仁一起共同研讨,共商策略。
01多措并举落实“双减”重构常规全息育人荣彬副校长以“双减背景下的‘全息课程’建设研究”为主题,从国家课程校本实施、学校特色课程开展 、学生基本习惯养成、教研体系的系统建构四方面阐述了学校全息课程在如何高质量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常规重建成果。
他强调,指向高质量的教学常规重建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丰富学校课程,抓好课前充分准备的教研,抓实课中高效教学的实施,优化课后针对反馈的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的项目化、活动化跨学科融合性教学。只有健全完善的高质量教学常规制度体系,创立适合锦一办学特色的高质量教学常规,才能确保我们《走向远方》的施工蓝图得以落地和实现。
02高位引领指方向专业解读明策略开幕式结束后,是观看两位专家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所作的视频主旨报告。
首先是崔允漷教授带来的《如何设计学后反思》。崔教授强调反思是“双基”落实到“素养”提升的唯一路径,而素养的提升需要新学案的支撑。他以单元学历案为例,从课程计划、学习档案、互动载体、检测依据等角度详细介绍了学历案的构成。在学后反思方面,崔教授指出要立足内容策略理性反思、基于学生认知进行反思、定位学习指南呈现反思、落实交流分享使用反思。
接下来是支瑶老师带来的《如何提升教师的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能力》。支老师列举了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并带领教师团队探索出了四条解决策略:一是补充学科教学知识,让教师理性思考有支点;二是提供方法策略,为教师提供思考支架;三是做好示范,结合具体案例促进教师理解、体会思路方法;四是基于具体案例进行概括关联,提高教师教学设计思维的系统性。
03课堂实施整体提质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主会场现场
主会场音乐厅给大家呈现是是胡荣老师执教的初中语文课《三顾茅庐》和解英丽老师执教的高中政治课《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初中语文《三顾茅庐》
胡荣老师本次教学主题选择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相对较难的“由节选到整本书的阅读专题”。本堂课由教材节选的《三顾茅庐》为引子,撬动整本书《三国演义》的阅读,通过分析情节,理清人物及人物关系,再从文化的视角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且给予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历史小说的“三把钥匙”,实现由单篇走向一类,由“读到什么”升级到“如何去读”的进阶。
本次特邀评课专家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语文教研员黎炳晨老师认为本节课类别意识强,从单篇走向一类,指导学生阅读历史长篇小说;目标意识强,从读什么到怎么读,教会学生如何去读,定位高;支架意识强,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学生活动作为支架,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深入的探究;高阶思维训练意识强,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探究思辨思维。
同时,黎老师也建议可以把文本分析做得更足,讨论过程可以更充分,展现学生在原有认知上的生长,给予课堂更丰富的空间。
高中政治《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解英丽老师执教的《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一课,以“成昆铁路——英雄路、幸福路、复兴路”为线索,设置教学情境,通过三个篇章,“英雄路(成昆建设·探生产如何决定消费)-幸福路(成昆消费·析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复兴路(中国铁路突围·解大力发展生产力)”合理设置探究话题,环环相扣,帮助学生在真情境中感悟真变化、解决真问题,基于真实情境,以问题驱动完成学科任务的探究,理解生产与消费关系和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高中政治备课组长邱鹏老师评价该课以学科素养培育为导向,立足真实情境,设置活动型课程,在真情境中解决真问题,生成真体验,体现了思政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价值追求。
分会场一现场
分会场一——苹果厅给大家呈现的是张迷老师执教的初中英语课Future AI — Reading with Text Sets, GFI(8A) Unit 7和刘思贝老师执教的初中政治课《文化成都 包容四海》。
初中英语《Future AI》
张迷老师利用多模态语篇围绕人工智能这一核心议题展开群文阅读和集体构建,学生在对说明文、视频、图文、对话四种材料的解读过程中不断完善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与老师共同构建探讨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最终达成人工智能优势与潜在问题共存的共识。
本次特邀评课专家、四川省英语教研员覃文胜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执教教师在结合单元主题、学情的基础上践行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带领学生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维度对知识进行了完整的学习运用。通过组织同一主题的四类语篇,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大量关于人工智能的知识概念,并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带领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评价、反思,最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本堂课强化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并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等进行了培养,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初中政治《文化成都 包容四海》
刘思贝老师的课则聚合资源,紧跟时代发展,贴近学生生活情景,以“尊重”丰富的内涵为主线,巧借成都文明城市建设的大背景,通过主题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研讨、多维整合,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杨斌校长评价该课,切实把握了课程价值导向的总基调,彰显了思政课程的引领性,体现了融入生活的总要求,把握住了师生关系的总原则,紧扣了全人发展的总目标,在课堂中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内生力、自主学习力、资源整合力和成果表达力”四力共生的培养,让学生感受知识、学到真理、养成信念、受益终生。
分会场二现场
分会场二——全息课堂研究室一给大家呈现是张金慧老师执教的初中物理课《温度》和朱思瑾老师执教的初中数学课《猜想、证明与拓广》。
初中物理《温度》
张金慧老师的物理课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学生一步步设计出温度计,本节课逻辑清晰,结构合理,体验感强,充分体现了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本次特邀评课专家、四川省物理教研员青春老师评价张老师的课程设计从学生的素养培养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学习表达力。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让课堂充满了活力。
初中数学《猜想、证明与拓广》
朱老师的数学课的是一个开放性、研究型的探究活动课,重点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究的平台,经历过程、感悟方法、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从事归纳、综合和拓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民教所所长、初中数学教研员孙锋老师对本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他认为本节课选题很好,“锦一”常态式的开展综合与实践课程非常值得推广;其次是本节课设计、实施得很好,体现在“好问题驱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深度的思考,教师的专业引领了思维的高度及学习的深度”;第三,本节课“有知识、有方法、有文化、有思想、有格局”,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分会场三现场
分会场三——全息课堂研究室二给大家呈现是刘仙老师执教的高中化学课《水的电离》和黄薛蓉、田雪老师执教的初中生物课《生物多样性》。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
刘仙老师从生活出发,以实验为载体,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真实的学习情境,采用问题链的方式,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对水中存在的微粒、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的原理逐个剖析,让学生由定性到定量逐级深化对水电离的认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微粒观、平衡观的形成与发展。
高中化学教研组长周敏老师评价本节课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现了课标要求,立意境界高;二是建立认知途径,形成学习能力;三是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实验探究精神和自主思维;四是强化思维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初中生物《生物多样性》
黄薛蓉、田雪老师共同执教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在前期学习中,学生们通过显微镜、学校生物展等方式感知了形形色色的生活,并选择某一生物类群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因此首先进行了前期成果的汇报,并归纳出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层面:物种多样性。
接下来,田雪老师带领大家以模型建构的方式,感受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并分析了它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之后,黄薛蓉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研讨活动,归纳出生物多样性的第三个层面:生态系统多样性。同时,大家还达成了共识: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共同进行。
学校教师发展部主任、初中生物组教研组长周密老师认为,本单元的学习具有综合实践、跨学科的特点:丰富的实践体验能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事实;选择相应类群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能促进学生进行归纳迁移;对学习成果的表达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果表达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本节课体现了锦城一中“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
成都市教育学会会长、学校名誉校长王志坚校长结合两节课和大家交流了对“教与学”的看法。王校长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会、会学”。本次课,学生先选题研究,再以“教”的形式展示,阅读、感知、思维、表达等能力得到了提高,获取了最好的“学”,希望老师们坚持对学生进行学习思维的方法的指导,继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04教研先锋分享实践经验圆桌论坛共话提质方案下午的研讨活动由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学校办学指导专家张伟教授主持。
学校名师代表介绍了学校基于系统化构建的教研改革,基于思维培养的课堂创新,基于减负增值的分层作业,基于精准反馈的诊断练习,基于优势增值的艺体、科创课程等方面的思考与做法。
初2019级数学备课组长焦锐老师以《负负究竟怎样得正——数学课堂思维常规重建》为题,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思维;遵循思维规律,找准重建支点;建设全息课堂,重建思维常规 ;全息数学课堂六大思维常规”等方面论述立足思维课堂,“负负方可得正”。
体育教研组长曹永伟老师以《指向高质量育人的体育课与优势增值课的“锦一”实践》为题,从“体育课程建构、难点攻克与提升策略、体育教师团队建设、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阐述了体育组围绕教研、教师、教学三个维度,践行“全息课程”“全息课堂”“全景德育”理念的实践经验。
初中物理首席教师欧林阳老师以《整合重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改革与突破》为题,从作业设计的目的与诉求、作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作业设计的改革与突破、作业设计的新原则与新措施等四个方面,分享了物理组在作业设计与实施中的实践研究,力图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李刚副主任以《基于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索》为题,介绍了高中物理组基于数据的采集、分析析和使用,着力探索以数据为基础的精准教研、教学、练习、干预模式,最终形成基于全息课堂理念的精准教学模式,力求做到“一减一增”——减轻师生负担,增强学习效果。
初2021级英语备课组长李婧雯老师以《立足精准目标,做体系化的教研》为题,从教研的定义、教育大背景、教研的精细解构、教研的多元重构等方面,交流了英语组在教研活动、团队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分享。
名师论坛过程中,穿插了三场圆桌会议。校长助理、课程与教学部主任罗丽容老师,初高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围绕课程、课堂、作业、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对话。
初中英语首席教师程瑜老师,初中语文首席教师朱莉老师,初中物理首席教师欧林阳老师,音舞教研组长王龙老师,美术教研组长王强强老师,高中物理组长史广军老师围绕课程建构、课堂的跨学科整合、课堂的必为与可为、初高中课程衔接等话题探讨课程与课堂如何从行为常规、态度常规提升到思维常规。
初中数学首席教师晏学渊老师,初中语文备课组长余灵老师,初中英语备课组长甘李老师、初中化学备课组长黄祥勇老师,高中语文组长汤勇老师围绕作业重构、设计,作业特点、减量增效,作业丰富性、多样性,作业课程化、体系化,新高考评价体系下作业调整等话题探讨如何重构作业,精准教学。
教师发展部主任、初中生物教研组长周密老师,初中地理教研组长连晋老师,初中语文备课组长付雪老师,高中数学组长蔡远林老师围绕教研规划、教师团队的梯度培养、精准教研、高中教研团队亮点与初高融合等话题探讨如何高质量做好教研活动、团队建设,进一步提升育人团队品质。
05重建常规路在脚下戮力前行志在远方在组长们精彩的主题发言和激烈的圆桌论坛研讨后,张伟教授进行了题为《“双减”背景下——“全息课堂”常规重建的几点建议》的主题发言。
张教授认为“双减”的根本目是要把浪费减下来,把质量提上去,而出路应该在质量关节处重建课堂常规,在改革难点上铸优课堂常态。并重点对“全息”二字做了解析:“全”在目标的整体设计中;“全”在内容的高效整合;“全”在校园时空的整体建构。“全息课堂”“息”的真谛在于打造动静结合、全面兼顾的课堂。他指出常规重建在不同阶段是有不同支点的:基础阶段重点是行为常规建设;发展阶段重点是态度情感、动力建设;高级阶段重点是思维常规建设。
最后张教授充分肯定了今天研讨会所有发言老师给予大家的宝贵经验,并提出了大家共勉的建议:在双减背景下的课堂课程建设,一定是立全局、控红线、强体验、要成绩、重长远。只有这样“减”下去,最后才能“增”起来,才能在“减”与“增”的和谐互动中实现双赢。
杨斌校长代表学校作了闭幕式发言
杨斌校长对本次研讨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在当前“双减”背景下,高质量的教育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回归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质,实现“轻负高质”。这是锦城一中所有教师对高质量育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今天我们回归教育的原点,去研讨“指向高质量育人的常规重建与落实”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全息育人”的课堂理念,落实创办世界一流中学的宏伟蓝图。所有的锦城一中人要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蓄能,不断创新,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