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官网)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6-25
围绕“强工业”行动
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奋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高职院校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强工业,就是要立足省情实际和现有基础,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工业经济迭代升级、提质增效,带动全省经济实现结构优化、良性循环。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作为一所以机电类专业为特色,工科类、商务类和管理类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应有贡献。
长期以来,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把办学治校放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着力打造“产教融合”“德技并修”两大特色,积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坚持精准对接装备制造业
持续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素有“工业心脏”之称。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坚持以服务装备制造业为办学定位的高职院校,办学50年来,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专业建设紧密对接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设置了覆盖产业链的智能加工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工电器技术、车辆应用与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制造供应链管理6大专业群。同时,秉持“车间就是课堂”的理念,建成国家重点支持的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为我省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坚葆林说,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强工业”行动和“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瞄准先进装备制造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与省内相关企业的对接,全面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精准定位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目标,努力实现学院人才培养供给与区域产业实践高度契合,为助力“强工业”行动、建设以综合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的陇东南经济带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资源。
坚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不断构建特色发展新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秉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本质特色”的办学理念,持续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着力在联合企业共建实体化运行的产业学院上下功夫,2018年,率先与行业龙头企业——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合作成立“华天学院”,逐步探索构建出“一平台、双主体、三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近年来,在“华天学院”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学院先后与天水锻压机床、甘肃中盛奥华汽车和天水陆拾陆号文创合作组建“天水锻压产业学院”“奥迪学院”和“66创意产业学院”3个现代产业学院,并依托“奥迪学院”,建成全省首个实景式产教融合汽车实训基地,打造了“前厂后校”育人模式,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的“双主体”协同育人。
此外,学院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充分依托办学优势和特色,紧盯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牵头组建全省第一个省级行业职教集团——甘肃省机电职教集团,以及天水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甘肃省智能制造和机械行业智能装备制造(西北)两个高水平职教集团。其中,甘肃省智能制造职教集团在2021年6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探索实践校企合作新模式、新路径,不断在加快“技能甘肃”建设和天水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中先行先试,重点深化与兰石集团、天水锻压、华天电子等龙头骨干企业合作,推动双方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等多方面深度融合,实现“所需”与“所能”对接,努力形成产教双向互动、集成转化的生态体系,拓展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坚持聚焦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着力提高技术攻关和服务能力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观念,把牢“四个面向”要求,将强科技行动深度嵌入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促进创新链同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近年来,学院坚持主动发挥教育科研优势,以强化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为导向,围绕区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积极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推广,先后与天水二一三电器合作开发新型电器开关,与天水海林中科合作开发大型机械重载轮毂,与中航工业天飞合作加工飞机精密零件,与华天科技合作生产包装模具,并为企业加工相关产品无偿提供设备。坚持大力推进校地企协同创新,与省工信厅、天水市科技局合作建成3D打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天水协同科技创新研究院。其中,3D打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同时,学院持续增强技术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能力,通过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组织推动科研型教师与企业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等开展协同创新;探索落实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持续做好3D打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天水市协同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创新运行模式,切实发挥好服务区域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
坚持发挥优势落实育训并举
牢牢扛起社会服务责任担当
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技能素质,是做大做强工业的必然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打造高素质产业人才大军”的努力方向。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不断拓展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职责,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充分依托职教集团、培训基地、技能鉴定所、产业学院等平台资源,面向社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下岗失业职工、退役军人等专项技能培训,连续多年与天水华天科技、六九一三电子科技、西电长城合金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项目制培训,年培训达2万余人次,探索形成了“1 N”职业教育高质量培训模式(即:一个实施主体,“项目制”“订单式”等N种培训服务),在服务乡村振兴、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学院将更加积极主动出击,对接企业,以岗位实际需求为导向,紧贴国家和行业标准,重点在思想引领和素质提升两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和体系,形成规范化、标准化运作流程,提升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学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坚持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
努力培养德技并修工匠人才
强工业离不开优秀工业文化的支撑。我省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铁人精神等一大批丰富而厚重的工业文化资源,为我省工业建设和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应“三线”建设而生的工科类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大力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特别是近年来,学院自觉将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弘扬“三线”精神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通过以回顾“三线”建设历史为主要内容建设机械工业博物馆,组建以挖掘、弘扬“三线”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团队,组织学生赴企业开展职业精神教育“第一课”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三线”建设文化和“三线”精神的认识,自觉增强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建设工业强国、工业强省的伟大实践。2018年,学院基于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文化、弘扬“三线”精神的教育教学实践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下一步,学院将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主动加强校地合作,着力在挖掘天水‘三线’建设文化资源上下功夫,特别是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敢闯敢干、实干创新的创业精神,以及爱岗敬业、勤奋务实的劳动精神,既不断增进青年学生对祖国、家乡工业建设的认识与自信,又积极营造学习传承工业文化、锻造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坚葆林说,学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对标对表党代会决策部署,持续推进特色鲜明高质量高职院校建设,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主动融入“强工业”行动,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