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经济进修学院(上海市工商学院有几所)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6-24
1985年2月,上海工商学院校董会成立,同年秋季招生。图为1985年12月上海工商学院院领导研究教学工作(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成立于1985年4月,由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以下简称民建上海市委)与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市工商联)主办的成人高校——上海工商学院,曾经是一代求知青年职工向往的学府,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和骄人的业绩。
“豪华阵容”校董会和3任院长
1984年春,民建上海市委、市工商联召开正、副主委联席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专题讨论如何响应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提出“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出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常委、民建市委副主委汤蒂因提出:“可否在已经办好两所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再办一所大专工商学院,重点培养外向型经贸管理人才。”当时,各行各业,特别是外向型人才特别短缺,在职干部、在职职工补习文化,争取通过考试取得大专以上文凭的愿望普遍存在,民建上海市委、市工商联分别于1981年、1983年成功举办了上海工商专业进修学校和上海工商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声誉。汤蒂因的这个建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同。不久,民建上海市委、市工商联成立了以汤蒂因为首的上海工商学院筹备小组,进行前期调研和准备。同年6月,市委统战部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台联负责人会议,共商为经济建设、为对外开放服务的设想和建议,在那次会上,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市工商联主委刘靖基正式提出关于创办上海工商学院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时任市委统战部部长张承宗的支持,他提出“边筹备、边建设”的方针,以不同于公办大学的模式与机制来办学。
民建上海市委、市工商联积极筹备,汤蒂因也向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胡厥文汇报了创办上海工商学院的设想,并请胡厥老担任校董会名誉主席,胡厥老非常支持,非但同意任职,还欣然为“上海工商学院”题写校名。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受邀担任上海工商学院名誉院长。时任市工商联副主委兼秘书长丁忱受邀担任上海工商学院院长。
1985年2月28日,在华山路893号103会议室,民建上海市委、市工商联召开上海工商学院校董会成立会议。那天天气晴朗,出席会议的领导着装非常正式,一贯衣着朴素的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副主委唐君远穿了一件深灰面料中式新棉衣出现在会场;刘靖公穿着深色呢大衣,领口围着深蓝丝巾;汤蒂因穿黑色皮衣,围着蓝花纹丝巾;陈铭珊穿着深色中山装,露出白领口……当时,民建上海市委、市工商联有专职摄影师,叫张瑞林,他为历史性的一刻,留下难忘的瞬间。
从上海工商学院历届校董会名单看,除了胡厥文、刘靖基、许涤新、唐君远、张承宗、陈铭珊、郭秀珍、汤蒂因以外,还有香港的王宽诚、安子介、唐翔千等人。上海工商学院所聘任的历任名誉院长,均为德高望重、学者型领导,有汪道涵、谢希德。院长继丁忱之后,有著名历史学家、中美关系、世界经济学、复旦大学教授汪熙,还有生物制药专家、全国人大常委、市工商联副会长孙廷芳,可谓“豪华阵容”。
上海工商学院在香港路59号成立
上海工商学院校董会章程规定,校董会为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实行院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市工商联从上海市工商界教育基金中拨出10万元筹备办学。1985年3月18日,民建上海市委、市工商联向市人民政府提出“上海工商学院筹备工作已告结束,正式申请批准”的报告。同年4月5日,市政府批复:同意建立上海工商学院,属成人高等学校序列。当年,市教委就下拨了上海工商学院大专学历教育招生指标,这一年实际录取报到有学生305名,超出了招生指标。8月31日,上海工商学院在黄河路的长江剧场举行开学典礼。
上海工商学院院址在香港路59号。香港路59号是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原为5楼,因为办学需要,在5楼之上增加2层,6楼、7楼作为上海工商学院教学场所。因为香港路59号的电梯最高只能到达5楼,所以在4楼,也有部分房间作为学院的教学之用,有计算机房、有教务室等,方便于学生办理报名手续。香港路59号毕竟是大楼,对于正常的教学具有局限性,于是,上海工商学院在市区设有多个教学点,能够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上海工商学院不仅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所具有可以颁发大专文凭的民办大学,而且在上海首创开设的外经贸管理相关的专业,有“外经贸管理(1985年)”“金融与保险”“旅馆管理(1988年)”,还有“国际金融与保险”“财务会计”“涉外会计”“英语秘书”“国际商务”“国际营销”“商务英语”“工商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行政管理”“物流管理”,这些专业均领先同类学院。该院有一支学有专长的教师队伍,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市委副主委彭镇秋曾是该院的会计系主任;著有《国际市场营销学》章汝荣教授是该院对外经济贸易系主任,还有副院长舒子唐、王明初、黄汉昌等教授。
1993年9月,上海工商学院增设第二专科学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1999年8月,该院与上海电视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开设“金融学”专业专升本学历教育。2005年5月,该院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学历教育教学点。为适应成人教育特点,该院率先采取学分制,后又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年制。从1985年至2007年,学院共计培养大专毕业生8736人,其中成人大专5364人,全日制大专3372人;培养本科生347人,毕业244人。其中,电大本科毕业生189人,获学士学位36人。
培育第一批证券交易从业人员
1990年,在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的支持下,市政府参事、时任上海工商学院副院长唐雄俊郑重地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筹措浦东开发开放资金的若干设想》报告,具体提出发行建设债券、发行股票、发行奖券,设立开发基金、向世界银行低息贷款等5项措施的建议。同年9月3日,上海工商学院、市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市参事室联合举办了首期高级证券业务研修班,邀请了日本和香港地区证券专家到沪讲课和演示,来自全国各地的53名学员就是被后来称之为中国证券从业人员的“黄埔第一期”。
上海工商学院不仅培养经济建设亟须的复合型人才,还是一所能够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并输送学生赴国外进修和留学的成人高校,这在当时的上海是独一无二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配合市委组织部实施“三个一”培训工程,上海工商学院联系美国著名大学,输送8名高级干部分两批赴美进修、实习。1996年11月,美国通用保险公司、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在上海工商学院成立“中美高级保险培训及信息中心”,并由美国等地专家专程来沪对学生进行培训,首期培训班优秀学生严雪获赴美进修的奖励。
上海工商学院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培训教育,先后开设有外贸、企业管理、财会、物资管理、旅馆等“专业资格证书”教育;开设“广告策划研修班”“涉外业务培训班”“会计师、律师职称考前培训班”“沪港外经贸经营管理培训班”“涉外经济法培训班”“军队转业干部外经贸培训部”“高、中级英语口语培训班”“高级外向型经济专题讲座”“高级证券业务讲座”“期货期权交易讲座”“外汇风险管理高级讲习班”,从1985年至2007年,该院先后培训学生达28600余人次。1992年8月,上海工商学院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称号。1994年3月,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教育培训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被市教委评为成人高校“优良院校”称号,被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评为“民办高等教育先进单位”。
2000年,上海工商学院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在青浦区华新镇购置土地87.2亩,经过一二期建设,校舍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设立了上海工商学院华新校区。2008年12月22日,上海工商学院并入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并撤销建制,组建新的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
历经23年,上海工商学院告别历史舞台,但是曾经的那一代求知青年和莘莘学子,还是怀着那份难舍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