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学,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好上学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好上学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基本乐理自考大纲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大纲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5-04-02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 程 考 试 大 纲

  基 本 乐 理

  (课程代码:00721)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编

  2016 年 12 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基本乐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教育(专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帮 助考生掌握包括乐音体系、节奏与节拍、 记谱法、音程与和弦、西洋大小调式、 民族调式、中古调式、离调与转调、调关系、速度标记与表情术语等基本音乐理 论知识,培养考生阅读五线谱的能力。它是学习其他音乐理论课程、提高专业表 演水平所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基本乐理同时也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 课程,一方面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大量音乐理论的概念,另一方面要求考生能够 在掌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熟练地解决实际音乐问题。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基本乐理课程的学习,应使考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具备读写五 线谱的能力,能够辨识和构成音程、和弦、调式音阶,掌握常用的音乐记号与音 乐术语,了解初步的基础和声知识,能够正确地进行属七和弦、导七和弦的解决。 具体包括:理解乐音、噪音、乐音体系、 半音、全音、等音等概念;理解节奏、 节拍、拍子、拍号等概念; 掌握正确进行音值组合的方法和步骤;理解音程、三 和弦、七和弦及其结构和转位的概念; 掌握辨识音程、和弦性质, 构成指定音程、 和弦的方法;理解调式、主音、稳定、解决等概念;掌握构成包括西洋大小调、 民族调式、中古调式等不同种类的调式音阶的方法;理解包括近关系、远关系、 同主音关系、同宫音关系等不同调关系等含义;理解离调、转调、调式交替、移 调等概念;识记速度记号、力度记号和演奏法记号;识记装饰记号、反复记号和 常用音乐术语;理解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等基本原理和相互区别。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基本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必修课程,是后续和声、曲 式、复调、配器、中西音乐史等理论课程的必要基础,对培养考生的音乐理论素 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本乐理没有必须的前修课程,建议与视唱练耳课程同 时进行以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音的长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对音乐中音符时值的划分方式和不同时值之间的比 例关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掌握在五线谱中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特殊划分 音符等符号的写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音符和休止符的种类和写法(重点)

  识记:全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全休 止符、二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休止符 的名称、符号和写法,了解连续休止符的作用和写法

  应用:计算多个音符的时值总和或将单个音符时值分割为多个音符的能力 (二)附点音符与音符时值的特殊划分(次重点)

  识记:附点、复附点符号的作用和写法;熟记时值一般划分与特殊划分的

  对应关系

  应用:根据时值总长和要求写作特殊划分连音的能力

  (三)其它的增时记号(一般)

  理解:自由延长记号与等音连线的写法以及其音乐含义

  第二章 节奏与节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理解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美学意义,理解音 乐作品中周期性强弱交替的节拍现象与音乐审美心理的相互联系;掌握节奏、节 拍、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切分音、音值组合等概念的定义;考生应能够 分辨拍子的种类,或根据节奏划分正确的拍子,并能够根据拍子完成正确的音值 组合。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节奏与节拍(重点)

  识记:节奏与节拍的定义

  理解: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美学意义、节拍现象的音乐含义及其所 体现的音乐审美心理

  (二)拍子种类(次重点)

  识记:常见拍子的种类、常见拍号的写法、散拍子和变拍子的定义

  应用:根据节奏划分出正确的节拍重音和拍子

  (三)切分音与音值组合(一般)

  识记:切分音的定义和常见的形式、正确的音值组合原则

  应用:根据指定的拍子以正确的方式对节奏进行音值组合

  第三章 音的高低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了解现代音乐理论的乐音体系概念,熟练掌握乐音、 噪音、音名、唱名、音级、变化音级、音列、音阶等基本概念;理解半音、全音 的概念,并学会计算半音数、全音数的方法;理解音高分组体系,并能按要求写 出正确的分组音名;掌握五线谱记录音高的方式、熟悉各种常用谱号和谱表。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乐音体系(重点)

  识记:乐音体系、乐音、噪音、标准音、中央 C 等概念的定义;音名、唱 名、基本音级、变化音级、音列、音阶的含义;音高的分组体系及 其标记法

  理解:固定调唱名法和移动唱名法(也称为首调唱名法)

  (二)五线谱记谱法(次重点)

  理解:五线谱中音符记号的写法和各部分的意义

  应用:五线谱中音高的辨识和书写;在分组音名与五线谱记谱法之间进行 转换

  (三)半音与全音(一般)

  识记:半音与全音的定义,自然音阶各音级之间的半音距离

  应用:计算两个音高相距的半音数或全音数的方法;熟练掌握辨识和构成 自然、变化半音、自然、变化全音的方法

  (四)等音(一般)

  识记:等音的定义

  应用:向不同方向变换等音的方法

  第四章 音程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理解音程、自然音程、变化音程、单音程、复音程、 等音程、协和音程等概念,熟练掌握构成音程、音程转位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音程的级数与性质(重点)

  识记:音程的定义

  理解:音程的级数和性质的概念

  应用:辨识和构成各类音程的方法

  (二)自然音程、变化音程、单音程、复音程(次重点)

  识记:一十四种自然音程的名称;大、小、纯、增、减等音程性质

  理解:自然音程、变化音程、单音程、复音程的定义

  (三)音程转位(一般)

  识记:音程原位与转位的对应关系

  应用:熟音程转位的方法和过程

  (四)等音程、音程的协和程度(一般)

  识记:等音程的定义、八度以内常见音程的协和程度

  应用:性质相同和不同的等音程转换方法和过程

  第五章 大调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理解调、调式、主音、调式音级、正音级、副音级、 稳定音级、非稳定音级等概念;熟悉大调式的音阶结构和各音级名称;熟悉十五 个大调的调号、掌握根据调名确定调号或者根据调号判断调名的方法;理解调的 五度循环现象,理解等音调概念,并熟记三对大调等音调;了解和声大调和旋律 大调等调式变体;熟练掌握构成任意指定大调音阶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调、主音和调式(重点)

  识记:自然大调式的音阶结构;七个调式音级的名称和它们在调式中的地位

  理解:调、主音、调式、自然大调式等概念;正音级、副音级、稳定音级 和非稳定音级以及解决的概念

  应用:依据大调式的主音确定其它的调式音级;能够根据调性正确地解决 非稳定音级

  (二)调号(次重点)

  识记:十五个大调的调号与对应的调名,调号中变音记号的次序和在高音

  和低音谱表中的写法;和声大调式、旋律大调式的音阶结构

  应用:根据调名确定调号,或者根据调号判断调名;根据要求自如地使用

  调号或者临时升降记号构成自然、和声或旋律大调音阶

  (三)五度循环与等音调(一般)

  识记:十五个大调的五度循环次序,七升七降范围内的三对等音大调

  理解:大调五度循环的原理,等音调的原理和意义

  第六章 小调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熟悉大调式的音阶结构和各音级名称;熟悉十五个 小调的调号、掌握根据调名确定调号或者根据调号判断调名的方法;熟记三对小 调等音调;了解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等调式变体;熟练掌握构成任意指定小调音 阶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调、主音和调式(重点)

  识记:自然小调式的音阶结构

  理解:平行大小调的关系

  应用:相互推导平行大小调的方法;依据小调式的主音确定其它的调式音 级;调性正确地解决各非稳定音级

  (二)调号(次重点)

  识记:十五个小调的调号与对应的调名;和声小调式、旋律小调式的音阶 结构

  应用:根据小调调名确定调号,或者根据小调调号判断调名;根据要求自 如地使用调号或者临时升降记号构成自然、和声或旋律小调音阶

  (三)等音调(一般)

  识记:七升七降范围内的三对小调等音调

  (四)调式特征音程及解决(一般)

  识记:自然、和声调式音阶的特征音程

  应用:根据特定特征音程推导所属的大小调及调式类型,依据调式音阶中 不稳定音级的自然倾向解决调式特征音程的方法

  第七章 民族调式与中古调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了解和熟悉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体系和西洋中古调式 体系;熟悉宫、商、角、徵、羽、清角、 变徵、变宫、闰等民族调式音阶阶名, 了解民族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的音阶结构;理解同宫系统调的概念,掌握构成任 意指定民族调式音阶的方法;熟记伊奥利亚、多利亚、弗里吉亚、利底亚、混合 利底亚、爱奥利亚、洛克里亚七个中古调式的音阶结构和构成方法;理解多利亚 六度、弗里吉亚二度、利底亚四度、混合利底亚七度等概念; 理解民族五声调式、 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古调式的共性和差异。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的

  (一)民族五声调式(重点)

  识记:民族五声调式音阶阶名、民族五声音阶的结构、民族五声音阶的音 程特征

  理解:正音、偏音、同宫系统调等概念

  应用:构成指定民族五声调式音阶的方法,根据“宫-角”特征大三度明确 宫系统的方法

  (二)民族七声调式(次重点)

  识记:民族五声调式四个偏音的名称、民族七声调式的三种音阶类型

  理解:民族七声调式中特有的“同韵三宫”现象

  应用:构成指定民族七声调式音阶的方法,推导同宫系统调的方法

  (三)中古调式(一般)

  识记:中古调式七种调式音阶模式的名称和音阶结构

  理解:多利亚六度、弗里吉亚二度、利底亚四度、混合利底亚七度等概念; 中古调式与现代西洋大小调体系的关联和区别;中古调式与中国民 族七声调式的共性和差异

  应用:根据调名正确构成指定中古调式音阶的方法

  第八章 和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理解掌握和弦的基本构成原则、三和弦和七和弦的 音程结构、各个和弦音的名称、三和弦和七和弦转位的原理以及不同转位的定义 和名称;理解等和弦的概念,掌握等和弦转换的基本方法;理解西洋大小调体系 下调式和弦的概念,掌握在调式音阶上构成和弦的方法和过程;熟记大小调及其 变体中各调式音级和弦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属七和弦和导七和弦的解决方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三和弦(重点)

  识记:三和弦各构成音的名称,四种类型三和弦结构的名称与音程结构

  理解:和弦的基本定义与和弦叠置的基本原则

  应用:握根据根音构成指定结构三和弦的方法,熟练辨识和判断给定三和 弦的结构与性质

  (二)七和弦(次重点)

  识记:七和弦各构成音的名称,常见七和弦结构的名称、简称与音程结构

  理解:七和弦结构名称的命名方法

  应用:根据根音构成指定结构七和弦的方法,辨识和判断给定七和弦的结

  构与性质

  (三)和弦转位与等和弦(一般)

  识记:三和弦和七和弦各转位的定义和名称,等和弦的定义

  应用:根据根音构成指定结构和转位方式的三和弦或七和弦,辨识和判断 给定三和弦或七和弦的转位形式,根据特定和弦推导结构相同或不 同等和弦的方法

  (四)调式中的和弦与解决(一般)

  识记:自然大小调式与和声大小调式中各级三和弦与七和弦的结构模式

  应用:正确解决属七和弦和导七和弦的方法,依据属七结构和弦或导七结 构和弦推导所属调性的方法

  第九章 调关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了解远关系、近关系、同主音关系、同中音关系等 调关系概念;掌握辨识和列举不同调关系调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西洋大小调式近关系(重点)

  应用:平行关系大小调的推导方法;六个近关系调的推导办法

  (二)中国传统调式近关系(次重点)

  应用:民族调式同宫系统调的推导方法;民族调式近关系调的推导方法

  (三)同主音大小调与同主音五声调式(一般)

  应用:同主音大小调和五声调式的推导方法

  第十章 调的转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考生了解离调、转调、调式交替、移调等基本概念, 掌握分辨近关系转调与非近关系转调的差别;理解民族五声调式常用的转调手法; 能够辨别离调和转调的差异。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离调与转调(重点)

  理解:理解转调与离调的定义,转调的标志

  应用:掌握分析大小调式风格和民族风格转调旋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 握辨别离调与转调主要差别的方法

  (二)调式交替(次重点)

  理解:理解调式交替的原理和基本形式,了解民族五声调式同宫系统调式 交替的现象及其分析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三)移调与移调乐器(一般)

  理解:理解移调的定义,了解移调现象在音乐中的运用情况,了解移调乐 器的原理,掌握记谱音高与实际音高转换的方法

  应用:考生应掌握根据要求将旋律转移到任意调高的方法

  第十一章 调式半音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了解调式半音阶的定义、形式和写法;使考生理解 调式变音、辅助音、经过音、副导音等有关的概念;掌握书写大调半音阶和小调 半音阶的步骤和写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调式变音(重点)

  识记:调式变音、辅助音、经过音的概念,它们在乐谱中的标记法;大调 式和小调式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理解:调式变音与副导音两个概念的共性和区别,旋律中副导音形成和解 决的规律

  应用:在旋律中分辨出调式音与调式变音差别的分析能力

  (二)调式半音阶(次重点)

  应用:书写任意大调或小调上行或下行调式半音阶的方法

  第十二章 速度、力度与演奏法记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熟记现代乐谱中常见的速度术语、力度标记和演奏 法记号,掌握这些记号的中文含义和实际音乐演奏效果。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速度术语(重点)

  识记:意大利文速度术语与中文含义的对照,其对应的速度数值,熟记其 它有关速度增减和补充修饰的术语及其中文含义

  (二)力度标记(次重点)

  识记:意大利文通用的力度标记及其中文含义

  (三)演奏法记号(一般)

  识记:连音、断音、保持音、强音、滑音、刮奏、琶音等演奏法记号的形

  状和含义,在谱面上的标记方式和实际的音乐演奏效果

  第十三章 装饰记号与反复跳跃记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熟记现代乐谱中常见的装饰音记号和段落反复记号, 并掌握这些符号所表示的演奏要求和实际音乐效果。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装饰记号(重点)

  识记:倚音、波音、回音、颤音、震音等装饰音记号的记法和表现含义, 这些符号在乐谱上的写法和实际音乐效果

  (二)反复跳跃记号(次重点)

  识记:音型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段落反复记号、段落反复术语以及八 度移动和八度重复记号的形状和含义,它们所代表的实际音乐效果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 ”、“理解 ”、“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 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 础上,其具体含义定义如下:

  识记: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最基 本的知识掌握层次。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 握相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更高一层次知识掌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习 过的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知识掌握的要求。

  二、教材

  1 .指定教材:

  基本乐理教程,晏成?、童忠良,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年版

  2 .参考教材:

  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年版

  基本乐理简明教程,童忠良,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 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学习乐理应根据教材中安排次序循序渐进,掌握好音高、时值、乐音体系、 五线谱记谱法等基础内容,才能真正理解音程、和弦、调式的概念, 才能 进一步学好转调、移调、调性分析等更抽象更复杂的知识。切忌贪多求快, 一味追求学习进度。

  2.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点的反复练习和巩固。基本乐理课程中, 有 很多概念、方法、原理需要不断地练习和记忆, 而这些往往也是学习下一 个知识点的基础。通过课后练习把知识点吃透、记牢是学习乐理的重要方 法。

  3.在乐理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原理和概念,不仅要牢牢的记住,而 且要勤于思考,举一反三,把这些概念和原理与前后章节的内容结合起来 思考,并主动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

  4 .五线谱记谱法、节奏节拍、和弦结构、大小调式等内容, 不仅需要深刻的 理解和反复的记忆,还需要结合实际的音乐音响来学习,把音乐的主观感 受和乐理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地掌握它们所蕴含的音乐意义。

  5.在高等教育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 部分内容存在重叠,但侧重点不同,它们被安排在同一学期开始,其目的 就是让考生能够交叉借鉴两门课的内容,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6.基本乐理课程中一部分内容与后续的和声课程、曲式课程相衔接, 有条件 的同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扩展阅读内容,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和 弦解决、大小调式、转调、移调等知识点。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助学教师应熟悉考试大纲所提出的考核目标和各章的知识点。

  2 .针对各章的知识点,助学教师应熟悉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

  3.在辅导考生学习时,应注意培养考生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要避免死记硬背,按图索骥的学习方式。

  4.在辅导考生学习时,有条件的助学点应多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理 论讲述课程各知识点的同时,提高考生对音乐概念的感性认识。

  5.要重视课后练习的完成,注意强化重要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同时要着重培 养考生综合各章重点,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6 .本课程共 6 学分,建议课时 108 学时,助学课时分配方案可以参照:

基本乐理自考大纲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 突出重点。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30% ,“理解”为 30% ,“应用”为 4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的比例为 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 30% ,一 般占 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写作题、旋律分析题。

  6 .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50 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和声小调式是在自然小调式的基础上,升高了第

  A .IV 级 B .V 级 C .VI 级 D .VII 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超过八度的音程也被称为 音程。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稳定音级是大小调体系中调式的第 I ,IV ,V 级。

基本乐理自考大纲

标签: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c)2025 www.wyfx20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浙ICP备2023018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