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作用基础自考大纲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大纲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5-03-02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 程 考 试 大 纲
催化作用基础
(课程代码:04881)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编
2016 年 12 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催化作用基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化学工程(本科) 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培养考生系统地学习工业催化过程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化工过程中催 化过程与催化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催化作用的基本规律、催化剂组成和制 备方法,催化剂性能评价及宏观结构测定等知识,为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高 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注重培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 本书的学习,要求考生对催化作用及催化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 要求:
1 .了解现代化学催化及催化剂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 纳米 催化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多相催化的基本原理、应用与发现现状;
2 .理解并掌握催化作用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催化中的吸附作用;
3.掌握工业催化剂的的基本制备方法,催化剂的表征与测试,催化剂的失活, 催化剂的应用。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和物理化学学科的交叉学科,覆盖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 它是以物理化学、化学反应工程为基础, 结合化工、材料工程等工程学科的综合 性应用学科。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化工原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催化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
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熟悉掌握催化剂的组成与成分; 掌握催化术语及基本概 念;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所属的范畴及解决的问题,催化作用涉及的学科,了 解典型的工业催化过程的实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催化剂的组成与成分(重点)
识记:催化剂的组成、成分,催化剂体系的分类
理解:催化剂组成及其功能,工业催化剂所要考虑的问题,催化剂体系分 类的依据
应用:催化剂组成的实例
(二)催化术语和基本概念(次重点)
识记:催化作用及催化剂的定义、概念,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寿命, 补偿效应
理解:催化作用的特征及实质,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与寿命之间的关联性
应用:工业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三)催化学科的发展(一般)
识记: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所属的范畴及解决的问题,所涉及的学科
理解:催化剂解决的问题
应用:联系已学习知识领域的催化现象和催化作用
第二章 催化中的吸附作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多相催化中起关键作用的吸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重点)
识记:多相催化反应过程,吸附及其作用,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理解:多相催化反应过程,理解吸附定义及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理解物 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在吸附热、吸附速率、吸附量、吸附的程度、可逆 性、专一性等方面的特点
应用:催化过程中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现象及特点
(二)吸附热,金属上的化学吸附(次重点)
识记:化学吸附热和反应热,金属的化学吸附活性,吸附与催化——火山 形原理,气体的化学吸附态
理解:吸附热的测定及其结果的复验性,化学吸附热和反应热的关系,化 学吸附热随吸附量的变化,气体在不同金属上化学吸附热的变化,金 属根据化学吸附能力的分类,火山形原理,一些气体的化学吸附态
应用:火山形原理的例子,氢、氧、氮、CO、烃类的吸附态
(三)固体的表面结构,氧化物上的化学吸附(一般)
识记:固体的表面结构,半导体氧化物上的化学吸附,绝缘体氧化物上的 化学吸附
第三章 催化剂制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成型方法,催化材料的类别及 催化剂的类型,多孔材料的合成,纳米催化剂等内容。要求熟悉掌握单一活性组 分和载体,二元氧化物,活性组分的沉积,浸取,催化剂的成型;掌握催化剂的 工业制造,分子筛,了解催化材料的类别,催化剂的类型,特殊类型,纳米催化 剂,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三维有序大孔的合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单一活性组分和载体,二元氧化物,活性组分的沉积,浸取,催化剂的成 型(重点)
识记:单一活性组分和载体制备过程中的各步骤,二元氧化物,活性组分 的沉积方法,活化,浸取,催化剂的压片成型,挤条成型,成球,薄 片和锭剂成型,粒状成型,粉状成型
理解:单一活性组分和载体制备过程中的各步骤的目的和作用,二元氧化 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质,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浸渍,活化的目的及 条件对活化的影响,催化剂的各种成型方法及所适用的反应器型
应用:二元氧化物的制备实例
(二)催化剂的工业制造,分子筛(次重点)
识记:催化剂的工业制造,分子筛的概念,沸石分子筛的结构,沸石分子 筛的命名,沸石分子筛的合成
理解:催化剂的工业制造中所要考虑的问题, 理解分子筛的概念,沸石分 子筛的结构单元,沸石分子筛的命名规则,各类型沸石分子筛的合成 方法
应用: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实例
(三)催化材料的类别,催化剂的类型,纳米催化剂,介大孔材料的合成(一般)
识记:催化材料的类别,催化剂的类型,纳米催化剂,有序介孔材料的合 成,三维有序大孔的合成
理解:常用催化材料的类别及其功能和状态, 催化剂的类型,纳米催化剂 的概念及合成方法,介孔材料的的概念及合成,大孔材料的的概念及 合成
应用:纳米催化剂合成实例,介大孔合成实例
第四章 催化剂的表征与测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固体催化剂宏观结构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了解 现代若干近代物理方法对催化剂表征测试的原理、方法及解析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固体催化剂宏观结构的测定(重点)
识记:固体催化剂宏观结构的测定(比表面积、孔结构、密度、粒度、机 械强度等)
理解:催化剂宏观结构参数的测定原理、所用仪器的具体情况
应用:仪器操作、数据分析及计算
(二)催化剂活性(次重点)
识记:催化剂活性评价指标,实验室活性评价的反应器类型及评价条件的 确定,如活性的测定与表示方法,评价与动力学试验的流程和方法
理解:催化剂活性的本质,对催化作用的重要性,催化剂的活性测定
应用:催化剂活性如何得到
(三)固体催化剂微观结构的表征(一般)
识记:固体催化剂微观结构的表征,如 X 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镜,热 分析等技术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现代若干近代物理方法在催化剂 表征中的应用
理解:固体催化剂微观结构表征手段的原理,所用仪器的具体情况
第五章 催化剂的失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催化剂的失活及引起失活的原因,重点掌握催化剂的 结焦、金属污染、烧结造成的催化剂失活,通过催化剂失活研究实例更深入理解 催化剂失活;理解毒物吸附、其他热和机械的原因所引起的催化剂失活,了解催 化剂的再生和更换。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结焦,金属污染,烧结(重点)
识记:催化剂结焦,催化剂金属污染,催化剂烧结
理解:结焦所发生的途径及烧焦所涉及的反应,金属来源及造成催化剂失活 的本质,烧结理论,影响催化剂烧结的因素,烧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应用:降低催化剂烧结的途径
(二)毒物吸附,相转变和相分离,活性组分被包埋,组分流失和挥发(次重点) 识记:毒物吸附,相转变和相分离,活性组分被包埋,组分流失和挥发
理解:金属催化剂中毒、半导体氧化物催化剂中毒、固体酸催化剂中毒的 本质,毒物的结构和性质对其毒性的影响,相转变和相分离引起催化 剂失活的原因,引起活性组分被包埋的原因,造成组分流失和挥发的 原因
(三)生成化合物,颗粒破裂,结污,催化剂的再生和更换(一般)
识记:生成化合物,颗粒破裂,结污,催化剂的再生和更换
理解:生成化合物的途径,颗粒破裂及结污产生的原因及对催化剂的影响, 催化剂再生的方式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 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 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 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 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 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 .指定教材:
实用催化,高正中,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年第二版
2 .参考教材:
催化剂工程导论,王尚弟、孙俊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年第三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本课程以教材基本内容为教学主线,以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重点学习内容为 教学主体内容,以教师课程指导作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为主, 要求对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理解和初步分析。在后期学习过程,学生以各章节练 习作业为学习重点,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资源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进行相关学习。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 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 数,有的放矢。
2 .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 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 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 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 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 以利 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 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 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 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 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 .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 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懂”的方法。
5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要积极启发 引导。
6.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 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 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 4 学分,建议总课时 72 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 适当 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50%、“理解”为 30%、“应用”为 2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 2 :3 :3 :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 30% ,一 般占 10%。
5 .试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计 算题。
6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 分为 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催化剂的表面积是指
A .催化剂内表面积与外表面积之和 B .催化剂内表面积
C .催化剂内表面积 D.单位重量催化剂所具有的内、外表面积之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吸附可分为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化学吸附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简述多相催化反应的五个过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论述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解决方案。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用求一氮测得 1.0g某催化剂的真密度为 8.0g/cm3,颗粒密度为 4.0g/cm3,求该催化剂 的孔容,比孔容及孔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