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学,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好上学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好上学

>

职校资讯

>

招生百科

软件产品测试自考大纲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大纲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5-02-25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 程 考 试 大 纲

  软件产品测试

  (课程代码:01335)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编

  2024 年 7 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 涵盖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等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测试。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密切相关,是软件开发 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目标是提高软件质量。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 奠定软件产品质量、软件测试原理和方法、软件测试工具等方面的工程素养。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软件测试在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 软件测试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性,掌握软件测试概念、原理、技术 和方法,能够将软件测试技术应用于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为软件工程素养的 培养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软件测试过程和测试原则;掌握经典的白盒测试和 黑盒测试方法;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软件测试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 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以及相应的测试工具和框架使用;掌握面向 对象和 Web 应用的测试技术;能够规范地编写软件测试文档资料;掌握常规的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框架和使用技巧。

  2. 提高软件测试计划能力;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测试能力;应用经典的软 件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能力;提高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缺陷分析和解决 能力;提高使用软件测试功能的能力。

  3. 重视软件产品质量,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建立软件产品质量导向的思维 和工作方式;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适应快速变 化的科技环境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提升职业竞争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与本专业的其它软件类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先修课程为《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在已基本掌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软 件工程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引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软件测试的必要性,了解软件测试的发展历程和行业 现状,了解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与软件产品开发之间的关系,理解测试驱动开 发的思想。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软件测试的必要性和软件测试的定义(重点) 识记:软件测试的定义

  理解:软件测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与软件产品开发的关系(次重点) 理解:1.质量保证

  2.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的关系

  3.软件测试与软件产品开发的关系 (三)测试驱动开发的思想。(一般)

  理解:1.测试驱动开发 TDD 方法

  2.在软件开发中测试先行的理念 3.敏捷方法

  应用:1.测试驱动开发的思想进行软件产品开发 2.测试驱动开发的思想进行代码编写

  第二章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软件质量的内涵,理解软件测试相关的基本概念,了 解软件测试的分类、软件测试的不同阶段,了解软件测试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范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软件缺陷的定义,软件缺陷的判断准则(重点)

  识记:1.软件缺陷的定义 2. 白盒测试的定义 3.黑盒测试的定义

  理解:1.软件缺陷的测试判断准则

  2.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

  3.软件缺陷修复的代价 (二)软件测试的分类(次重点)

  理解:1.测试的分类维度和测试类型

  2.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3.主动测试和被动测试 4.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三)软件测试层次和工作范畴(一般)

  理解:1.与软件开发周期同步的软件测试类型 2.软件测试工作范畴相关的内容

  第三章 软件测试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常规的软件测试方法,包括经典的白盒测试方法和黑 盒测试方法,了解基于缺陷模式的测试,了解基于模型的测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典型的白盒测试方法和黑盒测试方法(重点)

  识记:1.等价类划分法 2.边界值分析法

  3.判定表法

  4. 因果图法

  5.判定覆盖法 6.条件覆盖法

  7.判定-条件覆盖法 8.条件组合覆盖法 9.基本路径覆盖法

  理解:1.错误推测法

  2.Pairwise 测试法

  应用:1.黑盒测试方法 2. 白盒测试方法

  (二)基于直觉和经验的方法(次重点)

  理解:1. 自由测试法(Ad-hoc 测试法) 2.客户测试法(ALAC 测试法)

  (三)常见的缺陷模式和基于模型的测试(一般) 理解:1.常见的缺陷模式

  2.功能图法

  3.模糊测试法

  应用:功能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第四章 软件测试流程和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贯穿软件生命周期的软件测试过程,了解敏捷测试过 程,了解软件测试相关的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软件测试过程(重点)

  识记:软件测试过程的 W 模型

  理解:测试管理方法 TMap

  (二)敏捷测试过程(次重点)

  理解:1.敏捷测试的价值观和原则

  2.敏捷测试与传统测试的区别 3.敏捷测试流程

  (三)软件测试过程改进和软件测试规范(一般) 理解:1.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

  2.个体软件过程 PSP

  3. 团队软件过程 TSP

  4.测试成熟度模型 TMM 5.测试过程改进 TPI

  6.关键测试过程 CTP

  7.软件测试规范相关内容

  第五章 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单元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常用的单元测试工具使 用技巧,掌握集成测试的模式和方法,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集成测试模式 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单元测试的常用方法和工具,集成测试的模式(重点) 理解:1.代码静态测试

  2.代码评审错误类型

  3.单体结构的集成测试 应用:JUnit 单元测试工具

  (二)代码静态测试工具,单元测试的目标和任务(次重点) 理解:1.单元测试的必要性

  2.单元测试的目标和要求

  3.单元测试的任务

  4.驱动程序和桩程序 5.类测试

  应用:1.FindBugs 检查代码缺陷 2.PMD 检查代码缺陷

  (三)分层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模式(一般) 理解:1.Actions 层的单元测试

  2.数据访问层的单元测试

  3.Servlet 的单元测试

  4.微服务架构的集成测试 5.持续集成及其测试

  第六章 系统功能测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测试中功能测试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功能自动化 测试途径和方法,了解回归测试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系统功能测试的常用方法(重点) 理解:1 功能测试的含义

  2.面向接口的功能测试的含义 3.面向 UI 的功能测试的含义

  (二)功能测试的自动化及相关工具(次重点) 理解:1.基于接口的自动化测试的含义

  2.Web 客户端的 UI 自动化测试基本框架 3.Android 应用的 UI 自动化测试基本框架 4.iOS 应用的 UI 自动化测试基本框架

  应用:1.常用的开源测试工具 Postman 进行自动化测试 2.Selenium WebDriver 进行 Web 应用测试

  (三)回归测试(一般)

  理解:1. 回归测试的含义和目的

  2. 回归测试的策略和常用的回归测试方法

  第七章 专项测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系统测试中非功能测试相关内容,掌握性能测试、安 全测试、兼容测试、可靠性测试和易用测试的内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性能测试的内容和主要方法(重点) 识记:1.主要的系统性能指标和定义

  2.系统负载的含义

  理解:1.性能测试的主要类型

  2.系统负载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3.性能测试的基本过程和具体执行步骤

  4.如何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分析及其重要参数 5.Web 性能测试的主要内容

  6.压力测试和容量测试的含义

  (二)其他非功能测试的主要类型(次重点)

  理解:1.安全性测试的含义 2.兼容性测试的含义 3.可靠性测试的含义 4. 易用性测试的含义

  (三)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一般)

  应用:1.LoadRunner 对软件进行性能测试和测试结果分析

  2. ApacheBench 对 HTTP Server 进行性能测试和结果分析

  第八章 软件本地化测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软件本地化测试的内涵,理解本地化测试涉及的技术 问题,了解软件本地化的功能测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软件本地化测试的技术问题(重点) 理解:1.数据格式问题

  2.页面显示和布局问题 3.配置和兼容性问题

  4.技术问题对于本地化测试的影响。

  (二)软件本地化的意义和内涵(次重点) 理解:1.软件本地化的定义

  2.软件本地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3.软件本地化的内容和基本步骤 (三)软件本地化的功能测试内涵(一般)

  理解:软件本地化功能测试的注意事项

  第九章 测试自动化及其框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内涵和实现原理,理解测试自动化 测试框架,了解 Web 应用和移动应用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软件测试自动化的内涵和实现原理(重点) 识记:测试自动化的定义和必要性

  理解:1. 自动化的代码分析和常用代码分析工具 2.脚本技术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3.页面对象识别的含义和常用方式

  4.API 测试内容和测试步骤

  5. 自动比较、验证、断言的含义

  (二)API 和移动应用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和主流测试工具(次重点) 理解:1.API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含义和常用API 测试工具

  2.移动应用的自动化测试的构成和实现方式 应用:1.开源测试工具 Karate 实现 API 测试

  2. 自动化测试工具 Appium对手机 APP 或 Web 应用程序进行测试

  (三)软件测试自动化的基本结构和实施方法(一般)

  理解:1.测试自动化的基本结构

  2.测试工具的分类和选择

  3.测试框架的构成和类型

  4. 自动化测试的金字塔模型

  第十章 测试需求分析与测试计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软件测试需求分析的基本工作,明确测试的范围和测 试项,理解测试计划的制定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软件测试需求分析的内涵和基本的需求分析方法(重点)

  识记:软件测试需求分析的内涵 理解:1.确定测试目标的内涵

  2.软件测试项目的进入准则

  3.软件测试需求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和方法

  4.功能测试范围和非功能性测试范围的分析 (二)测试风险的管理和测试策略的确定(次重点)

  理解:1.软件测试项目中的风险的含义

  2.风险管理的内容和风险控制策略 3.基于风险的测试的含义

  4.测试策略的内涵和确定过程

  第十一章 设计和维护测试用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思想,测试用例的组成元素,测 试用例编写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了解测试用例的跟踪和维护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软件测试用例的定义和必要性,测试用例的设计要素(重点) 识记:测试用例的定义和必要性

  理解:1.测试用例包含的主要元素

  2.测试用例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 3.什么是测试用例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软件测试用例覆盖率的基本定义和计算方法(重点) 识记:1.测试用例覆盖率的定义和意义

  2.测试用例覆盖率的计算公式

  (三)测试用例的组织、跟踪和维护(次重点)

  理解:1.不同测试阶段测试用例表现的属性 2.测试套件的含义

  3.组织测试用例的基本策略

  4.测试用例跟踪的内容,以及测试用例跟踪的方法

  5.测试用例维护的内容,以及测试用例维护的基本流程

  第十二章 部署测试基础设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软件测试环境部署包含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软件测试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和部署内容(次重点) 理解:1.软件测试基础设施的内容

  2.软件测试运行环境包含的内容

  3.云计算下软件测试基础设施的要素 (二)软件测试基础设施的自动部署(一般)

  理解:“基础设施即代码 ”的内涵和对应的典型自动化部署工具

  第十三章 测试执行与结果评估、报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不同测试阶段软件测试执行的内容,经典的软件测试 项目进度跟踪的管理方法,理解软件缺陷的含义,掌握正确地描述软件缺陷的方 法,测试结果评估的内容,以及测试报告的组织结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软件测试执行的内容和项目进度管理方法(次重点) 理解:1.不同测试阶段测试执行的要点内容

  2.测试项目进度跟踪的两种管理方法:测试进度 S 曲线法和缺陷跟踪 曲线法

  (二)软件缺陷的定义、生命周期和软件缺陷的描述(重点) 识记:软件缺陷的定义

  理解:1.正确地描述软件缺陷的益处

  2.基本的软件缺陷生命周期为:发现→打开→修改→关闭

  3.常用的软件缺陷严重性级别为:致命的、严重的、一般的和微小的 4.好的软件缺陷描述的基本要求

  (三)软件测试的评估包含的内容与报告(重点)

  理解:1.不同的测试阶段对应的软件测试评估方法和内容 2.测试覆盖率是测试结果分析的重要指标

  3.测试报告包含的基本内容

  第十四章 软件测试展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工智能时代不同应用系统的测试工作需要的测试方 法、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人工智能技术为软件测试做出的贡献,以及未来软件 测试工具的发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型应用系统的测试技术所包含的内容(一般) 理解:1.大数据的测试特性和测试方法

  2.AI 系统测试的特点和 AI 算法需要验证的重要指标 3.AI 为软件测试带来的益处

  4.智能时代软件测试工具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 ”、“理解 ”、“应用 ”三个能力层次规 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 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 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 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 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 .指定教材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第 4 版) ,朱少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年 第 4 版。

  2 .参考教材

  软件测试的艺术(原书第 3 版),梅耶(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年 第 3 版。

  软件测试技术(第 2 版),曲朝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年第 2 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 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 放矢。

  2 .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 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 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 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 .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 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 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 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 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 .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 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 ”的方法。

  5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 发引导。

  6.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 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 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 6 学分,建议总课时 108 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 下:

软件产品测试自考大纲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 突出重点。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 ”为 40 % 、“理解 ”为 40% 、“应用 ”为 20 %。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容易、中等、难比例为 3 :4 :3。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 60% ,次重点占 30% ,一 般占 10%。

  5 .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

  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50 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的 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根据程序输出对输入的依赖关系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A. 路径测试 B .等价类 C .因果图 D .归纳测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 .软件测试类型按照软件开发阶段划分包括

  A .需求测试 B .单元测试 C .集成测试

  D .系统测试 E .验收测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为什么要进行软件测试?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请应用判定覆盖法为下面的程序设计测试用例。

  double Cmpe()

  {

  int a, b; double c;

  if(a>0 && b>0) then

  c=c/a;

  if(a>1 || c>1) then

  c=c+1;

  return c=b+c;

  }

标签: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热招院校推荐

更多院校>
(c)2025 www.wyfx20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浙ICP备2023018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