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急!关于国防生!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4-11-16
今天,好上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成文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急!关于国防生!,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会不会太自由了?重点班一般需要高录取分数线多少...
我中学6年都在执信度过,06年毕业,现在在中大,实在对我们母校太有感情了。众所周知的一些口碑我就不说了,比如什么四大名校,英语很强之类的,客观说说执信近10年来的变化吧。
首先,执信两大特点依旧保持:
1、校风好,很少打架和攀比的现象。
原因:A。由于能上执信的都是广州老八区各优秀高中精英,自然不会有什么太暴力的人;B.大量的东山区和天河区的学生的家庭都是公务员和军区子女,家教相对比较好;C。执信校规一直规定女生不给长发,统一校服校鞋,很大程度上
杜绝了衣着的攀比。
对比:我表妹是省实的(当然这里不是针对省实,如有偏颇请包涵)。感觉由于招生比较多,而且来自全省各地,又是过宿舍集体生活,难免在生活中会出现攀比现象。
2、管理自由但不影响高考成绩。这点我最有发言权(想当年高考前一周我在看FATE STAY NIGHT-_-)。我认识的06~08的同学重都反映,执信的假期绝对是广州各高中最多的。除了高三的暑假以及周六会补课之外,我们所有假期都会放够时间。高三的晚自习从5点半到8点半。
另外,执信的学生社团也很丰富。模拟联合国据说非常有名气。
原因:A。从教务上说,
执信的不成文高考目标是:保证95%以上的本科率,保证60%~80%(我们那时)的人上一本,争取出1~2个状元。
也就是说,执信不会因为过分追求出状元,而在教学资源上过分照顾重点班。其实有时候有些科目的普通班的师资甚至比重点班要好。但很重要的是,老师都很尽心尽责,很有荣誉感(当然由于待遇比较低,每年还是被华附等学校重金挖了不少老师)。他们采取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用不同层次的方法教学,所以大家都能得到提高。
另外,执信一直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一些科目,像英语的老师,比如我尊敬的MISS 黎老师,上课就经常是让大家做presentation的(新概念),布置作业方面也不多,上课经常问“很easy吧?大家没问题了吧?”。但是要是你有不懂问她,她会很尽心地为你解答的。
数学方面也很类似。所以,关键在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分配能力。
复习阶段,同学们也会经常搞学习小组互相帮助的。比如历史好的同学会整理自己笔记,帮3、4个要好的同学答疑,共享笔记。
在执信,最重要的学习时段是两样:上课40分钟以及课后问问题;当然,晚上的作业挺多的,选择重点认真完成吧(剩下的,不用我教你了吧……)。
最近这几年扩招,为了保证高考质量,相对来说没有以前自由,不过以上的还是保持的。这个需要我的师弟师妹来补充了。
2.执信近10年的变化:扩招对于整体教学和高考的影响。
我见证了执信高中从6各班,扩招到10个班,再到我那时的14个班,直到现在的16各班。
毫无疑问,执信在2001年以前6个班的时代最为变态,高考每年可出1~3个总分状元,标准分上800(就是等于上北大清华的人)大概每班有5~6人。当时全广州也只有华附可以和执信相比。
10个班时代(02~03届),质量有下降,但还是保持了有1~2个总分状元。
14个班时代(06),这一年我们这一届是悲哀的。当年660多人的中考录取分数比华附150人只低了2分。本应该是辉煌的一届,但是因为华附在高一就开始补课,而我们自由地度过每一个假期,所以高考的时候完败华附,只出了2个单科状元一个总分状元,并且丢掉了连续13年全省高考英语平均分第一。
从这以后开始,执信稍微抓紧了教学管理,但还是没有补课…
16个班时代(08 09),扩招后的执信貌似两年都没有出状元,不过高考的上一本率还是保持在70%左右。不过貌似这两年广州都没怎么出状元,这个现象应该是广东省其他地区高考成绩的崛起所导致的,不关扩招什么事。而我所接触到的师弟师妹的水平依旧很不错,尤其是英语还是非常出众。另外,高中申请到英美留学的人也增多了。
综合而言:1.扩招以来,一本率由最初的90%到现在的70%左右有所下降,这是难以避免的。2.另外,据我所知,由于待遇问题和压力过大,最近几年优秀师资流失加快,教学质量有可能受到影响。3.随着广州市高考成绩逐渐被深圳等城市超过,执信等传统名校(除了华附之外)想要重现过去的辉煌是很困难的了。就连我们很多老师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下降趋势无法逆转。4.执信开始学习华附,培养一些独立、有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人才。
建议想冲击北大清华的理科生,还是去华附。文科生的话,最好的选择首选执信,虽然北大清华不一定能每年都有,但是浙大等学校肯定有。
3。中考分数线
去年是726。还是挺高的。重点班的话估计在这个基础上再加35分吧。我03年那时不算体育非择校录取线是634,重点班是668.
其他的希望师弟师妹补充吧~
MBA面试材料如何准备
MBA面试申请材料要求分别由基本信息、申请短文、附件(含推荐信、组织结构图等)三部分构成。其中,申请短文是考官更深入了解申请者,更完善地表达自己的一个机会。对于教育和职业背景不是特别突出的考生,申请短文显然是打动考官的重要机会,如果短文的前几行都看不进去,后面无论设计得多好,效率都会大打折扣。因此申请短文要言简意赅展现自己的综合实力、并极具吸引力。
对于同学们来说,想要进入名校,提前面试是你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门槛,今天百科老师就带大家看一下提前面试申请材料上有哪些需要你注意的“大坑”,千万别踩~
内容造假问题
有些学员害怕自己没有通过不了,选择内容造假,这是申请材料中最忌讳的事情!高校的评委大多有着多年的材料评估经验,早就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你耍的一些小聪明被识破的几率很大,会直接导致申请失败,会为你以后的申请增加了难度
同样,为了隐藏自己的弱点,故意隐瞒一些信息,使得申请材料中的信息表达不完整,会让评委感到疑惑,也会影响到考官对你材料的评估
学校看重的是一个考生的整体素质,想要*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申请材料,那你就应该在下面多做准备,可以参考优秀的申请材料或者结合MBA面试辅导老师的意见,对“自己的短板”进行客观描述,同时加以其他优势的辅佐。
申请材料是老师对一个学生的第一印象,在展示自己或写申请短文时,如果只是罗列一些项目,或者一些众所周知的东西,没有什么说服力,也会让老师认为你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
我们要知道,招生委员会的老师每天会看一大堆材料,这些材料中可能有80%的内容会相同或者相似,很容易存在审美疲劳。要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最好是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在挖掘材料时,聪明的学员应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在罗列项目时,也尽量用STAR法则去做一个陈述,在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四项上进行延展扩充,多维度展现你与工作相关的具体信息和能力。
同时,要展现出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比如作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部经理,你给部门带来了什么转变?你在品牌宣传上做了哪些突破?与行业内同等力企业对标,你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这些都是应该深入思考并仔细打磨成文的。
推荐信中的语言
推荐信是申请材料中唯一一份可以提供他人客观描述的材料,和其他材料一起,塑造了一个全面立体的申请者形象。
非常遗憾的是,由于中国教育一直所倡导的写作习惯原因,有相当大一部分推荐信,都是用是非常空洞的形容词堆砌起来,基本囊括了所有的能想到的优点:工作勤奋,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很强的责任心与上进心,学习能力强等等。这些都是很假大空的东西.
好的推荐信,行文更强调事情的描述和细节的把握,推荐信必须把事情的整个画面描述出来,并写出从中的启发,而不应一味强调申请者有多牛多优秀。
总之,写优点时,最好聚焦,不写太多,只写特别突出的;多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撑你的观点。比如你的推荐人说你非常努力,就可以举例在业余时间通过刻苦自学通过了什么等等,更加具有说服力。
自视太高,不精心准备材料
在提前面试中,我们确实碰到过一些自身履历过硬的学生,因为太过自信而忽略了对申请材料的准备,导致申请不成功。
再好的背景,如果不能在申请材料中充分、清晰地表现出来,那么有和没有,其实没什么区别。
另外,太过简单的申请材料也会让评委误认为考生不重视本次申请。正确的心态应该是谦卑而慎重,把自己的优势切实发挥出来!
拖延症严重的你,到最后才准备材料
拖延症可以说是当代人的普遍病症之一,但是,既然已经决定参加MBA考试,那么就一定要制定规划,不能以工作忙事情多等理由一拖再拖。
申请材料一定要尽早动手写,多留点时间进行修改。这就好像一架好钢琴,一定要通过一个高明的调音师,进行多次精心调整后,才能发出最美妙的声音。
商学院对申请论文一般都有字数的限制,那么多的内容,那么少的字数要求,怎么才能把每句话都说到点子上,让每个字都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还是要费一番心思的了。
往往在第一遍完成草稿后,当时是觉得很完美,可是过了一周后再看,就觉得写的很肤浅了。
其实,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那些论文的题目,让作者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自己的性格特点,思考的时间长了能更深入,写出来的申请材料的质量也越高。
急!关于国防生!
本人06级的国防生~说说我这三年的生活吧
1.平时的话周二周四早上出操,周末有半天训练或者上军政理论课,这是正常的情况,有时候会为了特殊任务而加训,比如增加晚上的体能训练等等,依据各个学校的情况而定。有些学校的训练比较狠,有些根本就不用训练,要看LZ你考哪里了
2.住宿一般要求国防生集中住宿,上课有两种情况,如果官方说的专业集中的话,就会单独安排一个国防生班,单独上课,如果专业分散的话,则会编入各个正常的班级上课。不过无论哪种情况,上的课程和普通学生都是一样的
3.现在一般要求暑期有集训,时间大约1个月左右
4.目前国防生每年有10000元的国防奖学金,除去交学费,每个月大约还能拿500左右,不过吃饭是不包的....
5.入学后会发军装,一般是四套,要是北方的学校还会发冬常服,有些学校发的是07式军装,有些学校发的还是旧式军装
6.毕业后本科授予中尉军衔,副连待遇,每个月工资在2200到2500之间,以后会不会涨就不知道了...毕业后的去向主要分配去基层部队,少数去科研单位
7.分数线要求不低于你所报考的学校的最低分数线,一般来说都要在一本线以上,而且要超过一本15分左右才比较保险
江苏高考 上香港大学得达到多少分呀
江苏 上香港大学的分数与上 北大 清华 的分数相当。
2010年 415以上
2011年 405以上
当然 文科 理科 相差几分
再提供点资料,供参考
2010 港校:分数线直逼清华北大
纳入江苏省统招提前批次的两所港校今年的投档线也正式揭晓,其录取线依然保持前两年的强劲势头,直逼清华北大等内地重点名校。
香港中文大学奖学金基础班今年只招6人,拿到奖学金后,相当于学费全免,并颁发每年45000港元住宿及生活津贴。学校的名气加上如此优惠的奖学金政策,使得今年该班的理科投档线高达422分,文科线高达405分,和北大清华今年抛出的预估线处于一个“重量级”。
此外,香港中文大学文科基础班、理科基础班、工科基础班和商科基础班因为没有奖学金优惠,投档线略低,但也要达到理科405分、文科390分,和人大、上海交大的实力大致相当。
另一所纳入统招的香港城市大学投档线是理科396分,文科378分,和南大的预估线处于一个“重量级”。
内地高考状元纷纷赴港就读引关注 解读赴港求学
2011年08月13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尹世昌
近年来,内地许多优秀学生,包括一些高考状元都把去香港读书作为自己报考志愿的重要选项,今年仍是如此。人们不禁会问,花那么多钱去香港读大学值吗?香港高校适合内地学生吗?面试时考官会问什么问题?毕业之后去向如何?为给有意去香港读书的学子提供一些帮助,本报记者采访了香港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在读学生及毕业生等。
――编者
香港高校2011年内地招生已经基本结束。香港大学今年共收到来自内地的本科入学申请10362份,最终录取291人,包括11名省级状元,北京更是有3名状元选择港大。香港城市大学今年投放内地198个名额,在北京的录取线理科平均分为650分,文科为629分,都大大高于一本线,可谓竞争激烈。这些数字让很多想投考香港高校的学生望而却步――门槛太高了,是不是只有状元或者成绩特别拔尖的才能被录取?
状元未必获录取
报考情况的确热烈,不过,港大最终录取的状元,只有17人,而申请者中,拥有“状元”头衔的超过40人。
香港大学内地事务总监黄依倩说,港大内地招生绝非“唯状元论”。学校的录取原则是:“在优秀学生中,挑选最适合港大的,而未必是考试最好的。”
香港大学推行“全人”教育,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组织、判断、沟通、应对能力,这些在高考成绩中无法体现。所谓“状元”仅仅是体现了考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
“录取状元只会提升学校知名度,让学校有面子,但我们的招生决策以学生为本,如果认为他不适合港大,来香港读书不利于他的长远发展,我们也不会录取。”黄依倩举例说,假如一个优秀考生喜欢的专业,不是港大的优势专业,港大会劝他留在内地。
选内地,还是香港
每一个想进入香港高校读书的内地学子都曾面临抉择,而促使他们作出最终抉择的原因又各不相同。
陆昊辰,2007年毕业于北京人大附中,高考取得了677分的好成绩,已经从香港大学精算专业毕业,到麦肯锡(北京)工作。
“高考填报的志愿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当时知道自己的分数肯定超过清华的录取线。但是,我不能肯定一定被心仪的专业录取。”而香港大学则直接把录取专业告诉了他,正是这个“时间差”让陆昊辰下了决心。
余乐平是今年上海高考理科状元,他也曾经面对“清华还是港大”的抉择,不过选择的过程并不艰难。“如果我的第一志愿是工科专业,或许会在两所高校之间踌躇。但是面对清华经管和港大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我很快就选择了后者。”
让这个上海青年下定决心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提供更好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二是他认为港大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交流活动安排、考核方式等更适合他。
蒋艺毕业于厦门外国语学校,现在一家国际咨询公司的香港办公室做暑期实习。她说:“选择港大是想转换一下环境,看重的是香港的国际化和在金融商业方面较先进的体系。”
面试考什么,怎么考
面试是进入香港读大学的重要环节。记者联系到一名香港大学内地招生的面试官――香港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马宣立,请他介绍了面试的一些情况。
“群面”是面试的主要方式,一个小组有六七个人,在考官引导下参与一些话题的讨论。为什么采取这种方式呢?马教授解释,因为港大教学有很多时候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判断一个学生是否适合香港大学。
马教授介绍,面试没有成文的判分标准,但考官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全英文面试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英语能力,还考察一个学生的眼界是否宽广、能否很好地与别人沟通、倾听别人的意见,看考生对他投考的专业是否了解等。
余乐平介绍,港大的面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小组面试和个人面试。小组面试的形式大致为7名左右的同学为一组,一起讨论一个话题,然后每个小组选取表现比较出色的同学进行*的个人面试。在个人面试的最后,教授也会让考生向他提一个问题。
教学方式:更加国际化
有家长担忧,孩子在内地一直接受中文教育,到香港的全英文教学环境中,能跟得上吗?黄依倩说,全英文教育是香港大学的优势,让学校更加国际化,内地同学到香港读书的最大获益,正是来自于这种国际化氛围和英文教育。而且,在入香港大学之前,会安排一年的内地委培,给学生一个缓冲期。
一些在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介绍,香港高校的环境很自由,给学生提供的资源多,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上也给了很大的自主空间。这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能力,很多机会摆在面前,但要自己去规划。
港大很少去安排学生的学习,每个新生都会拿到自己专业培养计划,然后自己去选课、做计划。那么,这种在内地家长看来像“放羊”的教学方式,会不会让刚进入陌生环境的内地学生迷失?马宣立建议,调整慢一些的同学,未必一定要来香港读本科,也可以来读研究生。
奖学金:拿全奖不易
港大为录取的内地生提供不同额度的奖学金,全额奖学金每年16万元(港币,下同),以应付学生在学费(每年11.9万)�p宿费(每年1万多)及基本生活费等方面的开支。估计30人左右能拿到全奖,60人能拿到半奖。
黄依倩说,有学生接到录取通知后,如果最终拒绝了港大,最多的是因为经济原因,能拿到全额奖学金的毕竟还是少数。
日常生活:会很快适应
不少内地家长担心,十七八岁的孩子只身到一个陌生城市,会不会不适应?香港高校为此做出了一些特别安排。黄依倩介绍,香港大学保证内地学生第一年一定会住在学校宿舍,本地学生就没有这项保证。而且,即使将来学生出去租房住,学校也会帮助找房。
对于香港的生活,多名内地学生认为,南方的同学不会有什么不适应,北方的同学在饮食习惯等问题上需要一些调整,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对于内地新生,香港城市大学有专责小组负责协助办理签证等事项。而且,发放录取通知书后,学校还把迎新活动安排到学生家门口――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4个城市,派学院及老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向新生介绍赴港前的准备、签证安排、大学中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等。
如何寻找招生信息
在香港的高校中,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是纳入全国高考统招的,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以在提前批次中选择。港大等其他大学则采用自主招生方式。香港理工大学介绍,内地同学报考理大程序非常简单,在内地参加应届高考,同时在理大的网站报名系统直接报名就可以。
特别提醒的是,要善于利用高校招生网站这个资源,网站会提供最权威、最迅捷、最详细的信息。比如内地家长关注的招生报名程序、费用、专业介绍等情况,在香港高校的网站上都会发布。
毕业去向多种选择
每年约10万元人民币的学费、三四万元的食宿费,到香港读大学到底值不值?这项“投资”的回报到底好不好?除了要看学生自身素质是否提高外,最直接的指标就是看学生毕业后的去向。
香港大学每年都会统计内地学生毕业去向。2008年的内地本科毕业生中,45%留在香港就业,25%出国继续学业,21%留在香港继续读书,到海外就业的是5%,回内地就业的最少,只有4%。2009年,除了海外继续学业的比例大幅增至35%,海外就业增至10%外,其他项目变化很小。而到了2010年,到内地就业的比例则大幅上升,达到10%。
香港城市大学介绍,54%的内地学生毕业后会继续在香港或去海外攻读硕博,只有约6%回到内地,其余的则在香港或海外工作。香港理工大学的统计显示,内地毕业生毕业后留港就业、留港升学及到海外升学者占大多数,约80%。
港大毕业生陆昊辰说,对于港大毕业生,并不存在所谓的“就业难”,更多是能否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工作。对于金融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由于金融行业不太稳定,所以就业情况每年都不一样。他还告诫学弟学妹们,选择专业的时候不要太过功利,因为所谓就业形势之类的东西都是一直在变化的。“始终将伴随你们一生的,是你四年所积累的知识,以及更重要的人生经历。”港大内地事务总监黄依倩介绍,香港*允许学生毕业后有一年时间留在香港找工作,但多数同学是还没毕业,就已经找到工作了。
黄依倩还提醒子女已经被录取的内地家长,不要觉得,这么优秀的孩子去了港大,自然一定会继续优秀下去,应该多跟孩子保持沟通,毕竟学校只是提供了让孩子成才的条件。有意投考港大的学生,要勇于尝试,不要怕失败,更要以平常心看待成败。家长也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
以上就是好上学整理的成文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急!关于国防生!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