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职院校经费预算排名 广东工业大学经费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4-11-15
今天,好上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广东高职院校经费预算排名 广东工业大学经费,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转移支付?举个例子吧,
-
转移支付的概念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是指*或企业的一种不以购*本年的商品和劳务为目的而作的支付,即*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以增加其收入和购*力的费用。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转移支付是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补助金、农产品价格补贴、公债利息等*与企业支出的一笔款项。这笔款项在西方国家是不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其原因在于这笔款项的支付不是为了购*商品和劳务,所以将其称作转移支付,有时也称转让性支付。
2. 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前,我国做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后才从西方引进了转移支付的概念。我国中央财政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根据IMF《*财政统计手册》中的支出分析框架,*转移支付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对外提供商品和劳务、向跨国组织交纳会费;二是国内的转移支付,既有*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住房补贴等,又有*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还有*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
一般我们称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间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方*重要的预算收入。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分类就是分购*支出和转移支出。
3. 转移支付的类别
转移支付又分*的转移支付、企业的转移支付和*间的转移支付:
①*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的转移支付。由于*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
举例:如资料一中图1的“税收返还”;资料二中的一之6、7项即为此类。
②企业的转移支付。通常是指企业对非赢利组织的赠款或捐款,以及非企业雇员的人身伤害赔偿等等。转移支付在客观上缩小了收入差距,对保持总需求水平稳定,减轻总需求摆动的幅度和强度,稳定社会经济有积极的作用。通常在萧条来临时,总收入下降,失业增加,*拨付的社会福利支出也必然增加。这样,可以增强购*力,提高有效需求水平,从而可以抑制或缓解萧条。当经济中出现过度需求时,*减少转移支付量,可以抑制总需求水平的升高。当然,对于过度膨胀的需求而言,这种抑*用是微乎其微的。
举例:
如企业从员工工资里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用来交保险费养老费等;
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
因为现在各国都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即上缴“转移支付”,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不可能用税后利润去对非盈利性组织进行捐款,那样会提高商品的价格,把多承担的成本(即承担的社会责任)转移给消费者,形成的差价就是“转移支付”。
③*间的转移支付。一般是上一级*对下级*的补助。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一般是根据一些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口、面积等,以及一些由*承担的社会经济活动,如教育、治安等的统一单位开支标准计算的。*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
举例:如资料二中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料一中对各省和计划单列市的转移支付即属此类。
有时,*的某些支付不是从一些居民收入中征收上来的,如用增发货币、出*债券所得来支付福利、救济金,它显然不带有从一些居民转移到另一些居民手中的特点。但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尽管它与前述支付款项的来源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同样不是*直接用来购*商品和劳务,这种支付仍然被看做是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是*财政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盈余等于税收减去*在物品与劳务上的开支与转移支付之和后的余额。
注:
-
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中央*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地方*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
-
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在我国一般指中央、省、市级*)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目标,以及对委托下级*代理的一些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专项补助资金。资金接受者需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
资料一:
2015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分布图
――哪些省份拿得多、哪些拿得少?
作者: 孙不熟
财政部首次披露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理分布图。2015年中央财政一共向31个省份拨付了总额5.5万亿元的财政资金。
5.5万亿是个什么概念?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15.43万亿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6.9万亿元。5.5万亿相当于中央财政收入的80%,全国财政收入的35.6%。
5.5万亿是怎么花出去的?分三个类别,第一类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这笔资金是2.8万亿。第二类是专项转移支付,大约是2.2万亿。第三类是税收返还,大约是5千亿元。
图1 转移支付类别比例
5.5万亿中央财政都花到哪些地方去了?来看看下面这个图表,哪些省拿得多,哪些省拿得少,一目了然。
图2 各省市转移支付规模
图4 计划单列市转移支付规模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5个计划单列市虽然享有省一级省级财政管理权限,但在享受中央转移支付上,还是与普通省份有很大差距的。
看总量,四川获得中央财政的拨款最多,其次是河南、湖南、湖北、云南、黑龙江、安徽、新疆、河北与贵州。前十名为什么是这些省份?
第一个标准是经济发展程度。很明显,前十名中没有一个来自发达的东部地区,全部来自中西部与东北地区。所以,决定中央财政往哪拨的第一个标准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哪里落后哪里就拨款多。
第二个标准是人口。可以看到,中部六省的拨款量,从高到低分别是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山西,这个排名与中部六省的人口总量排名完全一致。所以,决定中央财政往哪拨的第二个标准就是“人口数量”,哪里人多哪里的拨款就多,比如四川、河北两个人口大省,获得的拨款总量也比较大。
第三个标准是地区因素。可以看到,按人均拨款量,前几名分别是西藏、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贵州、黑龙江、吉林、海南,这些省份大多处在边疆地区,获得的政治考量相对较多,其财政拨款也相对较多。
比较没有想到的是重庆、天津。一般认为这两个直辖市受到中央财政的极大支持,但看2015年的数据,两地获得财政拨款,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在全国都排在中下游水平。
略微有点吃亏的是江西、山西与辽宁三个省份。东三省中,辽宁的经济发展态势最差,人口最多,但获得的拨款量却最少;山西经济也差不多是负增长,但获得的拨款量却十分靠后。当然,山西与辽宁毕竟还算富过,江西却一直是落后地区,在中部六省中,江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倒数第一,但无论是拨款总量,还是人均拨款量,都少于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河南、湖南、湖北与安徽。
当然,本文只罗列了2015年的数据,此前的数据并不清楚,不能因此推断中央财政不偏爱这三个省份。更重要的是,中央财政向地方拨款,还要考虑到当地具体的经济发展需求。最近几年,河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份的经济发展搞得有声有色,其对资金的实际需求也相对较大,中央财政在拨款时酌情给予奖励也是可以理解的。
税收返还数据排名与GDP排名基本吻合,从高到低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GDP总量越大的地区,税收贡献也大,其返还数据也相对较多。
比起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更有意思的数据是各地对中央财政的贡献程度。比如,重庆2015年贡献的国税总额是1188.2亿元,比中央财政对重庆的转移支付(1319.91亿元)还少一点。除了重庆,至少还有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的国税总额也少于中央财政对他们的转移支付。而东部发达沿海省份则正好相反,江苏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创造的国税总额远远多于中央财政对当地的转移支付。关于这个问题的数据与分析,有机会我们再聊。
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各地创造的国税总额并非全额上交中央财政,扣除给地方留成的那一部分后才是上交给中央财政的。
目前,中央财政占据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大概是44.8%,这一比例在全球属于中游水平,如果再算上地方*的土地出让金,这个比例只会更低。在发达国家,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比中国还高,联邦制国家相对较低,但美国、德国的比例也分别达到56%与65%。
所以,有学者将中国的财政体制形容为“财政联邦主义”,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中国地方*的财力其实也不算太低,此前有关分税制的各种批评存在矫枉过正的成份。
--------------------------------------------------------------------------------
资料二:
关于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
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803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810.21亿元,增长5.1%。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066亿元,预算数为59096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
2016年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数为32017.8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492.05亿元,增长12.2%。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584亿元,预算数为32601.82亿元。其中:
1.均衡性转移支付预算数为20392.2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889.98亿元,增长10.2%。主要是按照改革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480亿元,预算数为20872.25亿元。
(1)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7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1亿元,增长12%。
(2)产粮大县奖励资金 预算数为392.7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2.04亿元,增长5.9%。
(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预算数为204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67亿元,增长15%。
(4)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86.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8.9亿元,增长5%。
(5)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数为1352.9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20.09亿元,增长9.7%。
(6)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预算数为338.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5亿元,增长4.6%。
2.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537.9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80.96亿元,增长22.4%。主要是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3.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预算数为770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主要是根据2016年成品油销量预计增长情况等因素测算。
4.体制结算补助预算数为1404.9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70.85亿元,增长35.9%。主要是2016年对“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加大支持力度。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4亿元,预算数为1408.93亿元。
5.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预算数为443.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9.65亿元,增长2.2%。主要是部分项目调整补助方式,由中央本级转列对地方转移支付。
6.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042.76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37.59亿元,增长14.5%。主要是从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领取人数增长。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00亿元,预算数为5142.76亿元。
7.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预算数为2426.2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03.03亿元,增长14.3%。主要是从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二、专项转移支付
2016年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20923.6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688.43亿元,下降3.2%。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482亿元,预算数为21405.61亿元。其中:
1.国家重点档案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91亿元,增长102.2%。主要是增加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资金。
2.监狱和强制隔离戒毒补助资金预算数为38.76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3.补助贫困地区法律援助办案经费预算数为3.0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1亿元,增长3.3%。主要是法律援助范围扩大,案件量大幅度增加。
4.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数为149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5.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预算数为327.5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6.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预算数为39.7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7.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资金预算数为19.85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8.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预算数为9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3亿元,增长0.3%。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3亿元,预算数为94亿元。
9.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76.6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8.75亿元,增长19.4%。主要是支持各地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等支出增加。
10.特殊教育补助经费预算数为4.1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11.学生资助补助经费预算数为379.9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5.46亿元,增长4.2%。主要是按学生人数和标准据实结算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贴息等增加。
12.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预算数为252.7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13.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0.5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25亿元,增长13.4%。主要是部分项目调整补助方式,由中央本级转列对地方转移支付。
14.中央财政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预算数为14.16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3.55亿元,下降48.9%。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
15.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预算数为3.98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16.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29.6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35亿元。
17.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预算数为66.5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7.12亿元,下降9.7%。主要是根据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库储备情况,2016年适当压减。
1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预算数为6.61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19.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数为25.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6.8亿元,下降21.2%。主要是根据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要求,2016年压减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数额。
20.就业补助资金预算数为438.78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21.优抚对象补助经费预算数为409.3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7.55亿元,增长19.8%。主要是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增加支出。
22.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预算数为13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7.83亿元,增长41%,与2015年预算数持平。
23.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预算数为20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24.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预算数为22.9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38亿元,增长11.6%,与2015年预算数持平。
25.优抚事业单位补助经费预算数为7.3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0.73亿元,下降9%,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
26.退役安置补助经费预算数为397.7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44.85亿元,增长12.7%。主要是提高移交*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及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人数增加、离退休费标准提高,相应增加支出。
27.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预算数为12.75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28.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预算数为1370.1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73.55亿元,增长5.7%。主要是支持提高低保补助水平增加支出。
29.公立医院补助资金预算数为95.2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0.39亿元,下降0.4%。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56亿元,预算数为151.21亿元。
30.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数为541.21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43.6亿元,增长8.8%。主要是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45元,相应增加支出。
31.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预算数为90.96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32.计划生育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数为85.6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8.48亿元,增长11%,主要是据实结算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补助等项目增加支出。
33.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经费预算数为23.72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基本持平。
34.医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数为141.1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1.92亿元,增长9.2%。主要是增加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医疗救助补助支出。
35.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数为7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7.33亿元,减少18.8%。主要是金太阳工程清算资金预计减少,相应减少资金安排。
36.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数为111.8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4.5亿元,增长4.2%。主要是增加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支出。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5亿元,预算数为116.88亿元。
37.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数为14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8.49亿元,增长15.2%。主要是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加大支持力度。
43.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经费预算数为166.2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6.15亿元,下降3.6%。主要是原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经费安排的森林管护费补助,改为通过林业补助资金安排。
44.退耕还林工程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数为268.56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39.59亿元,下降12.8%。主要是原退耕还林政策粮食和现金补助部分面积到期,相应补助资金减少。
45.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62.74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5亿元,增长3.2%。主要是增加了PPP以奖代补资金。
46.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数为16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7.7亿元,增长30.1%。主要是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相应增加补贴。
47.目标价格补贴预算数为430.2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73.44亿元,增长20.6%。主要是根据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安排。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28亿元,预算数为558.28亿元。
48.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预算数为182.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06.06亿元,下降36.7%。主要是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
49.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预算数为38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8亿元,增长4.9%。主要是增加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走出去”项目等支出。
5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补助资金预算数为6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4.2亿元,增长31%。主要是中央财政按照每亩10元标准安排确权登记颁证支出,根据工作进度分年度安排。
51.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数为198.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3.2亿元,下降1.6%,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
56.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预算数为60.0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8亿元,增长1.3%。主要是部分项目调整补助方式,由中央本级转列对地方转移支付。
57.林业补助资金预算数为418.3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7.82亿元,增长19.3%。主要是提高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以及增加非天保工程区停伐补助、森林管护费补助。
58.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预算数为14.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26.56亿元,下降64.7%。主要是部分省份“十二五”期间的项目进展较慢,适当压减支出规模。
59.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预算数为392.4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43.63亿元,下降10%。主要是调减2015年一次性安排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支出。
60.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预算数为3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9.4亿元,增长32.9%。主要是进一步加大对防汛抗旱的支持力度。
61.农业生产救灾资金预算数为3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33亿元,增长1%,与2015年预算数持平。
62.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预算数为36.4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63.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预算数为1960.0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969.83亿元,下降33.1%。主要是2016年车辆购置税收入预计减少,相应减少支出。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39亿元,预算数为1999.05亿元。
64.*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补助资金预算数为298.9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03亿元,下降0.3%。主要是涉及新疆兵团补助资金上划中央本级预算。
65.成品油价格改革对特殊行业的补助预算数为347.9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78.54亿元,下降18.4%。主要是根据成品油价格和各行业用油量预计情况安排。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28亿元,预算数为475.93亿元。
66. 船舶报废拆解和船型标准化补贴预算数为55.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3.66亿元,下降6.2%。主要是根据老旧船舶预计拆解数量安排。
67.界河维护经费预算数为1.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0.25亿元,增长20%。主要是支持将部分界河航道纳入养护范围。
68.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预算数为3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24.75亿元,下降41.4%。主要是部分项目调整补助方式,由对地方转移支付转列中央本级。
69.工业转型升级资金预算数为110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00亿元。主要是落实中国*2025战略,增加工业强基、智能*、绿色*等重点工程支出。
70.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4亿元,为2016年新增项目。主要是为调动地方开展安全预防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地方予以综合奖补。
71.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数为85.3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1.25亿元,下降11.6%。主要是根据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要求,2016年压减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数额。
72.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贷款贴息预算数为33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8.18亿元,下降35.5%。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
73.服务业发展资金预算数为112.3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2.15亿元,下降9.8%。主要是根据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要求,2016年压减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数额。
74. 外经贸发展资金预算数为110.1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6.79亿元,下降5.8%。主要是部分项目调整补助方式,由对地方转移支付转列中央本级。
75.海岛及海域保护资金预算数为22.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35亿元,增长17.1%。主要是加大对海岛及海域保护支持力度。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9亿元,预算数为31.9亿元。
76.公益性地质工作专项资金预算数为7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01.71亿元,下降58.6%。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08亿元,预算数为180亿元。
77.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经费预算数为55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78.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预算数为1.99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79.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预算数为263.35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3.59亿元,增长1.4%。主要是计划完成的危房改造任务量增加。
80.中央补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218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9.61亿元,增长0.8%。主要是增加棚户区改造和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租赁补贴资金。
81.重要物资储备贴息资金预算数为14.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18亿元,增长72.5%。主要是据实结算的物资储备贴息资金需求增加。
82.粮食风险基金预算数为179.81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83.“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专项资金预算数为22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9.71亿元,下降30.6%。主要是2015年安排的一次性项目支出减少。
84.粮油市场调控专项资金预算数为30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85.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专项补助经费预算数为0.2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0.03亿元,下降10%。主要是根据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要求,2016年压减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数额。
86.统借统还外国*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预算数为19.44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2.05亿元,增长11.8%。主要是根据贷款项目额度增加。
87.基建支出预算数为3876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199.87亿元,增长5.4%。
三、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
2016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预算数为5088.5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6.59亿元,增长0.1%。其中:
1.增值税税收返还预算数为2987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13.53亿元,下降0.5%。主要根据2016年增值税收入预计增长情况测算。
2.消费税税收返还预算数为1010.92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3.所得税基数返还预算数为910.19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4.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预算数为1531.1亿元,与2015年执行数持平。
5.地方上解预算数为1350.64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减少20.12亿元,下降1.5%。主要是停止征收津贴补贴调节基金,相应减少地方上解。
会展策划 篇1
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计思路
大量的实际工作往往比理论上简单,如果我们仅考虑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的内容,完全不考虑实际工作中偶然发生的内容,培养的学生应变能力就不够,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时,既要考虑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也要考虑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课程目标适当高于企业的要求。
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思路
1.针对性。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北京发展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的一线的会展人才。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北京地区会展企业对从事展览策划工作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需求来设计的。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相应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适用性
学生需要完成的课程的学习任务,全部来自于会展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学生从事展览策划工作,打下了专业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的转化能力,课程的学习任务也没有完全照搬企业的工作内容,而是把企业的工作内容转化为教学中可实现、可操作、可执行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教学环境下,完成课程的项目内容。
三、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内容组织与安排
内容的组织安排上,我们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体现整体性的设计思路,按照会展策划工作的不同阶段,将企业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融入到教学可实现的学习任务中。每个学习任务都体现了展览策划工作的逻辑性,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会展策划的专业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任务要点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知识点的学习--根据任务工作6步法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内容--项目评价总结。这四个教学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在项目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体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生按照项目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每个项目小组由5~6名同学组成。由两个主讲老师共同完成授课任务。每名教师指导3~4个小组。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充分的沟通,团队协作,同时要把项目成果向指导老师汇报,并回答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从学习任务的分析到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能够锻炼和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生按照实际的六个工作步骤,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并由企业*老师根据学生正在进行的项目任务,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总结的工作方法与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核心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学和用的联系和区别,激励他们明确目的,不断努力。突出实践性内容,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宽泛和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补充和填补了教学中部分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不足,为培养学生复合型素质打下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实现与展览企业工作内容的零对接。
四、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核心课程评价方案的思路考察一个学生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出工学结合的思想。核心课程的评价应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评价指标不能脱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基本的思路是: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具体如下:课程项目评价主体由学生项目团队成员、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教师三方结合共同评价。课程项目评价的内容需要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评价要以检验学生能力提升效果为主,验证学生知识领会程度为辅。课程项目评价对象需要针对学生完成的可视化成果(如学习工作页中的条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填制的表单、制定的计划、编写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录制的音像资料、软件系统操作获得的数据结果等)进行评价,同时适当包含教师自身授课反思及学生课后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课程项目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集体陈述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运用多种手段检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五、结语
会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会展人才的培养的错位一直是会展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需要学校和社会各层面的充分重视,需要管理者、教师、学生的通力配合,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指引和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同时也是一个“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学
简述高等教育大众的利与弊
如下
1、相对
计划经济体制
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与社会的关系是小*与大社会的关系。随着体制的转变,国家财政收入占
国民生产总值
的比例在下降,
财政赤字
高达几百亿。*几番出台的教育拨款政策,均难以兑现。这说明*是难以单独承担推进
高等教育
大众化重任的。
2、 民办高校 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虽然*承认只有20多所,但民办高校仍然在逐年增加。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将走由*办学向整个社会办学扩张的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道路
1、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 高校扩招 ,而高校扩招则促使高等教育走向大众。高校扩招给了大量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让他们得以走出那片大山,走向希望的远方,这才是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
2、高校扩招后,就会有更多高校优秀毕业生进入 就业市场 。大量优秀人才的到来推动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从而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发挥出高等教育推动社会繁荣发展的作用。
3、现在的高等教育普及面越来越广,这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少部分人能够从中脱颖而出。但是大众教育应该是普及教育这个阶段才会做的事情,然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却依然还在做所谓的普及教育,那么这样一来,高等教育就不能突出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等教育大众化
会展策划
会展策划范文五篇
广东工业大学经费
广东工业大学的预算总收入30.78亿元。
目前已经公布的2022年广东省各大高校的经费来看,各大高校的经费差距较大,下面让我们看看排名前十位的都有哪些大学吧:
1、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以193亿元的经费遥遥领先,作为广东省高校的代表,中山大学的实力首屈一指,是广东人除了清华北大外第三选择的大学。
2、华南理工大学:92亿元,与第一名差了100个亿,看来广东省的重心并不在理工类的院校中,中大的地位无可撼动。
3、暨南大学:74亿,暨南大学的实力也是不错的,作为211大学,暨南大学有自己的特色,针对港澳台等学生也比较友好。
4、深圳大学:56亿,深圳作为广东省最有钱的城市,重金投入到深圳大学这所双非高校,让深大的录取分数线达到了普通985高校的水平。
5、广州大学:49亿,广州市属高校,当然得到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广州市,要想让这个城市大学与深圳大学相抗衡,广州还得加大投入。
6、南方科技大学:37亿,虽然南方科技大学经费不高,但是学生人数就是1万人左右,所以生均经费还是不错的。
7、深圳职业技术学院:33亿,这所高职高专院校进入前10名,是不是感叹深圳的大手笔呢?作为中国第一职业院校,深职院的实力不是随便叫的,财力赶超一些211大学。
8、华南师范大学:31亿,作为广东省知名的师范大学,经费也还是比较高的,在全国师范大学经费中排名第6位。
9、广东工业大学:30亿,广工的发展有目共睹,今年又招收了超过一万人的本科新生。广工的目标是赶上华南理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10、华南农业大学:24亿,农业一直都不是各省重点投入的领域,华农的经费也就很一般了。
怎么区分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
我国的高等院校虽然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代一波又一波的大合并和拆分浪潮,一定程度上的高校数量减少一些。但是发展至2017年我国的高等院校数量还是有着2631所,由此看出目前我国的高教系统是比较庞大的,如果按照办学性质划分可以划分为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独立学院和中外联合办学),其中民办大学目前已经发展有734所,占比27.8%左右。 首先是相同点NO.1 法律地位方面
在我国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都是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的法律条文规定,我国的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 社会 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和同级同类的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所以只要是在教育有备案的民办高校在法律地位上和公办高校一样的,都是受国家承认的。
NO.2 招生录取方面
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在招生的方式的上都是一样的,即从参加国家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高三应届生实行按分数、按批次进行和完成各自的招生计划。不过现在随着国家一步步的高考改革,民办高校和公办院校在很多省份都是实行同一批次进行招生,即民办本科和公办本科在同一批次,民办专科和公办专科是同一批次招生。
NO.3 学历效力方面
只要是经历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通过填报志愿进入到公办院校或者民办院校完成学业要求毕业的,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所颁发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历证书是一样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唯一有区别的就是证书上的那个印章根据学校的不同而变动。再就是一般本科毕业会有毕业证和学位证,而普通大专毕业只有毕业证,这个民办和公办都是一样的。
还有就是民办本科毕业同样可以享有公办院校一样的应届考研究生或者公务员的权利和待遇。民办专科毕业也一样可以进行专升本,进而考取研究生这样的权利。总之在学历的法律效力上是完全一样的。
下面是民办和公办之间的区别
N0.1 办学性质方面
在我国公办院校是由国家或者地方*创办,属于国有性质(全民所有制单位),是国家利用财政收入创建高等院校来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在编制上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学校的发展所需要的经费主要是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但是学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人事编制上须服从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
收取的学费方面
因为公办院校的运行和发展所需要的经费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的国家的财政拨付,而且教育部还会根据学校新招收的学生进行按人头拨付一定的教育培养经费,一般都是一个学生1w-2w/年,在学校扩建、改善教学设备和老师的薪资等方面,都是另外有经费拨付的,只要审批通过就可以获得。这就造成了公办院校对学生的学费要求是比较低的,在一些冷门专业甚至是白菜价。一般都是0.5-0.8w/年。
民办高校的运行和发展所需要的经费是没有国家财政拨付的,基本上都是由这个学校的创办方(一般都是全体股东)进行出资进而让这个学校维持正常的运行。这其中包括学校的建设、维护和教师的薪资等方面的支出都是学校自己负责,属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形式。 再加上民办学校本身的盈利性质。所以民办高校基本上主要的收入依赖于学生每年所缴付的学费,一般来说都是1.5w-2w左右(可能北方的要便宜些,南方的省份基本是在这个区间)
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方面
但是民办高校不能为教师提供一个编制( 想必大家都知道编制对于一位人民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有多少人当教师就是冲这编制来的! ),所以对于民办高校要想引进有实力的教师需要比公办院校付出更多资金和福利,但是很多优秀的教师还是不愿意(这里就可以看出教师编制的重要性) 所以总的来说公办院校的师资力量是要比民办高校要好的。
至于硬件设备方面,这个比较好解答 ,因为公办院校对于购*硬件设备、引进先进器材所需要的经费都是可以通过国家财政或者地方*拨付的,对于本身学校来说是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的。 但是民办院校所以的开支都是学校自身解决(其实就是股东自己的腰包) 肯定是要精打细算的。 毕竟一个是花国家的钱,一个是花自己的钱,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硬件设备上普遍都是公办院校也比民办院校的好
社会 地位方面
因为好的公办院校基本上每一所都有着近百年的办学 历史 和教学经验,甚至有的大学的办学 历史 可以追溯到公元976元 --湖南大学。所以公办大学百年来积攒的声望,在认可度和地位是很高的。 但是民办院校的发展不过短短几十载,期间的办学 历史 是比较短的,而且由于国情和人们普遍习惯性认知都是认为国家创办的比较好。所以民办高校普遍在 社会 地位上是比公办大学要低一些的(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最后客观来说看,在我国的同层次的民办大学确实也是没有公办大学有优势,无论是在实力、学校风气、人文关怀以及学生素质等方面,在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我觉得还是表现在生源的招收上。因为公办院校可以招收到比民办大学很优秀的学生, 然而一个学校的长久发展最终是要表现在毕业生身上的。优秀的学生会更大可能的创造出优秀的校友资源、优秀的校友本身就是学校很好的招牌,这个招牌产生对学校实力和教学水平的认可等等,这样的一种良性循环是很多民办大学很难具备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1、师资上的区别
师资力量上有些民办院校的确不及国办,但是少数非企业性民办院校则不同,其讲师大部分是高薪从重点大学名牌院校聘请。再者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心上,国办院校就稍逊一筹了。毕竟民办院校教师的工资分发是由学校统一调配,并不像国办大学的教师是在编制人员,吃着所谓的“铁饭碗”干好干孬一个样,教好教坏无所谓。所以民办院校中的教师一旦出现教学上的失误,将会直接影响他的薪酬或者是工作岗位,所以民办院校的教师相对要更上心一些。民办院校的外聘执教教师相对来说也具有一定得优势。因为学院的评价对他们的评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般来说都会更尽心一些
2、学校的管理上的区别
民办院校相对于国办院校来说知名度美誉度要更重要一些,因为学院的生存是取决于在校生的多少。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学院的发展,为了保证充足的生源民办院校的管理会更加的严格一些。在大学这种宽松的氛围下更利于学生真正放下心来进行学习,为未来而奠定基础。而国办院校管理则不同,他们可以不去顾及在校生的多少,因为他们吃的是国家的口粮。
3、就业上的区别
国办院校重视的不是就业而是学生的考研率,或是学位的取得率。民办院校为了生存必须保住学生其就业的安排,较国办院校来说要好的多,毕竟我们上学的最终目的是找到一个适合我们发挥的环境,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将来更好的享受生活和孝敬一直为我们辛勤劳作的父母。从这点上来讲民办院校就要好一些。
4、硬件设施上的区别
从硬件设施上来说国办院校的确要优于民办的院校。但是一般来说国办院校关于实践设备的配备就不及民办院校了。再就是民办院校的藏书质量要高于国办,国办院校增加藏书量需要层层申请而民办则不用,民办的藏书量是一天多过一天。开始或许不及,但一定会演绎出后来者居上的美谈。
5、办学信誉上的区别
现在国家鼓励民办院校,从政策、财政和学院荣誉获得上也给与一定的帮助,尤其是最近国务院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和支持民办教育,民办院校的生存空间虽说是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相比较国办的就远远不及了,为了博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民办院校必须有一个好的信誉保证。并且诚信办学的观念贯彻的更加深入。学院的规范度也更加的好。
6、 社会 认可度的区别
关于 社会 的认可度看起来似乎是国办院校更胜一筹。但这仅限于*工作部门,现在的大多数企业对名牌、对国办的要求越来越淡,然而对面试强度的要求却愈演愈烈。而民办院校学生在校所得到训练要更多一些,对工作的适应能力更强一些,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选*办院校而非国办。
7、能力培养上的区别
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环境下,上大学已经不像以前一样只是为了那一纸文凭,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加强。而国办院校的教育重点在于文化教学,对素质能力的培养稍差一点,而民办恰恰相反因为没有强势后盾所以民办院校在注重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更加强了 社会 能力的锻炼。对各类社团学生会的管理更加严格一些。学生得到的锻炼从而更多一些。最后,希望各位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放平眼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所自己喜欢又能得到锻炼的大学,来圆大学梦。
图为美国华盛顿大学
美国大学学术好坏和是否公立还是私立没有决定性关系。比如美国顶级的8所常青藤大学,都是私立大学。在美国,公立和私立大学的区别如下:
公立大学
美国每个州都有本州的公立大学,少则几十所多则上百所。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就拥有三大公立高等学校系统:研究型大学UC--加州大学(10所),教学型大学CSU--加州州立大学(24所),社区学院CCC--加州社区学院(119所)。大部分州内的代表性公立大学的规模都比较大。美国最大的大学都是公立大学。许多大学具有数万名在校生。由于公立大学的资金部分来自州内居民的纳税金,所以州内考生一旦被录取将享受低学费待遇,而来自其他州的美国学生和留学生将不享受这种优惠。
优点
1.学费低廉。美国留学的同学大部分都会考虑这个问题,在美国留学费用方面,因为美国的公立大学都是由各个州赞助的,所以学费要比私立大学便宜。
2.注重科研。除了教育学生之外,它们还是*赞助的研究机构。
3.学生人数多,文化背景多元。
4.思想开放。源于多元化的学生背景。
缺点
1.师生比例高。美国公立大学的学生多,老师少,导致不少课是大班授课,一堂课有时候有400多人。想去美国留学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看看自己是否十分介意。
2.难以与教授建立直接的沟通。
3.教授更加注重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放在学生身上的时间不多。这点也好也不好,对于读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如果能和教授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的收获也会更多。
4.学生更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安排时间。
私立大学
同美国的公立大学一样,美国每个州都有许多私立大学。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就有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和波莫纳学院等名校。尽管美国最大的大学都是州立大学,但是最好的大学里私立大学的数量远远多于公立大学,这也是美国大学的一大特色。新闻与世界报道,推出的最著名的美国本科教育排行榜里,位于前20名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
优点
1.师生比例低。小班授课,有时候一个班不到10人。
2.学习环境好。因为美国私立大学的人少,自然很多资源就不用与别人抢,比如去图书馆借书等等,所以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可以选择私立大学。
3.生活环境好。人少了自然就会安静,同时因为收费较贵,很多生活设备也比较好。
4.思想较为保守。这是我们不常接触的美国。
缺点
1.学费昂贵。没有*的赞助,很大一部分学校的预算来自于学生们缴纳的学费。
2.学生大多来自富裕家庭。
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各有其特点,不好一概而论地说哪个好哪个不好。不过作为一般论,总结几点供大家参看:公立和私立院校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录取学生的标准不同。公立大学除了某些名牌大学外都带有普及性质,而私立大学的录取标准要求较高。公立和私立大学的第三个区别是学校的规模不同。前者的规模一般要大于后者的规模;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往往是公立大学少于私立大学。
以上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非常乐意回答这个问题,下面就略陈已见。
第一,要想区分二者,首先来要看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的举办者是谁。公办大学是指由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民办高校是指企业事业组织、 社会 团体及其他 社会 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 社会 举办的高等学校。
第二,如何辨别一所大学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
不能只通过学校的名字来区分是公办还是民办。举个例子:大连 财经 学院,如果只看校名,一般人都会认为这所学校是公办学校,其实它是一所民办学校。那么,我们如何区分呢?
有三种方法:一是到教育部官网上去查询。如《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打开文件,里面有“学校名称、学校标识码、主管部门 所在地、办学层次、备注”等详细信息,其中备注栏里注明了是公办还是民办。
二是到“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去查询。进入页面后,点击“招生章程”,输入要搜索的院校,即可查到高校的办学类型是公办还是民办。
三是到该所院校的官网上去查。点击进入院校的官网页面后,点击“本科(专科)招生”栏,进入后点击“招生章程”,里面也会说明办学类型是公办还是民办。
以上这几种是最准确权威的查询方法。
很多考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遇到一所大学,分不清是公办还是民办。其实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还是很好区分的。那么如何区分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呢?民办高校大学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 社会 团体及其他 社会 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 社会 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而公办学校的主体是国家,公办大学,国家*或地方*资助创立维持的大学,国家提供部分资金建立,经费全部来自国家拨款,就是通常说的公家*办的大学。那么民办和公办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办学资金来源不同,民办大学是企业事业组织、 社会 团体及其他 社会 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 社会 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国家*或地方*资助创立维持的高等院校。民办大学,主要由民间资本所维持经营的大学,就是由非地方或者中央*投资,全部或者部分的依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大学的经营而非公共资金,没有*资金支持,学校自负盈亏。民办本科大学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 社会 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 社会 依法举办的本科高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是本科。民办本科,包括设的独立学院、部分中外合作高校的本科专业、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学费的区别公办和民办大学最大的差别就是学费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学费不同。这个不同对于学生和学生家长来说,是最简单的一个区分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方法。一般除了公办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正常招录的学生学费都是不高的,基本上都在一万以下。但是民办高校的学费就没那么亲民了,毕竟民办高校不是*出资,没有财政补贴,所以收费都很贵,一般都是一万以上。不一样,因为办学的主体不一样导致这两类高校的学费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公办大学的学费为4000-5000元/年左右,当然一些艺术类的专业除外,学费还是很低的,但是民办大学的学费就比较高了,每年15000元到20000万元不等。一般民办大学的住宿条件也相比公办大学也会好一些。
含金量不同,通过公办大学拿出来的学历含金量以及 社会 认可度都是很高的,在家长的眼中,民办大学都是不怎么靠谱的学校,建校一般也就几十年而已,一般成绩好的学生不会考虑民办学校。但是公立大学就不一样了,年代悠久,有的学校的 历史 都上百年了,管理也很严格,这使得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公立学校。同等学历条件下, 社会 上比较认可公办大学,毕竟很多知名的重点大学都是公办院校,所以公办院校的学生会比民办院校的学生就业稍好一点。但是民办院校也有很多学校是非常好的,而且现在有些企业,会更愿意选*办院校的学生,前提是这个民办院校在全国院校排名比较好,有些民办院校的学生在学校会得到很多训练,会更快的适应工作。
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毕业证在实际使用中却又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他人的异样眼光。想必很多人有一个印象,在过去,甚至至今也存在着这么一个现象:那便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往往都附加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其实这是企事业单位的自主选择权,本无可厚非,可问题就出在有些企事业单位明目张胆的指定公办类高校毕业生,将民办高校的学生拒之门外,虽然这些都是企事业单位的主动选择权,没有什么是非对错,但却实实在在的将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进行了异样的看待。
民办的院校的师资力量是没有公办学校强的,公办学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在这一点上,公办学校是非常占优势的,民办学校由于不是国家出资办学,所以聘请的老师也都是合同制,很少会有编制,所以他们会更尽职尽责,相对公办大学的教师来说,会更加的负责。在师资力量上有些民办院校的确不及公办,但是少数非企业性民办院校则不同,其讲师大部分是高薪从重点大学名牌院校聘请。在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心上,公办院校可能就没民办好。毕竟民办院校教师的工资分发是由学校统一调配,并不像公办大学的教师是在编制人员,教好教坏无所谓。一旦民办院校老师出现教学上失误,会受影响的是他们的工资,说不定会被降级,甚至丢掉工作,因此民办院校老师就更加上心。
录取分数不同,公立的学校分数线高这是毋庸置疑的,成绩好的同学也会选择公立学校。相应的民办学校分数线低,加大招生力度。如果你考的分数比较低,但是又想上大学、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话,可以考虑一下民办学校,否则就会面临复读或者上专科的情况。还是本科学历好,上一个专科后期局限会比较大。
民办的大学毕业证是受教育部和国家认可的,和公办毕业生的毕业证基本没什么区别。可能民办的学费要多一些,这个家长或许接受不来。但是你别忘了可能你孩子那个分数公办二本最差的你都进不去,可能你上一个二本的民办你可能就能进去,无非就是专业差一点,学费高一点罢了。
当然,在公办、民办大学选择时,最关键的就是你的考分,比如压线生想去该批次的公办院校很难。 不管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他们共同组成了我国现有的大学规模。只是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的办学主体不太一样,师资力量也有所差异,双方其实各有差异。这里为大家讲解了一些关于二者的优缺点,以便于大家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主见。 总之,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都是学校,有人说民办院校很贵,所以选择公办院校,这是正常的,对于家庭环境和分数都没忧虑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方式很多。
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的区分并不难,可以有如下途径轻松实现,如果题主怕查错了,可以下面的方法全部用上:
一、现在所有大学都有自己的官网,在浏览器中输入你要查询的大学,上面会明确著名是私立还是公立。
二、私立学校由于是企业或者个人自筹资金所办,所以他们的学费一般都要明显高于公立学校,有的甚至是两倍左右。
三、如果有朋友或者亲戚从你要考的学校毕业,也可以问问他们。
四、教育部的网站也有相关说明,可以自己看看。
最后一定要注意,你读的是哪个大学,还是这个大学下设的学院,因为有的大学是公立的,但是其下设的学院可能是私立的,比如贵州大学是公立的,但是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就是私立的。所以要高度注意。
这个问题在中西方差异很大,特别是中国和美国相比。
在中国,有名的、大家普遍认可和期望的大学均是公办大学,而民办大学基本上是三本院校(现在都改为二本C类院校)或者高职,无论从师资、生源、软硬件设施、管理上等都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学历的承认度上,如果都是统招的,那是没有太大区别的,都是国家承认的学历。
而在美国,特别有名的大学基本上是私立大学,例如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大学等;当然美国也有非常好的公办大学,例如加州州立大学等。它们在资金来源、管理、师生比上都有较大区别。
中国的大学教育,公立,私立,独立都是中国当下高校的组成部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公立,独立,私立高校都经过努力特别是独立,私立大学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向高水平发展,向世界名校看齐,办出特色,办出高质量的大学,这种局面定会实现。
非专业人士,只能说点实际感受。目前虽有不少民办大学,但名气大如蓝翔技校的极少,公立大学的声誉和地位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公立大学是学生向往的首选,而民办大学生源质量绝大多数较差,而且其就业前景和 社会 认可度较低。
民办大学似乎远不如民办中小学在 社会 中的优势地位,而公立中小学似乎总体上也远不如公立大学在民众中的统治地位。
在中国,民办非教育企业有超强大的,但民办大学好像还没有,这并非好事,不利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的大学教育什么时候能回答钱学森之问就算成功了。
我是一个只读了一年时间的民办学生。我很渣 我是废物 我很失败 我读不下去 如果你家里不是很有钱或者你不想混四年的 两条路 复读 ,专科 写着我流泪了 我对不起家人 对不起。
我朋友儿子在广东某民办学院本科,学费贵;转专业很容易,不用竞争,想转就转;可以在校外租房子住,没人理你;第四学年交了学杂费及住宿费后,必须搬离学校,腾出宿舍给低年级学弟住,也再不用上课了;到期照样轻松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仕学位证书。
以上就是好上学整理的广东高职院校经费预算排名 广东工业大学经费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