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国际学校“灵魂课程”里的伦理学可能要被撤?我觉得好事啊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4-04-03
国际学校预科文凭里有门课程被称为“灵魂课程”,熟悉的人都知道说的是TOK(认识论)。
去年下半年在准备一次TOK教师培训工作坊时,翻阅各种资料,虽因身体原因最后放了对方鸽子,但备课过程中读到过这么一条有趣信息,隔了大半年,仍觉得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TOK课程里,围绕核心的知识问题,最基本的WoKs(认知方法) 和 AoKs(知识领域)是任何一位学生及老师都无法躲开的范畴。
认知方法有很多,认识任何一件事情/事物通常都会同时并用好几种方法,比如语言,感官感知,记忆,推理等等。而被划分出来的八大AoKs(数学,自然科学,历史,艺术,伦理学,人文科学,宗教知识体系,土著知识体系),现在争论得比较多的一点是,伦理学是否应被剔除出来,横贯于其他各个AoK?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担心这样的改变要么会让伦理学显得过于重要,要么被彻底轻视。
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觉得如果真能让其融入到其他各个知识领域,应是好事。
AoKs的八大领域,本就是一种人为划分,认知方法相互作用,帮助每个个体完成对每件事情的每次认知,回到知识领域,又何尝不可以如此?试问,当下每种知识领域,哪个不是可以和伦理学扯上关系的呢?
给大家看几个各知识领域案例,及由此引发出来的与伦理相关的知识问题:
1. 自然科学
案例1:
2012年十月,意大利法庭宣判一群科学家有期徒刑六年。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能对地处 Aquila 的人们给予充分警告,导致该地于2009年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地震。
与伦理相关的知识问题:
科学专家需要为警告民众可能的危险负伦理责任吗?
案例2:
2012年5月,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咨询委员会建议对禽流感病毒(禽流感H5H1流感病毒)展开的科学研究进行审查,因为其担忧该信息可能会被生物恐怖分子利用。
与伦理相关的知识问题:
科学知识共享的伦理限制是合理的吗?
如果是这样,基于什么原因?如果不是,为什么不呢?
2. 历史
案例:
哥伦布关于“世界到底是圆的还是平的”一说
与伦理相关的知识问题:
历史学家应该对过去做出伦理道德判断吗?
人们是否可能不带任何观点撰写历史?
3. 艺术
案例:
2008年4月,在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艺术家吉列尔莫.巴尔加斯,将一条流浪狗拴在一家美术馆内,活活将狗饿死,旨在测试公众反应。还有人说,展览目的在于突出中美洲各国流浪狗的惨状。
与伦理相关的知识问题:
艺术家在多大程度上享有自由展出作品的自由?
4. 数学
案例:
爱因斯坦曾就数学法则及现实关系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就数学法则对现实的反映而言,它们是不确定的;就确定的数学法则而言,它们并不反映现实。”( 你可以理解为数学并不靠谱)
与伦理相关的知识问题:
你觉得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应支持在“纯数学”方面的“无用”研究?
5. 人文科学
案例1:
冯导的《十问崔永元》事件
与伦理相关的知识问题:
社会名流在多大程度上应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在多大程度上社交媒体影响人类行为?
案例2:
1961年耶鲁大学教授Stanley Milgram设计针对权利服从的“电椅实验”(详情上网搜)
与伦理相关的知识问题:
伦理因素如何限制人文科学展开的实验?
除此,伦理学与另外两个知识领域--宗教知识体系,土著知识体系的联系就更为紧密,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综上可看出,伦理学与其他各个AoK联系千丝万缕,触角广泛。授过课的老师在讲每个知识领域时,几乎都会很自然地联系到伦理方面,与其刻意地单拧出来独自成篇,还不如自然融入其他AoKs,化有形为无形。
至于担忧“伦理学”会抢了其他领域风头一说,个人认为只要教师心中时刻谨记最初的那个出发点,就不存在会让伦理学有“喧宾夺主”之嫌。
我们希望看到伦理学渗透到各个知识领域,因为任何领域都与人有关,所谓“以人为本”,涉及到人的因素,最终还是需要回到伦理,回到道德这个层面。
艺术、数学可以无度,科学,历史也可以无国界,但我想这个前提得建立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没有伦理的限制,这种“无度”最终将会走向令人恐慌的“无序”,毕竟,我们都身处其中,责无旁贷。
如果将来指南真能看到其中变革,我会欣喜张开双手拥抱。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分析难免偏颇。套用TOK的精神来讲,因为我的立场从一开始就指向了支持这样一种可能的变革,所以文章会尽可能多的倾向利于我辩证的方面。欢迎有不同声音的老师前来“踢馆”,这也算更好诠释了TOK的本质吧。希望读到你的留言。
本文来源:K12谈(ID:guojijiaoyu123),作者龚琴 He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