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国际部是什么体验?自由与不安全感并存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4-03-30
读了国际学校,你会发现自由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迷茫也随之而来。站在一条条分叉路口上,究竟是随波逐流还是特立独行,每一步都不简单。
01写在前面国际部是一个很自由的平台。没有统一的课程表,没有固定的高考,所有人忙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自由从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幸福指数提高了,感觉对于自己的生活的掌控感突然增强;不过随着自由,也往往会带来不安全感。
02国际部的竞争不直接但依然激烈
在学校,进了门每天会看到同一群朋友,会有班主任催着早读,有课代表忙着收作业。在国际部,这样的氛围难以被找到。
国际部没有自习课,除了老师授课时间外,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没有自己的行政班,不同的课被分配了不同的教室。大学的体制被国际部所采纳,学生自己选择选修课和必修课,最后的成绩也将被记录学分。
可能很多人发现自己的人生更加自由了,相比以前有了更多的优势。不过,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样也有了更大的主动权。换句话说,竞争变得不直接,不过仍然激烈。
03选择和规划变得更加重要
在国际部,很难找到一个终极的目标。单说考试,国际部需要同时完成托福/雅思、SAT/ACT、AP/IB/AL、SAT2四项。可能很多人认为可以一个考试允许考多次取最高分这个条件让这些考试比高考更容易,毕竟可以多刷分嘛;但是同样,其他同学,也都有了更多的机会。每个人有了更多机遇:努力之外,做选择的能力在国际部得到了更大的考验。
什么是选择?选择的根源不在于挑选,而在于规划。
我喜欢把国际部的学习比作一个游戏,在这里,每个人都会得到同样的游戏机制:给你两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需要考完所有要考的考试,完成学校的课并努力把成绩弄到最好,做公益,参加社团活动,服务社会,搞搞科研,打一打国际竞赛,还要做足so-calledcollegeresearch;没有所谓的分数线,你做的所有的事,将在两年半倒计时结束后全部展示给大学,由大学决定录取或拒绝。
有如此多要做的事,而且不会有人手把手地教如何去做。机会无处不在,但是大量的机会和选择往往会让人迷茫。
04在公办国际部学习的5点建议
如何去选择,只有经历过才会真正理解,就像读完大学,很多人才真正明白该用什么样的状态迎接高考一样。这里我只提几个在国际部生活的小建议。
1.英语当然是必选项,是重中之重。
做科研需要读几十万字的英文论文文献,考SAT需要至少一万词的词汇量,学校平时作业全部需要用英文写。英语的提升也是很简单的,一个托福考试的备考,足以把你的英文水平提升至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2.选择自己的兴趣。
人都有兴趣,兴趣与好奇心是国际部所有活动、学业、甚至考试的源泉。
如果你喜欢计算生活中的细节,用数字掌控世界,数学建模大赛HiMCM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对开公司感兴趣,可以参加世界高中生商业锦标赛,或者开出自己的社团并与其他社团进行“商业竞争”与合作;喜欢社交?拿着托福成绩申请夏校,你可以飞往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许多地方,在大学校园里接受大学课程,并认识来自全球各国的优秀高中生。
3.不要过早选择专业。
国际高中是尝试与改变自己兴趣的阶段,大学招生官同样也非常欣赏你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领域的经历。可能你对某个领域一见钟情,不过也有可能,是别的地方的精彩还暂时没有被你发现。
4.课外活动不能落下。
基本每个国际学生高中都需要服务社会/社区的历史,表示自己在社会中除学生外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很多人会去山区支教,搞搞募捐,或者弄一些帮助聋哑儿童健康恢复的小活动。
活动要长期,最好能从高一到高三一直做下来。竞赛五花八门,能选的就好多啦。喜欢计算机的可以去因特尔大赛,从第一轮选拔到决赛需要经历一年多的时间;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比如丘成桐科研竞赛,学生要自己选课题、看文献、做实验最后写一篇大学论文形式的学术报告(知识可能很超纲,流体力学啥的都会用得上)。
考试有四个,各有各的规则和用处,每一个都不用太高,又都不能低,所以怎么在学校上课、课外活动这些主线之间穿插考试和备考也是个不小的学问。
5.不要害怕选择。
选择失误是再正常不过的,在国际部生活有很大的容错率。只要是经历就是财富。成功没有定律,不过从失败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
05写在最后
最后,还是大道理。多努力,一万个单词是背出来的,上万字的论文是看出来的,期末考试高分是考出来的,其他变化再多,努力还是不能变的!
如果您有择校方面的疑惑,可以关注“帮你择校”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帮你解疑答惑,帮助您科学的选择适合的国际学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