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孩子这个时期转入国际学校是对的?TA适应吗?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4-03-30
在为孩子选择国际学校时,许多家长都会问:为孩子转入国际学校,有没有最佳时期呢? 答案是:肯定有的。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小升初、初升高等转折点,转入国际学校,于孩子而言是最佳时期。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几个阶段只是相较于其它阶段,孩子能适应的很快,但并不代表就能“相安无事”。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而孩子可能的“水土不服”,往往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坐标”的迷失
随着校园文化的改变,除转学的孩子个人“坐标”需要时间来重建,人的能力自信与社交自信需要时间来获得认同。同时,学生在学业中被评估的方式也改变了,一项任务完成得好与不好以及如何提高,都需要根据老师的反馈进而慢慢探索。
国际学校不存在成绩排名,但越是隐性的“坐标”越是难以把控。
为什么我一项任务得到了6分而不是7分(IB课程体系下的最高分)?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呢?为什么我得了最高分(7分)却不是传统意义的“满分”(100分),仍有进步空间?我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呢?我为什么在一个月之内仍然形影相吊找不到可融入的社交圈子呢?
这些都是在转入国际学校后找寻个人“坐标”时常有的困惑。
语言造成的“输出”受限
很多学生转入国际学校第一年英文都是在初级班。当然水平和进步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在班级会上需要被重视的新生中,每次都有不少是因为英文跟不上而影响到其沟通方式、自信度以及学科表现。
中方家长第一次参加全校家长会时有不少人愿意与中方老师多聊天,表示有一些“苦衷”只有在这里可以和孩子一起全无阻碍地倾诉。在国际学校,英文不仅仅是官方语言,而且是孩子应对每日课程、日常社交、展现自我的基石与桥梁。
建议与秘笈
所谓给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秘笈,也多与心理相关。转学第一年,家长与孩子都多有不易,但真正需要具备的“软实力”,往往离不开良好的、稳健的心态建设。
入学前夏令营与“buddy”体系
很多国际学校在学生入学前三周左右会开始为期两周左右的夏令营,这旨在帮助学生熟悉环境,培养沟通能力,建立批判性思维、探究性学习的雏形,建立初步的课程了解以及培养基本技能(诸如语言、电脑技能等)。建议家长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一定要去参加,对适应与过渡的意义,不可小觑。
有的学校在孩子入学之初会为孩子匹配一个buddy,由这位伙伴带着新生熟悉课堂、校园、日常流程等,融入班级圈子,这也是打通孩子社交自信的一个良好途径。
寻求反馈
建议家长们在孩子转学一个月内主动寻求一次整体反馈,而非等待一年一度或者两度的家长会。
一般来说,国际学校尊重教师与家长的个人私隐,因此并不鼓励使用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与家长每日联络,家长可以提前给班主任发邮件预约一个日子来校见到所有老师,听到第一时间的反馈,在外地的家长也可以通过邮件从班主任那里获悉孩子在各个科目的表现。
新转学的家长,对于学期开始校方开放的面向家长的工作坊的积极参加,会帮到自己解决一部分疑虑。
每个国际学校也都有自己的家委会,闲暇时间多的家长可以加入家委会来增多与孩子的社区交集,更多了解校园动态与文化。
即使不是家委会成员,家委会倡导的活动也可以选择性参与,和孩子建立的共性渠道即是了解他们最好的平台。
心态建设
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觉得“我准备好了啊”,然而转学后一旦“碰壁”,不论是哪种应激源(文化差异、社交尴尬、学业压力等),都会让一个家庭陷入到焦虑或多虑之中。所以,以下的一些心态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耐心与信心
耐心向来是一个说出来很容易,遇到事情才能显露真身的微妙词汇。
第一个月校方若对孩子的反馈中规中矩,不代表三个月后没有突飞猛进,亦不代表六个月后没有反弹;耐心,是陪着孩子成长,接受他们可能的状态起伏,度过调试过程中可能的低谷,亦能庆贺每一个小的里程碑。
信心,也是基于对于孩子客观、公正的认知,是一种“我相信他/她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某目标”的正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积极思维与成长思维
(GrowthMindset)
之所以把这两类思维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积极思维可以体现在每天回家后孩子和家长在饭桌上的谈话之中。
有些引导问题其实是很微妙的,可以让孩子想想今天在学校内发生的三件好事,如果他/她遇到了挫折和打击,倾听孩子说完后不妨补问一句:“那你想过从中可以学到些什么吗?”
一天繁忙的课程结束了,可以让孩子说说第二天或者下一周他们比较期待的活动或者事情。
转学初期,孩子有压力与抱怨很常见,但是怎么疏导抱怨,避免负面思维的相互影响和长线蔓延,则需要一些引导积极思维的小技巧。
“成长思维”往往认为:挑战是件好事,失败是可以接受的。(GrahamJonesandAdrianMoorhouse,2015)家长在陪伴孩子经历转学种种时,即使遇到了挫折,经历了不愉快,也要鼓励孩子往前看,不要翻旧账,不要纠结于失败和挑战本身,而是看到失败和挑战的长线衍生意义与正面价值,更不要在与校方沟通时候坚持“我的孩子就是这样子”。
其实孩子每分每秒都在成长,也在同环境相互作用,有些保护性的措辞实则阻碍了孩子的成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拥有成长思维是成功的关键。
如果您还有其它择校方面的疑惑,可以关注“帮你择校”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帮你解疑答惑,帮助您科学的选择适合的国际学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