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中考加多少分广西(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8-13
近日,河南洛阳一则“无访社区中招降分录取”通知引爆舆论。该通知称,由于偃师区迎宾社区为无访社区,根据上级政策,今年凡户籍在迎宾社区的中招考生第一志愿降3分录取。
降分录取其实也就是变相加分。而根据《河南省中招政策性加分对象和标准》,中招政策性相关加分标准共8条,加分对象为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子女、归侨、侨眷考生、少数民族考生等,并无户籍在“无访社区”的中招考生加分的相关规定。
无独有偶,偃师区并不是第一个发布这种奇葩规定的。据称,河南省至少还有两个县曾出台类似政策,鼓励建设“无访社区”。如唐河县人民政府官网就曾发布关于印发《唐河县创建信访“无访”村(社区)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提出凡户籍在信访“无访”村(社区)的考生,中招考试第一志愿降分录取,第一年降3分,第二年降4分,连续三年从第三年起每年降5分。
虽然这起“县管校聘”乱象被紧急叫停,但我们不该停留在一事一议。因为对当地考生而言,一分一段,一分之差失之千里,何况是3-5分,一旦实施,很可能会影响很多孩子的一生,导致中考人为分流。
目前中考多由地市自主命题,因此在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试题难度等方面都各有安排,不同地区的加分政策也有不同。在教育部三令五申对中考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和规范的大背景下,一些有争议的或者不合理的加分项正在逐步取消。
1.三好生、特长生、竞赛生等这部分学生通常是初中学校里的尖子生或偏才,本身起点就比普通学生高,再给加分明显有失公允。
辽宁省从2021年秋季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起,取消了省“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省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在中考中加5分的政策。北京从2015年起取消了市级三好学生和艺术、体育、科技方面获奖考生加分项目。
河北省于2012年要求学科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中考加分因素。重庆市也明确规定,从2015年起,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生科技竞赛、学科竞赛等结果在中考中的加分政策。
2.独生子女、企业家子女、纳税大户子女等受时代的影响,加分政策一度成为计划生育和招商引资的“工具”。如山东菏泽2016年以前的独生子女和农村双女户绝育家庭可以加10分。银川规定,凡在银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家子女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录取(每个分数段为10分)。
不过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和经济转型升级,这类加分项退出了历史舞台。如西安市2021年中考取消了农村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的女考生的加分政策。教育部也明确规定,各学校不准把普通高中招生与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等各种经济因素挂钩。
3.少数民族考生由于少数民族所处的环境及经济、教育水平与东部及沿海地区有所差距,一般会实行中考加分。不过面对教育内卷、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在线教育的发展,各地对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有所收紧。
目前,一些城市开始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居住地或其他条件进行限制。如重庆规定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才能够加分,沈阳、昆明则将加分限定为居住在少数民族乡的考生,北京2017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的适用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
教育强省江苏直接一步到位,提出从2022年开始,取消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少数民族加分的省份。
在教育部要求继续对本地区中考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和规范的同时,部分省市又新增了个别加分项目,如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子女、新冠肺炎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加分及照顾录取政策。但这类加分条件属于特例,存在一定的时效性,从长远来看不会妨碍中考加分政策整体趋减趋严的大方向。
教育部严格规范中考加分项目,有利于夯实“双减”成果,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能够引导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以中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录取依据,回到选拔优秀人才的正轨上来。
作为初中生,在关注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有必要了解当地的中考招生政策,如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至于加分项目,绝不能成为升学法宝和特权懒政手段,而只能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加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应该全程透明、信息对称,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以确保社会稳定和教育公平。
现行的中考加分政策,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