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宣学的科研报告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3-09-18
今天,好上学小编为大家带了莫宣学的科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 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院士
截止2022地大在校院士如下:京汉共属:赵鹏大(1993)、翟裕生(1999)北京:李曙光(2019)、莫宣学(2019)、王成善(2019)、成秋明(2019)、邓 军(2021)、孙友宏(2021)武汉:殷鸿福(1993)、金振民(2019)、王焰新(2019)、谢树成(2021)注:地大武汉近年当选院士还有高山(202019年去世)、郝芳(202019年任中国石油大学校长)
莫宣学的科研报告
1.莫宣学路凤香沈上越 朱勤文 侯增谦等, 1990, 三江地区重要火山岩系及其与有关金属矿产的关系. 地质矿产部”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二级课题研究报告, 已通过地质矿产部科技司组织的评审,并已出版。2.莫宣学 沈上越 朱勤文 须同瑞 魏启荣等,1995, 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绿岩与成矿. 地质矿产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二级课题研究报告, 已通过地质矿产部科技司组织的评审,并已出版。3.莫宣学 郭铁鹰 赵崇贺 张双全 江万 何科昭, 1995, 青藏高原构造演化隆升与岩浆热事件若干问题研究. 地质矿产部“八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研究报告, 已通过地质矿产部科技司组织的评审。4.莫宣学 邓晋福 喻学惠 罗照华 袁万明, 1996, 青海东昆仑地区铜金等金属矿产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的框架性研究. 地质矿产部定向基金项目研究报告, 已通过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委托青海省地矿局)组织的评审。5.莫宣学 赵崇贺 叶德隆 何科昭 叶楠等, 1997, 赣东北深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对有关金属矿产的控制. 地质矿产部定向基金项目研究报告, 已通过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委托江西省地矿局)组织的评审。6.莫宣学 沈上越 徐启东 魏启荣 喻学惠, 2000, 三江地区中段铜金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地质矿产部”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二级课题研究报告, 已通过地质矿产部科技司组织的评审。7.莫宣学 喻学惠 刘肇昌 任治玑 沈上越 李文昌等, 2019, 西南“三江”中南段试验区铜金等矿产快速勘查评价的综合示范研究.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研究报告,已通过科学技术部(委托国土资源部科技司)组织的评审。8.莫宣学 郭铁鹰 赵志丹 邓晋福 周肃 董国臣, 2019, 冈底斯带中段白垩纪以来构造-岩浆作用、深部过程与高原隆升的关系. 国土资源部“九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二级课题研究报告, 已通过评审。9.莫宣学 董方浏 王勇 毕先梅,2019, 云南巍山-永平矿化集中区铜金多金属矿远景评价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主要涉及流体地质填图试验),已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云南省地质调查院)组织的评审。10.莫宣学 罗照华 刘成东 谌宏伟 刘云华 喻学惠,200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课题研究报告,已通过评审。
莫宣学的人物简介
莫宣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岩石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岩石学家。1938年12月出生于广西融水,籍贯广西融水。1953年,莫宣学报考了南京地质学校(2000年已并入东南大学) ,接受了较系统和严格的地质勘探专业训练。 1956年,莫宣学保送 北京地质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者。1986-1990,任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1990-, 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1993至今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2019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 在学术机构任职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七、十届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1996-2019期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1996)。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学会地球内部化学与火山学委员会副主任(200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7-2019)、《高校地质学报》副主编(1995-)、《岩石学报》副主编(1999-2019)及编委(2019-)、《Geoscience Frontiers》主编。《岩石矿物学杂志》副主编(2019-)、《Himalaya Geology》编委(1999-)、IGCP430 Steering Committee Executive Mer。 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SEG)副主席,负责亚洲区事务。第五届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
莫宣学的主要成就
长期以来,莫宣学教授在岩浆热力学基础研究、青藏高原研究和“三江”特提斯成矿域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研究三大领域取得了突出贡献。莫宣学教授在岩浆热力学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创新性实验研究。1982年发表了在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完成的含Fe2O3多元硅酸盐熔体中主要组分偏摩尔体积实验成果,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含Fe2O3熔体密度预测模型。不同深度(压力)条件下岩浆氧逸度的估算,对岩浆成矿作用和行星演化有重要科学意义。该成果获得两份美国国家报告的高度评价,迄今已被Nature、GCA、JGR等著名国际杂志他引111次。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是国际地学界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莫宣学教授运用“岩石探针”的理论与方法,对青藏高原构造-岩浆作用进行了长期系统地研究。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国际争论的热点。前人对碰撞时间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70-35 Ma),莫宣学教授通过长期研究,提出印-亚大陆碰撞起始于65Ma左右的新认识,进而建立了青藏高原构造岩浆事件的系统时空格架,受到国内外重视;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的成因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莫宣学通过对西藏新生代同碰撞与后碰撞火成岩的研究提出“两类地壳、两种机制”的新认识。“两类地壳”即新生地壳与再循环地壳;“两种机制”即构造挤压增厚机制和地幔物质注入机制,并估算了各自的贡献率。以往文献中对后一种机制涉及甚少;揭示出青藏高原碰撞火山活动显示出随时向周边、特别是向东 的趋势,结合地球物理资料,推测 暗示高原深部壳-幔物质的横向流动。莫宣学教授在该领域的相关论文被SCI刊物他引613次。2019年来应邀在相关国际与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报告25次,应邀为美国GSA Special Volume、Lithos等撰稿和评阅稿件。Mo et al.(2019)一文被Y. Dilek(当时GSA Bulletin主编)认为“是对理解亚洲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一个重要贡献”。2019年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 力的优秀国内学术论文”。莫宣学教授长期致力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特提斯成矿域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两套成矿系统、三大控矿要素”的理论概括及具体找矿方向,被地勘部门采纳取得找矿突破,为开拓“三江”国家级矿产资源新基地做出了贡献,有关成果获得了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莫宣学教授在已发表的论著中,有第一、二作者论著170篇/部。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70篇/部;SCI论文58篇,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论文17篇、第二作者15篇;被SCI检索刊物他引929次,其中第一作者及第二作者论文分别被他引283次、370次;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他引1113次,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401次。主持完成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报告12部。近两年以第一和通讯作者新发表SCI检索论文8篇,出版专著1部,被SCI他引从485次增加到929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全体院士名单
共724人 138人 艾国祥 白以龙 陈彪 陈和生 陈佳洱 陈建生 陈木法 陈难先陈十一 陈式刚 陈恕行 陈永川 程开甲 崔向群戴元本鄂维南 范海福 方成 方守贤 冯端 甘子钊 高鸿钧葛墨林 龚昌德 郭柏灵 郭尚平 郝柏林* 贺贤土 洪朝生洪家兴 胡和生 胡仁宇霍裕平 姜伯驹 解思深 邝宇平李安民 李邦河 李大潜李德平 李方华 李家春 李家明 李惕碚李荫远 励建书 林群 刘应明 龙以明 陆启铿罗俊 吕敏 马志明闵乃本 欧阳颀 欧阳钟灿 潘建伟 彭实戈 曲钦岳沈文庆 沈学础 石钟慈 苏定强 苏肇冰 孙昌璞 孙鑫 孙义燧汤定元 唐孝威 陶瑞宝 田刚 童秉纲 万哲先 汪承灏 汪景琇王鼎盛 王恩哥 王广厚 王乃彦 王诗宬 王世绩王绶琯 王迅王业宁 王元 王梓坤 魏宝文 文兰 吴文俊 吴岳良 武向平席南华 夏道行向涛 谢家麟邢定钰 熊大闰 徐叙瑢徐至展 严加安 杨福家 杨国桢 杨乐 杨应昌 叶朝辉 叶叔华于渌 于敏 俞昌旋 袁亚湘詹文龙 张殿琳 张恭庆 张涵信张焕乔 张家铝 张杰 张仁和 张淑仪 张维岩 张伟平 张裕恒张肇西 张宗烨 章综赵光达 赵政国 赵忠贤 郑厚植 郑晓静 周光召 周恒 周向宇 周又元 周毓麟 朱邦芬 邹广田 124人 *包信和 蔡启瑞 曹镛 查全性 柴之芳 陈洪渊 陈家镛 陈俊武 陈凯先 陈庆云 陈小明 陈新滋 陈懿程津培程镕时 戴立信 丁奎岭 段雪 方维海 费维扬 冯守华 冯小明 高松 郭景坤 韩布兴 何国钟 何鸣元洪茂椿 侯建国胡宏纹 胡英 黄本立 黄春辉 黄乃正 黄维垣 黄志镗 计亮年 江桂斌 江雷 江龙 江明 蒋锡夔黎乐民 李灿李洪钟李静海 李亚栋 李永舫 梁敬魁 林国强刘若庄 刘有成 刘元方 刘忠范 卢佩章陆婉珍 陆熙炎麻生明麦松威 闵恩泽 倪嘉缵 彭少逸 钱逸泰 任咏华 沙国河 申泮文 沈家骢 沈之荃 宋礼成苏锵 唐本忠唐有祺 田禾田昭武 田中群 佟振合 涂永强 万惠霖 万立骏 汪尔康 王方定 王佛松 王夔 吴奇吴新涛 吴养洁吴云东 谢毅谢毓元徐如人严纯华 严东生 颜德岳 杨秀荣 杨学明 杨玉良 姚建年姚守拙 游效曾余国琮 俞汝勤袁承业 袁权 张存浩 张洪杰 张礼和 张俐娜 张乾二 张涛 张希 张玉奎 赵东元赵进才 赵玉芬郑兰荪 支志明 周其凤 周其林 周同惠 朱道本 朱起鹤 朱清时 卓仁禧 131人 曹文宣 常文瑞 陈可冀 陈霖 陈润生 陈文新 陈晓亚 陈宜瑜 陈宜张 陈竺 陈子元 程和平 邓子新 段树民 方精云方荣祥 高福 葛均波桂建芳 郭爱克 韩斌 韩济生 韩家淮 韩启德 贺福初 贺林 赫捷 洪德元 洪国藩侯凡凡 黄路生 蒋有绪 金国章 金力 鞠躬 康乐 孔祥复 匡廷云 李朝义 李季伦 李家洋 李林 李振声 梁栋材梁智仁 林鸿宣 林其谁 刘建康 刘新垣 刘以训 刘允怡 卢永根 陆士新 毛江森 孟安明 裴钢 戚正武 强伯勤饶子和 尚永丰 沈善炯 沈岩 沈允钢 沈自尹 施教耐 施一公 施蕴渝 石元春 舒红兵 苏国辉 隋森芳 孙大业孙汉董 孙曼霁孙儒泳 唐崇惕 唐守正 田波童坦君 汪忠镐 王大成 王恩多 王世真 王文采 王正敏王志新王志珍 魏江春 魏于全 吴常信 吴孟超 吴旻吴祖泽 武维华 谢华安 谢联辉 许智宏 薛社普 杨福愉 杨焕明杨雄里 姚开泰 叶玉如 尹文英 印象初 曾益新 曾毅 翟中和 张春霆 张明杰 张启发 张树政 张新时 张学敏张亚平 张永莲 张友尚 赵尔宓 赵国屏 赵继宗 赵进东 赵玉沛 郑光美 郑儒永 郑守仪 周俊 朱玉贤 朱兆良朱作言 庄巧生庄文颖 119人 安芷生 常印佛 巢纪平 陈俊勇 陈骏 陈旭 陈颙 陈运泰 程国栋 丑纪范 崔鹏 戴金星 邓起东 丁国瑜 丁仲礼冯士筰 符淙斌 傅伯杰 高俊 高山 龚健雅 郭华东 郭令智 郭正堂 胡敦欣 黄荣辉 贾承造 焦念志 金振民金之钧李崇银 李德仁 李德生 李吉均 李曙光 李廷栋 林学钰 刘宝珺 刘昌明 刘丛强 刘光鼎 刘嘉麒刘振兴 陆大道 吕达仁 马瑾 马宗晋 莫宣学 穆穆 欧阳自远 彭平安 秦大河 秦蕴珊 邱占祥 任纪舜 戎嘉余沈其韩 石广玉 石耀霖 舒德干 苏纪兰 孙鸿烈 孙枢 陶澍 滕吉文 童庆禧 涂传诒 万卫星 汪集旸 汪品先王成善 王德滋 王会军 王水 王铁冠 王颖 魏奉思 文圣常 吴国雄 吴立新 吴新智 伍荣生 肖序常 谢学锦 徐冠华许厚泽 许志琴 薛禹群 杨文采杨元喜 姚檀栋姚振兴 叶大年 叶嘉安殷鸿福 於崇文 袁道先 曾庆存 曾融生翟明国 翟裕生 张本仁张国伟 张经 张弥曼 张培震 张彭熹 赵柏林 赵鹏大 赵其国 郑度 郑永飞 钟大赉 周成虎周卫健 周秀骥周志炎 周忠和 朱日祥 朱显谟 (共88人)84人 包为民 保铮 陈定昌 陈桂林 陈国良 陈翰馥 陈俊亮 陈星弼 陈星旦 褚君浩 戴汝为 董韫美 干福熹 龚旗煌郭光灿 郭雷郝跃 何积丰 侯朝焕 侯洵 怀进鹏 黄宏嘉 黄琳 黄民强 黄维 简水生 金亚秋 匡定波 雷啸霖 李启虎李树深 李未 李衍达 梁思礼 林惠民 林尊琪 刘国治 刘盛纲 刘颂豪 刘永坦 陆汝钤 陆元九 吕建 梅宏彭堃墀 秦国刚 沈绪榜 宋健 谭铁牛 王家骐 王立军 王启明 王守觉 王巍 王圩 王阳元 王育竹王越 王占国 王之江 吴德馨 吴宏鑫 吴培亨 吴一戎 夏建白 徐宗本 许宁生 薛永祺 杨芙清 杨学军姚建铨 尹浩 张钹 张景中 张嗣瀛 张效祥 张煦 郑建华 郑耀宗 郑有炓 周炳琨 周巢尘 周兴铭 朱中梁 128人 蔡其巩 曹楚南 曹春晓 陈创天 陈达 陈能宽 陈学俊 陈祖煜 成会明 程耿东 程时杰 丁汉 都有为 范守善方岱宁 高德利 高镇同 葛昌纯 顾秉林 顾诵芬 顾逸东 过增元 韩祯祥 何满潮 胡海岩 胡文瑞 胡聿贤 黄克智姜中宏 金红光 金展鹏 柯俊 赖远明 李济生 李述汤 李天 李依依 李应红 林皋 刘宝镛 刘广均 刘维民 刘竹生柳百新 卢柯 卢强 * 雒建斌 闵桂荣 南策文 欧阳予 潘际銮 彭一刚 齐康 邱大洪 邱勇 任露泉 任新民申长雨 沈保根 沈志云 宋家树 宋玉泉 宋振骐 孙家栋 孙钧 唐叔贤 陶文铨 汪耕 王补宣 王崇愚 王大中王淀佐 王光谦 王立鼎 王希季 王锡凡 王曦 王自强 魏炳波 温诗铸 闻邦椿 吴承康 吴良镛 吴硕贤伍小平 谢光选 邢球痕 熊有伦 徐采栋 徐建中 徐性初 徐祖耀 许学彦 薛其坤 严陆光 杨叔子杨卫 杨槱 姚熹 叶恒强 叶培建 于起峰 余梦伦 俞鸿儒 翟婉明 张楚汉 张统一 张兴钤 张佑启 张泽 赵淳生 郑平郑时龄 郑哲敏 钟万勰周国治 周孝信 周尧和 周远 朱荻 朱静 朱森元 朱位秋 祝世宁 庄逢辰 邹世昌 邹志刚 何雅玲已故院士(共501人)鲍文奎 贝时璋 毕德显 秉志 蔡邦华 蔡昌年 蔡方荫 蔡金涛 蔡镏生 蔡翘 蔡诗东 蔡旭 曹本熹 曹建猷 曹天钦常迵 陈芳允 陈凤桐 陈冠荣 陈国达 陈华癸 陈焕镛 陈建功 陈鉴远 陈景润 陈梦熊 陈庆宣 陈荣悌 陈茹玉陈世骧 陈述彭 陈慰峰 陈文贵 陈希孺 陈新民 陈耀祖陈永龄 陈桢 陈中伟 陈宗基 承淡安 程纯枢 程民德程庆国 程孝刚 程裕淇 池际尚 褚应璜 慈云桂 崔尔杰 戴安邦 戴传曾 戴芳澜 戴念慈 戴松恩 党鸿辛 邓从豪邓稼先 邓景发 邓叔群 邓锡铭 丁大钊 丁舜年 丁颖 董申保 窦国仁 段学复 方俊 方心芳 方肇伦 冯纯伯 冯德培冯景兰 冯 康 冯兰洲 冯新德 冯泽芳 傅承义 傅鹰 高鸿 高济宇 高景德 高庆狮 高尚荫 高世扬 高为炳 高小霞高怡生 高由禧 高玉臣 高振衡 高振西 葛庭燧 龚祖同 谷超豪 谷德振 顾功叙 顾翼东 顾知微 关士聪 关肇直管惟炎 郭承基 郭可信 郭慕孙 郭文魁 郭燮贤 郭永怀 郭仲衡 郝水 郝诒纯 何炳林 何泽慧 何作霖 洪孟民侯德榜 侯德封 侯光炯 侯仁之 侯祥麟 侯学煜 侯虞钧 胡海昌 胡济民 胡经甫 胡宁 胡世华 华罗庚 黄葆同黄秉维 黄汲清 黄家驷 黄昆 黄量 黄鸣龙 黄润乾 黄劭显 黄胜年 黄纬禄 黄文熙 黄宪 黄耀曾 黄祯祥 黄子卿嵇汝运 纪育沣 贾福海 贾兰坡 江元生 江泽涵 姜圣阶 蒋丽金 蒋民华 蒋明谦 金建中 金善宝 金玉玕 靳树梁经福谦 柯召 乐森璕 雷天觉 黎尚豪 李博 李春昱 李方训 李国豪 李国平 李继侗 李竞雄 李钧 李连捷 李林李敏华 李强 李庆逵 李四光 李文采 李星学 李薰 李正武 李志坚 梁伯强 梁守槃 梁树权 梁思成 梁希 梁晓天梁植权 廖山涛 林秉南 林兰英 林巧稚 林镕 林尚安 林同骥 刘承钊 刘崇乐 刘东生 刘敦桢 刘高联 刘恢先刘瑞玉 刘思职 刘仙洲 柳大纲 娄成后 楼南泉 卢鹤绂 卢嘉锡 卢衍豪 卢肇钧 陆宝麟 陆学善 罗沛霖 罗宗洛吕保维 马大猷 马世骏 马文昭 马杏垣马在田 马祖光 毛汉礼 毛鹤年 茅以升 孟少农 孟宪民 孟昭英 苗永瑞母国光 穆恩之 钮经义 潘承洞 潘家铮 潘菽 庞雄飞 裴文中 彭桓武 蒲富恪 蒲蛰龙 钱保功 钱崇澍 钱临照钱令希 钱宁 钱人元 钱三强 钱伟长 钱学森 钱志道 钱钟韩 钦俊德 秦仁昌 秦馨菱 邱式邦 裘法祖 裘维蕃饶毓泰 任美锷 邵象华 沈鸿 沈其震 沈天慧 沈元 沈韫芬 沈珠江 盛金章 盛彤笙 施立明 施履吉 施汝为 施雅风石青云 石志仁 时钧 史绍熙 斯行健 宋大祥 宋叔和 苏步青 苏元复 孙大中 孙德和 孙殿卿 孙家钟 孙云铸孙钟秀 谈镐生 谈家桢 谭其骧 汤飞凡 汤佩松 唐敖庆 唐九华 唐稚松 唐仲璋 陶宝祺 陶亨咸 陶诗言 田奇隽童第周 童* 涂长望 涂光炽 涂治 屠守锷 汪德熙 汪德昭 汪胡桢 汪家鼎 汪菊潜 汪堃仁 汪闻韶 汪猷 王葆仁王承书 王大珩 王德宝 王伏雄 王淦昌 王恒升 王鸿祯 王家楫 王景唐 王克明 王仁 王善源 王湘浩 王序 王选王应睐 王钰 王曰伦 王之玺 王之卓王志均 王竹泉 王竹溪 魏荣爵 魏曦 翁文波 吴传钧 吴杭生 吴浩青 吴建屏吴阶平 吴全德 吴汝康 吴式枢 吴学蔺 吴学周 吴英恺吴有训 吴征铠 吴征镒 吴中伦 吴仲华 吴自良 伍献文武迟 武衡 席承藩 席泽宗 夏坚白 萧龙友 肖健 肖伦 谢家荣 谢少文 谢希德 谢义炳 邢其毅 熊毅 徐冠仁 徐光宪 徐国钧徐克勤 徐仁 徐士高 徐世浙 徐僖 徐晓白 徐芝纶 许宝騄 许根俊 许杰 严济慈 严恺 严志达 阎隆飞 阎逊 初阳含熙 杨澄中 杨弘远 杨嘉墀 杨简 杨立铭 杨起 杨石先 杨廷宝 杨惟义 杨钟健 杨遵仪 姚錱 业治铮 叶笃正叶桔泉叶连俊 叶培大 叶企孙 叶渚沛殷宏章 殷之文 尹赞勋 应崇福 于天仁 余瑞璜 俞大绂 俞德浚 俞建章虞宏正 袁翰青 袁见齐 岳希新 恽子强 曾呈奎 曾昭抡 张炳熹 张伯声 张大煜 张德庆 张恩虬 张光斗 张广学张景钺 张滂 张沛霖 张青莲 张维 张文佑 张文裕 张锡钧张香桐 张孝骞 张钰哲 张肇骞 张致一 张钟俊 张宗祜张宗燧 张作梅 章名涛 章申 章梓雄 赵承嘏 赵飞克 赵洪璋 赵金科 赵九章 赵仁恺 赵善欢 赵忠尧 赵宗燠郑国锠 郑万钧 郑作新 支秉彝 钟惠澜 周本濂 周干峙周惠久 周立三 周明镇 周培源 周仁 周廷冲 周廷儒周同庆 周维善 周锡元 周泽昭 周志宏 朱光亚 朱洪元 朱既明 朱壬葆 朱物华 朱洗 朱夏 朱亚杰 朱祖祥 诸福棠竺可桢 庄长恭庄逢甘 庄孝僡 庄育智 邹承鲁 邹冈 邹元爔 师昌绪
院士简介
赵鹏大赵鹏大,1931年生,辽宁清源人。1980年任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定量地层委员会表决委员,IAMG杂志《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leResources)》编委及IAMG杂志《计算机与地学(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通讯编委,《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编委会主任,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亚洲地区代表、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专门委员。赵鹏大院士建立了中国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开创了“矿床统计预测”新学科,提出了“地质异常”、“地质体数学特征”、“三联式”定量成矿预测、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新概念、新 及研究方法,并在这些学科的发展前沿上培养了100余名博士生和数十名硕士生。他主持完成的“宁芜地区铁铜矿床统计预测”,作为“宁芜盆地铁铜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组成部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20万图幅矿产资源总量预测方法研究”、“新疆喀拉通克成矿带铜镍金资源量预测研究”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地质勘探中的统计分析”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矿产统计预测》获地质矿产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以他为首的科研集体近年应用地质异常理论和矿产统计预测方法,在新疆北山地区发现铜镍硫化物远景成矿带2条,在东准噶尔发现金矿带1条。1992年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章,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人。殷鸿福殷鸿福,1935年生,浙江舟山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教授,博士导师。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煤田地质专业,1961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层古生物学专业。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委地质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地质矿产部古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以及《古生物学报》、《地质科学译丛》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古生物学分册)》副主编。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纪分会委员、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委员会主席、国际地质对比规划359项主席。已发表专著13种,论文74篇,其中外文论著21篇(种)。由他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多项奖励,其中,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此外,获“武汉科技新秀”称号,中国古生物学会首届尹赞勋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殷鸿福教授就在贵州开始从事三叠纪地层学和古生物双壳类和腹足类化石的研究,并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建立了贵州省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了原定为中三叠世拉丁期雷口坡(巴东)组时代为安尼期,并把嘉陵江组的时代定为早三叠世。该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继在《中国科学》、《地质学报》等刊物上连续刊载,迄今仍作为该地区重要的地层古生物文献被广泛引用。此后,他以此为基点逐步形成了古生物学与地质学紧密结合的生物地质学研究体系,在门类古生物学(双壳类、腹足类)、理论古生物学、生物古地理学、古生态学、生态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生物成矿学及历史构造学等研究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於崇文於崇文,1924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0年至今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历任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高级顾问,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顾问,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顾问,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委员、顾问、元素地球化学与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生潜心于地学基础理论研究,长期致力于将基础自然科学和非线性科学及复杂性理论与地球科学相结合,先后开辟和发展了5个创新的学术领域——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多元分析、区域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动力学、地质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成矿系统的复杂性,促进了地球科学从唯象科学向精确科学跨越。筹建了地球化学与地球化学探矿专业,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於崇文是地质科学学科发展与建设的一个勤奋探索者和开拓者,他为祖国的地质找矿、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张本仁张本仁,1929年生,安徽怀远人。1983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家。195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毕业,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地球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地质矿产部壳幔体系组成、物质交换及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地质矿产部“地球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现任中国岩石圈委员会委员。在“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他主持完成的国家和部委系统重大攻关、重要基础和基金项目共10余项,获得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以他为首出版了《豫西卢氏-灵宝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陕西柞水-山阳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和《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等专著4部,主编《地球化学论文集》3部,主编《地球化学》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他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25名,硕士生21名,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于1989年被授予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翟裕生翟裕生,1930年生,河北文安人,著名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1952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地质学院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武汉地质学院教授、副院长,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教育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矿田构造组主席。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在矿田构造、金属成矿和区域成矿等领域有系统创新成果。他较早开展矿田构造研究,提出成矿接触带构造体系和多种矿床的构造矿化模式,主笔中国第一部矿田构造学专著,率先讲授矿田构造学课程。再造了河北大庙斜长岩和铁矿的成岩成矿过程,共同阐明鄂东富铁矿床成因并发现新的铁矿类型。深入解剖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铁矿特征,共同建立了宁芜玢岩铁矿模式。他将系统论和历史观引入矿床研究,以成矿物质的源—运—储—变—保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为核心,创立了成矿系统及演化论,著有《成矿系统论》,推动了矿床学进步。提出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三结合的研究理念,引领了当代矿床学的发展方向。在长期研究长江中下游等成矿区带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成矿学的学科框架,出版的确中国首部《区域成矿学》和《区域成矿研究法》,全面指导了中国的区域成矿研究并有多处找矿发现。李曙光李曙光,地球化学家,1941年出生于陕西咸阳,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访问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化学家S.R.Hart教授,系统研习了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回国后在中国科技大学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痕量元素地球化学教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1994~2019年曾4次赴德国马普化学所宇宙化学研究室和地球化学研究室,1次赴香港大学地质系做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2019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副主任。2019年9月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工作,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曙光早年曾从事富铁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寻找富铁矿曾是中国当时(1976~1980年)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李曙光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鞍(山)-本(溪)队黑富矿研究组长。弓长岭矿床是中国最大的富磁铁矿床,矿山急需要在该区寻找深部矿体扩大储量。李曙光应用“趋势面分析”多元统计方法成功预测出鞍本弓长岭矿床的深部富矿体,并被钻探验证成功,在预定深度打到厚层富矿。此外,李曙光等应用C同位素证明弓长岭富磁铁矿石中的石墨为菱铁矿变质分解成因,据此提出该富铁矿床成因的新模型。由于该工作为查明黑富矿成因及扩大富矿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获得1978年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和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二等奖。刘光鼎刘光鼎,1929年生,山东蓬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中国著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他长期领导中国沿海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完成“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主编《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 图》(1∶200万)及专著《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运用岩石圈板块大地构造理论,分析中国海地球物理场、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指导油气勘探。作为中国第一个讲授地震勘探和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学者,他积极倡导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推动油储地球物理与浅层地球物理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近年来,在总结中国大地构造宏观格架的基础上,提出前新生代具有海相残留盆地,为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金振民金振民,1941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振民院士是中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上地幔动力学、岩石流变学和高温高压实验学研究,并取得突出学术成就。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玄武岩浆过程是板块运动和地壳增生动力学主因之一,他发现上地幔动态部分熔融产生的初始玄武质熔体(3%~5%)在应力驱动下大量沿橄榄石矿物颗粒边界呈熔体薄膜(melt film)形成分布,这种分布引起矿物边界湿润, 力减弱,加速物质扩散和流动。这一发现对阐明上地幔低速高导层(软流层)成因和大陆造山带物质不均匀流动具有广泛的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Nature(《自然》)杂志(1994),并获该杂志的封面。他新建立了超高压榴辉岩流变本构方程,为揭示大陆碰撞造山带深俯冲榴辉岩质岩石圈板块断开(或拆沉)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了解天然榴辉岩塑性变形和研究上地幔岩石圈拆沉作用有直接的重要意义。他通过对中国东部11个地区地幔橄榄岩位错显微构造研究,提出了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橄榄石位错稳态亚颗粒是估算上地幔流变应力的最佳显微构造参数。他和合作者在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岩石和中国大陆科学钻孔岩心系统物性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高密度榴辉岩与低密度片麻岩 高反射系数是引起地震强反射体的主因,不同尺度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和透入性应变面理组构是增强地震波各向异性的反射载体。他还成功地模拟了铬铁矿形成的机理,证实地幔岩中铬透辉石和铬尖晶石通过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析出铬元素,并富集呈工业品级的铬铁矿石。莫宣学莫宣学,1938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并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1986~1990年任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1990年至今,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1993~2000年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在学术机构任职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七、十届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1996~2019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1996年)。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学会地球内部化学与火山学委员会副主任(2000年至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7~2019年)、《高校地质学报》副主编(1995年至今)、《岩石学报》副主编(1999~2019年)及编委(2019年至今)、Himalaya Geology编委(1999年至今)、IGCP430 Steering Committee Executive Mer。高山高山,地球化学家。1962年6月生于青海西宁,籍贯云南省石屏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的研究,以中国东部为研究基地,结合全球对比,在大陆地壳结构和组成、壳幔交换作用以及微区分析研究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系统创新成果。首次获得了中国东部地壳63种元素的丰度值,揭示了中国东部下地壳独特的双层结构和中性的总体成分,明显不同于全球单层基性下地壳模型。发现与提出下地壳拆沉再循环这一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证据。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演化的时空不均一性。他的研究团队开拓了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分析新方法并取得国际公认的成果和高水平数据。曾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以上就是好上学整理的莫宣学的科研报告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上学。
标签:莫宣学的科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