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张雪峰谈中国传媒大学)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8-11
中国传媒大学:公办、语言类、211、双一流、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位于北京的中国传媒大学,有着新闻传播领域黄埔军校的美誉。2004年8月,原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由学院级别的高校,一举跃升为国字头的中国传媒大学,被很多人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改名最成功的高校。
2021年底,学校发布了它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也好给2022年的考生和家长,一个参考。
第一部分: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一、毕业生规模
学校 2021 届毕业生共 4233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2255人,硕士毕业生 1673 人,博士毕业生 138 人;高职毕业生167 人。
需要强调的有两点:1、它有高职毕业生167人,这个应该是最后一届高职学生了。
2、从性别比例上看,学校严重的“阴盛阳衰”。当然,和同在北京的中华女子学院相比,差距明显。
二、生源地结构
学校2021届毕业生,生源覆盖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排名前三 位的为:山东省 411 名(占 9.71%),北京市 402 名(占 9.50%),河北省 314 名(占 7.42%)
想提醒的一点是,中国传媒大学每年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很少,个人认为,性价比一般。
第二部分: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一、毕业去向落实率
截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中国传媒大学 2021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5.00%。
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为 85.72%,硕士毕业生为 83.92%,博士毕业生为 79.71%。
说实在话,学历越高,毕业去向落实率越低,这在已经公布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高校中,截止目前是唯一的一所。
2021 届毕业生中,男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7.52%,女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83.67%,总的来说,男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好于女生,但女生的升学比例高于男生。
二、分院系毕业去向落实率
很多家长和考生,比较关注学校具体的院系、专业的去向落实情况。这里我们列出学校分学院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列出,供参考。
其实从这个表格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的院系,差异非常大!这个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专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直接就业情况,截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 2021届毕业生中直接工作人数为 2699 人(不含 国内升学和出国、出境深造),其中本科 1109 人,研究生 1461 人,高职 129 人。
从就业区域上看,2021 届毕业生,主要在北京(57.04%)就业,其次主 要流向东部地区(24.55%)。
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北、上、深、杭州、广州列前五位。
二、就业单位性质、行业分布
各类企业单位是学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占毕业生就业单位的 58.17%。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呈现多元化,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1.79%),信息传输、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2.68%),教育业(16.87%)是毕业生流向人数最多的前三个行业。
三、重点用人单位:
很多考生和家长,总是特别关注学校的重点用人单位的情况,学校2021届毕业生,接收人数前三位的用人单位分别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新华通讯社。
需要强调的是,中传媒毕业生,就业企业也比较多元。
第四部分:升学情况
中国传媒大学 2021届毕业生,升学人数共计 89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21.24%。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升学人数为 824 人,其中,国内升学 551 人,出国、出境深造273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校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深造)率为824÷2255×100%=36.54%。
说实在话,这个比例,尽管说起来也挺不错的。但是,对于大名鼎鼎的中国传媒大学来说,并不是很高。
第五部分:自由职业情况
2021 年,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共有 980人,选择自由职业。
而我们知道,它一共有2699 人选择直接就业,也就是说,在“就业”的学生中,有高达36%的学生,选择的是自由职业。
不得不说,毕业生中,选择自由职业的人数占比较高,是艺术类高校的普遍现象。如果是和中戏、北影、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相比的话,中国传媒大学,还算是比较低的。
总结一下
如果说,整体85%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属于中规中矩的话,那么,中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它的“一高一低”:选择自由职业的毕业生,占比较高;本科毕业生,升学率相对较低。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理性探讨。
最后,祝福202年的每一位考生,都能够考入心仪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