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第一生命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3-09-11
今天,好上学小编为大家带了为什么说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第一生命,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 样
为什么说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第一生命
从新闻的本源,新闻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来看的,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说的很系统
李良荣的人物介绍
浙江镇海人。196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在江西吉安地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0年。1979年9月再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迄今。 1987年副教授,1993年任教授,1994年博士生导师,指导方向为新闻学理论。 李良荣教授曾担任新闻学院副院长(1987年枣1993年),主管教学工作,现在兼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杭州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教授。李良荣教授致力于新闻学、宣传学、传播学的研究,尤以新闻理论见长。他写出建国后国内第一本《新闻学概论》(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成为当时国家教委的指导教材,被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新闻专业选为教材;5年内再版10余次。他写出国内第一部《宣传学导论》(198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成为全国许多宣传干部的案头书;他写的《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不但在大陆,而且在港台地区广为流传。近年来他又致力于西方新闻媒体的研究,出版了《西方新闻事业概论》(199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成为全国新闻学研究生的教材。在他的著作,论文中,李良荣教授提出了一 新观点,其中新闻产生于事物的变动,新闻事业产生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新闻选择四项标准,新闻工作三大基本规律,被新闻界普遍认可。 李良荣在学术研究中的主要精力是探索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闻改革,在80年代,他当先把信息概念引入新闻工作;在90年代,他提出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在新闻界都产生重大 ,成为新闻界的行语。此外,李良荣教授自1994年起,一直担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编写的每年一本的《中国发展报告》的主笔,他写的结论部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李良荣的人物生平
后在福建驻军张贞部任职.1931年任第四十九师营长。1932年入陆军步兵学校第一期受训。结业后担任第三十六师补充团团长、第106旅旅长。率部参加了对江西中央红军的第四、五次“围剿”及镇压“福建人民*”。同年底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学校。1938年历任第二十七军第四十六师副师长、师长,率部参加了兰封会战,因作战不力被免去师长之职,调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参谋。1939年任军政部第十三补训处处长。1941年后任第一纵队司令、陆军第八十师师长兼福州警备司令。1945年任第二十八军军长。1946年任整编第二十八师师长,同年11月16日任少将。1947年任第一兵团第二纵队司令,曾率部进攻山东解放区。后任整编第二十三军军长、第九绥靖区司令官。1948年任陆军总司令部第一训练处处长、第二遍练司令部司令、福建省*委员兼主席。1948年9月22日任中将。1949年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官兼厦门警备司令。后退守金门岛,任金门防卫司令官,率部取的古宁头大捷。去台湾后,仍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曾当选台湾省第三届临时议会议员、第一届台湾省议员、“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57年后侨居马来西亚。并曾任大石水泥公司常务理事兼总经理。1967年6月2日因车祸在马来西亚逝世。
西方新闻事业概论李良荣第三版和第二版差别大吗
西方新闻事业概论李良荣第三版和第二版差别不是很大,第三版是对旧版一些烦琐内容的删减以及稍许名词解释的扩充,内容上两个版本基本上大致相同,不会影响你复习的。
李良荣的人物生平
1946年1月,李良荣出生在柴桥东山门(时属镇海县,今属北仑区)。他的父亲十多岁就去了上海,一直在上海工作,开始在一爿毛线店铺当学徒,后来在怡和洋行里做会计,回乡结婚后常常往返于沪甬两地之间。母亲不识字,却贤惠精干,能把家里进进出出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良荣看见课本扉页上有一幅题为《东山少年》的彩色插图,画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扛着队旗在山顶上俯看山下自己的家乡,忍不住萌发了登高远眺的念头。于是,他在一个晴朗的秋日也爬上了他家附近的一座山———南山。站在山顶上,10岁的李良荣看到了一幅令他难以忘怀的明丽图景:青葱秀美的山峦,淙淙奔流的溪水;田野间阡陌纵横、稻谷飘香,村庄里屋舍俨然,炊烟袅袅。1951年至1957年,李良荣在山门小学完成了六年的小学课程。他的班主任名叫张平,对他特别好。李良荣很崇拜张老师,敬重他认真负责的品性,也模仿他好看的字体。暑假里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去找住在学校里的张老师借各种各样的书来看。比如《水浒》就是那个时候看的。张老师收藏的原版《水浒》,末几页已经被老鼠啮坏,但李良荣照样读得有滋有味。以后李良荣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应该说和当年广泛阅读打下的基础很有关系。学校里,李良荣是老师、同学眼中聪明的好学生;在家里,他也是懂事明理的好孩子。虽说由于父亲在上海工作,家里的条件比普通农家要好一些,但李良荣毫无娇气。家中六个兄弟姐妹,排行老二的李良荣承担了砍柴的任务。他的手上还看得出有不少细小的伤疤,这些都是童年砍柴时山上的野草荆棘留给他的印记。1999年,李良荣在阔别家乡41年后重回柴桥:山还是原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水,村庄里依然有辛勤劳作的人们……虽然家门口那条童年时觉得宽阔的河现在看来显得那么小,虽然讲着熟悉乡音的年轻人他已几乎都不认识,但他仍然感到别样的亲切。唯独南山下的老榆树,却怎么找也找不到,一打听,才知道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被砍掉了。小学毕业那年,他得到了山门小学唯一的保送名额,到柴桥中学去读初中。1958年春,也就是在柴桥中学读了一个学期以后,李良荣跟随全家迁到上海。大学:就考最难的李良荣生性好强,喜欢冒险,喜欢做一些别人看起来很难做到的事情。他当初与复旦新闻系结缘,完全和自己的这种性格有关。高中毕业的时候,他其实连“新闻”是怎么一回事都还不明白,更不用说对新闻学抱有什么热情或憧憬,但听到人们都说复旦大学的新闻系最难考时,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就上来了———那就考最难考的好了!没想到,还真让他考上了。由于历史原因,在复旦读本科的五年里,李良荣和其他同学一样,有两年时间在搞“文化大革命”,一年半搞“四清”,花在专业学习上的时间极其有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连新闻学的门都没迈进过”。1968年毕业分配到江西吉安地委宣传部工作后,他才算真正接触到新闻报道,并开始对新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江西工作十年以后再考复旦新闻系的研究生,对李良荣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别的困难还好对付,最要命的是要考英语,而李良荣高中、本科都是学俄语的,英语连ABC都不认识,一点基础也没有。但是既然下了决心要考,他又较上劲了———自学英语,从字母开始!他开始没日没夜地艰苦学习。*不到参考书,他就苦读手头仅有的两本教材和一本《英汉词典》;找不到老师,他就用自编的方法记诵单词。走到哪里,英语单词就背到哪里,甚至开会的时候也拿出单词来看。那段时间他正在江西农村搞“农业学大寨”,没有电灯,只好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书。夜里书看得久了,煤油灯的烟灰就吸进鼻子里去,夜里迷迷糊糊睡了不知道,早晨起来却发现两个鼻孔变得墨黑。这个没有上过一节英语课、没有听过一句正规英语发音的年轻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硬是攻克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难关,回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复旦课堂。这一年,李良荣32岁。李良荣学英语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1979年秋,在研究生一年级的第一堂英语课上,他的老师张增其教授 是想了解一下这些新生的英语程度,要求每位学生依次站起来朗读一段文章。大部分同学都很流利地读了,李良荣的心却忐忑起来———虽然自己通过了英语考试,但自学的时候全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自创的“土法”拼读单词的,正儿八经的朗读他哪会啊!一面想着,一面在教室里如坐针毡,别人读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很快,轮到李良荣读了。李良荣才读了一句,下面已经有同学笑出了声,等他把一段读完,全班的学生全笑得前仰后合。李良荣知道自己的英语基础仍然薄弱,接下来的学习自然不敢松懈,终于在研一结束时的英语 考试中取得了82分的不错成绩。后来毕业留校,他和张增其教授成了同事,关系非常好。治学:富有独创性 李良荣是复旦新闻学院资格最老的教师。从教年间,他有不少出国或者去媒体发展的机会,但最后都放弃了。他说他还是愿意做老师。他把这种开心,概括为“知”的快乐。他的学生中,有的还是年轻的本科生,有的已是报社主编、 台台长等媒体中坚,还有的和他一样成了大学教授。师生之间的交流,常常可以形成“谈笑有鸿儒”的场面,李良荣特别享受这种互动所带来的乐趣。李良荣讲课的习惯是不带课本不带讲义,只要一杯水,就可以妙语连珠循循善诱。他刚留校那一阵,李良荣也挺困惑:到底 上课学生才会爱听?有一回,他听到广播里刘兰芳说的评书,一下子就深深震撼了。那评书的起承转合,布局得多么精当!那情节的跌宕起伏,处理得多么巧妙!每每讲到关键处,听众的心弦总能被说书人的语调紧紧扣住。李良荣突然悟到,如果能把课上成评书那样精彩,学生一定会喜欢!于是,他在课堂上借鉴刘兰芳说评书的优点,注意把握讲课的节奏,并不急于灌输知识,而是用大量的生动实例和恰如其分的幽默来启迪学生思考。这样,他连续多年被新闻学院的本科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从事理论研究多年,李良荣先后出版了《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西方新闻事业概要》等9本著作。其中《新闻学概论》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2019年3月以来,二版15次共发行12万册,被全国百余家大专院校采用,是采用面最广的一本新闻学教材。他还担任全国第一套完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的总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传媒大视野”丛书的总主编(复旦大学出版),以及“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编委会主任(新华出版
请问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2019年版和2019年版的有什么区别
1补强了有关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内容 2改写了媒体管理个和经营的内容 3在7 13 16章增加了一些观点 4更新了一些案例 总的说来 几乎没什么变化 变的全是非重点
请问南师大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哪一个比较好考一些啊难度小一些谢
新闻学对史学要求比较高,传播学是分方向的。
《新闻学导论》 李良荣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当然是*新版的啊 学校会考旧教材,新闻学概论是最早的那版。新闻学理论都是与时俱进的。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跟新闻学导论有什么区别
导论是一个前奏,是介绍性的,概论是大概的讲述下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内容应该不是完全一样的,可能有知识点的重复!
首先从百度网上输入“超星读书网”,进入超星读书网后,在搜索栏输入“新闻概论”一定会找到这本书,你也可以下载这本书。(^_^)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学研究生怎么样
说实话,中科大的新闻系不怎么样,因为它是理科见长,可以与清华一拼高下。中科大的新闻系隶属于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招的研究生人数也比较少。09年招了4人,10年拟招5人,包括一个推免生。历年也就4人这样。认可度嘛,实在不好说,因为他在合肥,科大的名气响。在合肥发展还是不错的。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传播学 ④852新闻业务综合 。参考书目:传播学《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19沃纳赛?佛林等著郭镇之等译《大众传播理论》斯坦利?巴兰等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Jane Stokes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 852新闻业务综合《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伯铨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不过你12年才考研,时间充足的很,完全有能力报个更好的学校啊。
厦门大学研究生考研 新闻专业怎么样
非常专业。厦大新闻考两门专业课咯:理论和实务。新闻与传播理论考试参考书目:1、《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第一版; 2、《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版,2019年1月第三版;3、《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方汉奇主编 ,人大版,2019年6月第一版;4、《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第一版。新闻与传播实务考试参考书目:1、《广告学概论》,陈培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版; 2、《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版;3、《广告心理学》,黄合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4、《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人大版,2019年12月第一版;5、《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9年3月版。
新闻学还行,不过厦大最厉害的是传播,传播学和新闻学同属新闻传播学院,考试科目一样,厦大新闻今年大约招了35个人,10个专硕,剩下的是学术性研究生,每年大约都会报考300人左右。
以上就是好上学整理的为什么说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第一生命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