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特技工学校怎么样(济南新特技工学校有什么专业)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2-08-08
济南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记者 王洪靓)记者从济南市规划局获知,日前《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28日该规划首次正式发布,其中明确了济南未来的城市规划、发展定位等重要信息。未来的济南究竟什么样?咱们先从规划中看个究竟。
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1、市域:济南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济阳县、商河县和平阴县,面积8177平方公里。
2、中心城:东至东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以东(归德镇界),南至南部双尖山、兴隆山一带山体及济莱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1022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即济南市区,包括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和长清区的全部,面积3257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目标
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
发展战略
实施“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积极引导城市布局沿东西两翼展开,严格控制城市向南部山区蔓延,适时跨越黄河向北部发展,优化旧城区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性质
山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
加强和完善的城市职能: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全国重要交通枢纽。
培育和凸显的城市职能: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聚集区,区域性物流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人口规模
规划2020年中心城城市人口规模430万人。
用地规模
规划2020年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1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95平方米。
城市开发边界
2020年,城市开发建设的集中区域(中心城)边界范围1022平方公里;其他县(市)、镇(乡)开发边界按照上位规划要求,在各自总体规划中划定。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协调发展
1、加强区域协作,构建以省会济南为中心,与周边淄博、莱芜、泰安、聊城、德州、滨州6个城市共同组成的省会城市群,建设完善以济阳、商河、平阴、章丘、莱芜市区、齐河、禹城、临邑、肥城、邹平、泰安市泰山区和岱岳区等周边区域为主的“紧密圈层”,以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滨州5市市区为节点的“辐射圈层”,加强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2、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产业衔接,整合旅游资源,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协同力度,推进经济、生态、旅游等功能的互补发展,构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要素互补、产业互动的良性机制,加快区域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商贸物流等一体化进程,促进以济南为中心的7个城市的统筹协调发展。
市域生态功能区划
全市划分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中心城城市建设区、山前平原农业区、黄河沿岸湿地保育区、北部平原农林区5个生态功能区。
1、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区:通过退耕还林、荒山绿化、小流域治理、矿山开采区恢复治理、水资源调控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资源涵养能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通过生态农业、生态小城镇、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2、中心城城市建设区:加强对泉水的保护,彰显济南特有的泉城特色景观风貌;通过绿色隔离区、生态廊道和绿地斑块建设,形成美观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3、山前平原农业区:加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小城镇建设,提高对中心城的支撑能力。
4、黄河沿岸湿地保育区:以黄河大堤标准化堤防建设为基础,以黄河自然景观和现有的湿地、林木、草滩、沙滩为依托,加强生态林和湿地保育等生态保护与建设,保证区域生态安全。
5、北部平原农林区:发展生态农林牧渔业,建设农林生态产业链,建设农副产品供给区。
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2020年,全市总人口840万人左右,其中城镇总人口67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
市域城镇体系
1、市域空间结构
构筑“一心、三轴、十六群”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心:济南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市域城镇体系的中心,带动山东省中西部发展崛起的区域中心。
三轴:三条城镇聚合轴。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与产业空间布局相适应,向东、向西、向北形成沿济青、济郑和济盐产业聚集带的三条城镇聚合轴,提高空间集聚性,带动周围城镇发展。
十六群:十六个城镇组群。促进组群城镇统筹发展,增强集合竞争力,以地域邻近、资源相似、产业相近为依据,组建城镇组群。规划形成十六个城镇组群,每一组群以中心镇或次中心城市为中心,带动组群内其他城镇共同发展。
2、市域城镇体系
市域城镇等级分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包括:1座中心城市(济南中心城)、4座次中心城市,16座中心镇、30座一般镇。
市域城镇规模分为六级,包括:1座300—500万人一级城镇、1座50—100万人二级城镇、1座20—50万人三级城镇、2座10—20万人四级城镇、16座3—10万人五级城镇、30座1万人左右的六级城镇。
市域城镇职能分为五类,包括:4座综合发展型城镇,16座工矿业型城镇,13座农副产品加工型城镇,6座旅游开发型城镇,7座市场带动型城镇。
3、重点城镇发展
(1)章丘城区
位于济青产业聚集带,发展重型汽车、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商务金融、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功能,形成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和泉水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2020年,城镇人口规模约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7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以向西发展为主。
(2)济阳县城
位于济盐产业聚集带,发展能源、机械、化工工业,形成以工业为主导功能、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城市。
2020年,城镇人口规模约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4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以向西、向南发展为主。
(3)平阴县城
位于济郑产业聚集带,著名的“玫瑰之乡”,发展为济南工业生产配套服务的加工制造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绿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旅游及商贸物流等功能,形成现代化山水生态城市。
2020年,城镇人口规模约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23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以向西南、向东发展为主。
(4)商河县城
位于济盐产业聚集带,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轻工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利用温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度假休闲、会议商务等功能,形成现代化新型城市。
2020年,城镇人口规模约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23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以向南、向东发展为主。
(5)市区市镇
将归德、仲宫、遥墙、桑梓店等13个市镇划分为南部山区西部、南部山区东部、空港、黄河北四个市镇组群。按照城市建设标准,统筹安排市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市区市镇人口规模控制在5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60平方公里以内。
南部山区西部市镇组群包括归德、孝里、五峰山、马山、张夏、万德6个市镇,2020年,市镇人口约17万人,建设用地约20平方公里;南部山区东部市镇组群包括仲宫、柳埠、西营3个市镇,2020年,市镇人口约12万人,建设用地约13平方公里;空港市镇组群包括遥墙、唐王2个市镇, 2020年,市镇人口约15万人,建设用地约20平方公里;黄河北市镇组群包括桑梓店、大桥2个市镇,2020年,市镇人口约6万人,建设用地约7平方公里。
整体山水格局保护
结合济南自然山水特色,构筑市域“南山、北水、山水融城”整体山水格局。
南山:依托南部山区自然山体、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形成洪范池、方峪、榆山、灵岩寺、摩崖造像、云台寺六个文化遗产聚集区。
北水:依托黄河、小清河及主要支流玉符河、绣江河,串联形成小清河、玉符河、绣江河三条文化遗产廊道,诠释黄河厚重文化,传承济南历史文化,突出城市风貌格局。
山水融城:加强中心城内的古城区、商埠区、四大泉群、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融合南部自然山体及河流水系等自然山水要素,塑造市域“山水融城”特色格局。
市域产业布局
规划形成主城区产业聚集区和沿交通走廊向东、向西、向北的三条产业聚集带。
1、主城区产业聚集区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产业。逐步弱化工业生产功能,适度发展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等新型工业。
2、东部产业聚集带
沿经十东路、济青公路等交通走廊,形成贯穿东部、连接中心城和章丘、辐射带动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走廊。重点发展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电子信息、交通装备、食品药品等产业集群,形成孙村工业区、枣园—龙山工业园、圣井工业园、明水经济开发区4个产业园区,打造山东省济青产业带西部制造业基地。
3、西部产业聚集带
沿济郑公路(国道220线)形成贯穿西部、连接中心城和平阴、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走廊。打造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形成济南经济开发区、万德企业示范园、平阴工业园3个产业园区,建成机械装备、旅游产品制造基地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4、北部产业聚集带
自中心城跨黄河向北,沿国道220线、济盐公路(省道248线)形成贯穿北部,连接中心城和济阳、商河,辐射带动北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走廊。着力打造精细化工、煤电化工、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形成济北民营经济园、商河经济开发区2个产业园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重化工业基地。
5、市域农业布局
构建南部山区生态农业区、沿黄特色农业区及黄河北高效农业区的区域布局。南部山区生态农业区着力发展生态和观光旅游农业,大力发展林果生产,加快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建设,形成绿色产业体系;沿黄特色农业区围绕黄河滨河生态旅游带建设,以都市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为发展方向,开发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黄河北高效农业区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农业名优新特品种。
中心城发展方向和空间结构
中心城建设用地集中在北部黄河和南部山区之间的适宜建设区域,在现状城区用地的基础上,主要向东、西两翼拓展。规划范围向东扩展至市区边界,向西南扩展至长清城区。中心城规划范围由上版总体规划的526平方公里扩大到1022平方公里。
中心城空间结构为“一城两区”。“一城”为主城区,“两区”为西部城区和东部城区,以经十路为城市发展轴向东西两翼拓展。主城区为玉符河以东、绕城高速公路东环线以西、黄河与南部山体之间地区;西部城区为玉符河以西地区;东部城区为绕城高速公路东环线以东地区。主城区与西部城区、东部城区之间以生态绿地相隔离。
功能布局
1、主城区
由腊山、党家、旧城、燕山、王舍人、贤文六个片区组成。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310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90平方公里。优化用地结构,强化政治、文化、经济、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发展会展、体育、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建设腊山、燕山两个新区,疏解旧城的中心功能;加快王舍人、贤文两个片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旧城片区。包括二环路以内及二环南路以南部分地区。在加强古城区和商埠区保护的同时,完善提升商业、服务业中心功能,发展商业、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加快小清河沿线地区建设,提升景观环境质量。继承和保护以千佛山、大明湖、四大泉群和古城区、商埠区、黄河为主体的城市风貌特色。文东科教区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集中的优势,完善科研教育中心功能。其它地区以发展居住为主。
(2)腊山新区。位于二环西路以西、京福高速公路两侧,形成以济南西客站为依托,以文化会展、商业商务等公共服务功能为主导的现代化新区。在日照路和兴福路之间建设新区核心区,布局商业商务、文化会展等用地;京福高速公路以西地区布局物流、科研等用地,完善生活居住配套服务;沿小清河南侧和腊山周边,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布局生活居住用地。
(3)党家片区。位于主城区西南部,调整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居住配套。
(4)燕山新区。位于二环东路以东、大辛河以西,形成以金融商务、文化博览、公共服务、体育休闲为主导功能的现代化新区。经十路两侧形成以商业商务、金融服务、行政办公、体育休闲、文化博览等为主导功能的综合性公共中心,建设城市中央商务区;沿旅游路两侧布局居住用地;沿花园东路和工业北路两侧主要布局生活居住、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用地。
(5)王舍人片区。位于主城区东北部,形成以济南新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活居住为主导功能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建设济南新东站核心区,布局商业、商务、商住等用地;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控制传统冶金工业生产用地规模,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搬迁。
(6)贤文片区。位于主城区东南部,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外包业,强化商业商务、科研教育功能,完善生活居住、配套服务功能。控制传统石化工业用地规模,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搬迁。
2、西部城区
西部城区由文昌、平安、崮山三个片区组成。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50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50平方公里。西部城区以发展高等教育、科技研发、休闲博览、生活居住为主,形成现代化新城区。
(1)文昌片区。位于西部城区西部,以长清老城区为基础,加强配套公共服务和居住设施建设,形成综合性片区。
(2)平安片区。位于西部城区北部,重点发展济南经济开发区,布局相关配套设施及生活居住用地。
(3)崮山片区。位于西部城区东南部,重点安排高等教育、科研机构,配套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沿长清大道两侧建设西部城区公共服务中心;在大学科技园区内,建设休闲博览中心,形成区域绿色生态核心;在大学科技园区南部规划建设创新谷。
3、东部城区
东部城区由郭店、孙村、彩石三个片区组成。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70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0平方公里。东部城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加工业、生活居住、公共服务为主,形成现代化新城区。
(1)郭店片区。位于胶济铁路以北,重点发展机械装备、环保新材料和现代物流等产业。
(2)孙村片区。位于绕城高速公路东环线以东、胶济铁路和经十东路之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交通装备、食品药品等产业。在唐冶建设东部城区公共服务中心。
(3)彩石片区。位于经十东路以南,西部以综合保税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东部以科教、居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