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三点一定要做到!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3-07-31
好上学小编推荐:
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力 保障小学生阅读
亲子阅读: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我国阅读指数公布 人均每天读书20.38分钟
阅读是一个人的私事,是一件没有标准答案的事。每个人对阅读都能总结出千差万别的心得感受来。我仅结合自身的阅读实际,谈谈我所理解的阅读当中的三对关系。
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文字载体是有限的,而人的思想是无限的。作者的好恶、价值观和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想法,是不能全部落在文字上的。另一方面,读者和作者的背景、境况、时代不同,双方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作者认为是常识的内容,在读者看来是需要论证的问题;读者想当然认为是对的东西,作者可能是排斥的。因此种种,我们看到的文字除了字面意思外,通常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隐藏着众多的信息。后者就是“文字背后的内容”。
阅读习惯养成初期,读者对文字背后的内容一知半解,甚至茫然无知,就会遭遇种种困难。读者会觉得作者的文字苍白、内容单薄,汲取不了太多的养分。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把书读厚”。从寥寥几笔的文字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内涵;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描述中,抓取作者隐藏着的深意。
刚开始把书读厚,感觉比较吃力。越往下读,会觉得越轻松。因为我们在精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归纳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比如,我们读历史的时候,看到一名新科进士入选了翰林院,另一名新科进士去地方上当知县,就知道前者考试成绩很好,后者成绩一般。当我们发现官员遇到父母丧事而没有丁忧,就会判断不是有紧急工作就是有掌权者关照他。越来越多的知识规律会帮助我们把同类型的图书越读越薄,越读越快。厚是薄的基础,薄是厚的成果。不要在把书读厚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就囫囵吞枣,更不能中途而废。
*阅读和纸质阅读,孰优孰劣?
现在有反对将*阅读当作阅读的声音。大家觉得,*阅读算不算阅读呢?
我觉得,阅读的本质是通过文字来获取信息、锻炼思维。*阅读符合这样的定义,它和纸质阅读的区别主要是文字载体和传播途径的不同,并没有动摇阅读的本质。因此,*阅读可以说是新媒体时代新型的阅读方式,是适应了现代生活节奏的客观产物。我们讨论*阅读,更应该关注的是它所代表的“短阅读”和传统纸书“长阅读”之间的关系。
首先,“短阅读”和“长阅读”哪个更好?两者各有利弊。短阅读便捷,长阅读便于深入。对于一些内容浅显,或需紧急处理的文字,完全适用于短阅读。短阅读还提供了互动交流功能。比如,现在的一些*阅读APP,可以连接我们和社交朋友,将我们的读书选择、阅读进度、笔记分享给朋友,一起讨论交流。每天还有阅读排行榜,看谁读书的时间最长,我们在相互点赞的同时无形中也在相互督促。短阅读最大的缺点,也许在于它同时也是一种“浅阅读”。电子文本的定位还不能做到像纸质书那般快速、精准。而我们在读纸书时,随时可以把重要内容折起来、画出来,或者在旁边加大段的批注;下回寻找的时候,迅速定位,之前的疑问也好、思考也好,一目了然。这是电子文本目前还不能做到的。
其次,什么时候适合“短阅读”,什么时候适合“长阅读”?我常常担心自己,随着对*的依赖越来越深,短阅读的习惯越来越深,我会不会离不开*了,进而丧失了长阅读的能力。为了预防这样的后果,我一再提醒自己,有条件长阅读就不要短阅读。我从今年开始,每天都在笔记本上记录当日的纸书阅读页数。每月统计总数,然后比较增减情况。我的基本态度是:短阅读始终是补充,而不是阅读的全部。
老知识与新知识
通过阅读,我们获取知识。不断的阅读,持续补充我们的知识。这就产生了“老知识”和“新知识”的关系问题。知识像海纳百川,溪流汇入江河,其中有缓缓而来的流水,也有汹涌澎拜的巨浪。那些和老知识存在差异,甚至观点截然相反的新知识,就是巨浪。如何处理这些巨浪,考验我们的认知。
我们能够把“新知识”和脑子里的“老知识”融合在一起,首先是我们对涉及领域有一个大体框架,其次分解新知识点,再一点点放置到框架里面。在放置的过程中,可以修正老知识的错误,也可以添设新的框架。我们阅读,好比造房子,先在脑海中有一个知识结构的大框架,把房梁骨架搭起来,新知识就是砖瓦木板,用来添砖加瓦,日渐完善。如果没有知识结构的大框架,我们看再多的图书,都只是在脑海里堆积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而已。而且,遇到新老矛盾的知识,还会无所适从,彷佛有两个小人在拿着不同的建材打架。搭建知识结构,是阅读的好习惯,也是长久保持阅读习惯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