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择校热现象解决 力推公办初中优质均衡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3-07-31
在幼升小首次“公民同招”和新中考政策导向下,上海今年报名民办小学的人数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民办初中的报名录取比略有下降,政策“组合拳”初显实效,“择校热”逐步降温,家长焦虑情绪开始缓解。在此基础上,上海还着力采取措施促进公办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铲除诱发家长择校的土壤。
家长主动选择对口公办校
根据统计数据,预计今年上海幼升小报名民办小学人数和录取人数比为1.4∶1,2020年为3∶1,出现明显下降;预计小升初报名民办初中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为1.4∶1,也较去年同期的1.5∶1有所下降。
在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一直都是择校的重点环节,其中以竞相追逐知名民办中小学为主流,某些“第一梯队”学校招生甚至是百里挑一。不过今年大量原本打算择校的上海家长开始冷静考量,并最终选择适合自身情况和孩子条件的对口公立学校。
司先生的儿子目前就读于某幼儿园大班。他曾多次向“过来人”讨教区内民办小学的面谈题目和步骤,然而获悉今年幼升小新政后,他决定让孩子去离家一街之隔的九年一贯制公办校入学。
“孩子并不是‘牛娃’,没有十足把握考民办,而且家门口的学校不错,万一被统筹去了其他远的学校就可惜了。”司先生说。
上海长宁区天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吕华琼说,放弃报名民办学校,直接选择家门口的公办学校,这样的家庭不是个例。“盲目跟风的‘泡沫’被挤掉了,更多家长开始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理性选择。”
谢先生的儿子就读于浦东一所公办小学,今年正逢小升初,原本他一心想让孩子冲击民办初中。“分析了新中考政策后,我了解到公办学校在中考名额分配等环节都占据优势,决定就选择家门口的公办初中。”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校长赵之浩说,今年预约前来参加校园开放日的对口地段生人数比去年翻倍。很多家长与老师深入沟通交流时,最关心的就是新中考政策,其次是教学质量和课程设置,“预计今年对口入学生源将有不小的增幅” 。
切中要害,择校热开始消减
今年以来,上海在义务教育阶段改革举措频出,形成了从幼升小到中考改革层层叠加、规范校外培训配合支撑的强有力政策导向。
2月,上海公布《2020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幼升小“公民同招”的政策。该政策明确,如果一个孩子报考民办小学而未被录取,他对口的公办小学不能提供兜底录取的保障。如果这所公办小学招生已满,那孩子只能被统筹到其他可能更差的公办小学。
3月,上海发布《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其中,在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批次,50%至65%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实行名额分配,其中70%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并逐步扩大比例。
上海市特级校长张人利表示:“这些政策都是实打实的,社会反响强烈,既切中了要害,也给公办学校办学很大的支持鼓励。”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说,从“入口”上看,今年幼升小首次“公民同招”,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站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能让家长理性选择学校;从“出口”上看,新中考政策下,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出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向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倾斜,这对公办初中是利好消息。
标本兼治,力推公办初中优质均衡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表示,经过多年努力,上海聚焦重点、多措并举,促进公办学校质量不断提升,此次幼升小家长的选择就反映了公办小学的进步;但是,公办初中相对而言还是弱项。
2020年下半年,上海开展全市初中教育状况调研,显示上海初中学段存在校际差异较大、部分区域公民办比例不协调等问题,部分初中学校在内涵发展上基础还较为薄弱。
为进一步加强公办初中建设,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表示,今年8月底前,上海将启动百所公办初中建设,让家门口的初中更有吸引力。具体举措上,将强化集团、学区骨干队伍柔性流动,提高集团、学区内优秀干部、骨干教师柔性流动到重点建设初中的比例,实施教师联合培训、联体研修、联动科研等。
此外,全市将建立市、区两级专家指导团队,在一校一方案基础上,对相关公办初中进行全程专业指导;支持重点建设初中进行特色课程开发和特色教师培育,改善学校治理方式;推进开放办学和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提升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