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择校俩难题:高考后如何选择一所心仪的大学?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3-07-29
4月,孩子面临升初中的家长们“战役”又开始了!择校选择的是什么?怎样做对孩子才是最好的?今天就用以下8个问题为您解构小学升初中!
1、选“公办”还是“私立”
这个说到底是一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命题。所以选公或选私,家长必须先看看自己的“钱袋子”。当然,背后的价值观也很重要:看重公平、质量的选择家门口的学校,还是更加看重“定位+特色”、“质量+服务”的选私立学校。
2、选“好学校”还是“普校”
在大多数家长的理解里,好学校就是升学成绩好,其实这只是“好学校”的一个重要角度。很多家长“慕名而去”,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的孩子是否适应“好学校”:很多家长挤破头,找关系进好学校,其实说到底,这都是家长的“意愿”。
中国式家长习惯为孩子做选择,认为帮孩子选择“最好”、“最出名”的就是履行了自己的父母责任,但又有多少家长问过你的孩子“你是否想进好学校”?也许你的孩子会回答“不,其实我更喜欢另外一所普通学校”;“我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3、选“就近”还是“寄宿”
很多家长会纠结,家附近的学校不那么好,但却又舍不得孩子寄宿。特别是80、90后的新家长,更关注“亲子教育”,对于孩子一周就只是周末在家的这种教育模式无法接受。但其实有研究表明,短暂的分离实际上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些寄宿制学校有着丰富的校园生活体验,比如教会小王子、小公主整理自己的衣物,比如拓展性的手工劳作课程,比如一些习惯养成的教育等。
从某种角度,如果您的孩子选择走读的学校,但是实际上您无法真正做到成为孩子的榜样、有效陪伴的话,寄宿制学校反而教会孩子的更多。因为,同伴集体的影响力量超过了家长。
4、选“眼前”还是“未来”
很多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也容易陷入“眼前”的误区:好学校,有面子,家长圈资源丰富……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现在选学校,还是只看重分数,全然不顾这个学校能教会你什么本事、什么技能、什么前沿的知识,帮助孩子建立家国情怀的格局,确立修身齐家的人生观,那么可以肯定,您的孩子无法成为适应变化的未来的人才。
5、选“应试”还是“综合发展”
新高考方案终于出台,走班、选课,自主招生,这些原来在西式教育中才能听到的名词终于在中国教育体制中破土而出。这也意味着,传统的刷题式、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真正遭遇“危机”。而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比例的不断扩大,对孩子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趋势正在积极影响着升学中的选择。
6、选“校风”还是“文化”
很多家长非常强调“校风”,有人做过统计“校风”一词列升学择校关键词排名第一。
但是家长在理解“校风”时,是单维度的。认为学生乖乖坐在那听讲,不乱动,不讲小话,同学间没有攀比,没有*,没有早恋这就是好的校风。有的还认为接送孩子的豪车太多,担心孩子攀比、学坏。
其实,校风只是一个浅层次的表达。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个学校的文化:
文化的层面是多元的,比如这个学校的校长的理念是否先进,是否被认可;学校的师资是否多元,东西兼融,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学校是否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课程、活动支持引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这些都是校园文化。
曾经有个很出名的漫画,说中国的课堂里,月亮一定是弯弯有勾的,太阳一定是红彤彤的,其它不一样的答案,都会被老师“修理”,最后实现标准化、统一化。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去到世界好学校最缺乏的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7、选“老牌”还是“新锐”
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新学校,新学校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加之没有之前的“包袱”,许多学校成为家长的“新宠”。
从硬件来看,新学校肯定有优势,但是家长在进行选择时,更应该注重“软件”。比如,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时间,课程融合是需要一定积淀,办学经验也需要积累,这些都是“时间”作用的产物,无法一蹴而就,更无法一天就把罗马建成。
8、选“同学”还是“圈子”
不少学校的家长就是一个“朋友圈”的人,他们相互影响。同学的朋友圈也是他们未来的人生经历、资源。
专注教育*家教诚挚的希望您的孩子步入满意的大学。专注教育最新推出的高考冲刺班,帮助高三学子*针针对性复习指导,如果您的孩子对高考还有些许担忧,不妨点击下方图片免费试听哦!
以上就是好上学为大家带来的升学择校俩难题:高考后如何选择一所心仪的大学?,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