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俞敏洪 教育好孩子的五大要素
来源:好上学 时间:2023-07-23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好上学整理了【家庭教育】俞敏洪 教育好孩子的五大要素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特别关注妈妈群体,是因为我关注中国孩子这个群体。孩子成才的百分之七八十的因素,是跟妈妈相关的。现在尽管女人男人都要闯天下,但是女人更加的不容易。妈妈们不管怎么忙,总会尽量按时回家。 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一条船,放了九样东西,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玩具、宠物狗等。但是突然发现这艘船要沉下去了,只能留下三样东西,让孩子选择。调查结果是:把爸爸留下的孩子只有20%。 这是因为爸爸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陪伴孩子时间的多少,决定着孩子是否愿意跟你在一起,以及你对他的影响力的大小。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说爸爸也应该尽可能地跟孩子在一起。我的儿子在国外出生,十一岁时被我带回国内来了,就是我也全力以赴地争取和孩子一起的时间,这样我就可以对他产生一点点影响。 当然,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对孩子的成绩几乎不太在乎,他班里名次多少,完全不是我考虑的重点。只要他不是门门课六十分以下就可以了,只要保证他的智商是正常的。但妈妈就不一样,妈妈会在乎在班里是第几名,有多少学生超过他。我们的关注点就是不一样。我虽然不关注学习成绩,但是我非常关注孩子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有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平时有没有阅读。比如说我儿子希望有一台3D打印机,我就给他*回来了。他把我们家的狗拍照后扫描在电脑中,再转化成狗的图像,在3D打印机里把我们家小狗的模型做出来。这个就属于有创新性的东西,我会支持他的探索,并保持关注。 我还关注孩子有没有勇敢精神、闯荡世界的能力、坚韧的毅力……所以我现在还带孩子去爬山。爬黄山时他非要坐缆车,我没有允许。一千多米的高度,我的膝盖也不太好,但是我必须做榜样,这样就锻炼他的毅力,这就是我的关注点。 1.父母应该多读书,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想分享所有的妈妈们的第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 据我调查和了解,喜欢读书的妈妈与不喜欢读书的妈妈相比,爱读书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知识水平的提高、情绪的管理上都要高一筹。 那么父母要读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家长读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当父母都在读书的时候,孩子是不可能不读书的,而且当家长安静地读书时,就给孩子创造了比较安静的环境,孩子做作业的时间也会延长,不开小差,不会分心。所以我特别主张妈妈们认真地去读书,最好是跟孩子一起读。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习惯,在孩子不认字的时候,就读童话故事给他听。如果你没时间读的话,可以让他用*听。但是你不能把*扔给孩子,自己跑了,这不行。 如果每天有二十分钟左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连续四五年,他会自动形成一种阅读习惯。如果你定好每天都去读书半小时的规矩,孩子就会远远超过半小时,原因是他自己进入故事中后,是放不下来的。所以,父母读书对孩子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2.父母要管理好情绪,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和心情 不管有多忙,千万不要匆匆忙忙地和孩子交流,当你一匆忙,心里一烦躁,和孩子说话的口气各方面就不平缓了,慢慢会激发孩子的反抗和烦燥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一个母亲能够做的很伟大的事情,是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间,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情。我最怕看到这样的事情:就是母亲急得不得了,对孩子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对孩子指责。孩子反过来跟你也非常地急躁,是不是?母亲一直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这样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有安全感以后,他会非常愿意跟你多说话。因为他有安全感,他知道如果他考试考了零分回来,你也不会骂他;他考了四十分回来,你也不会骂他;他跟别的孩子打架,你也不会骂他。你就可以好好地跟他沟通了。 比如,如果十二三岁的孩子谈恋爱了,我们大部分父母会担心,甚至会认为这个肯定不行。其实我们要跟他分析,他为什么喜欢这个人,再分析为什么这个年龄谈恋爱并不是好事。自始至终,一定要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让他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而不只是他的父母,这个特别重要。如果你动不动就发脾气,孩子没法预料告诉你这件事情他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会有什么后果的话,他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藏着掖着,他就什么事情都不告诉你了,那你作为父母就非常地失败。由此可见管理好你的情绪,保持心平气和是多么重要。 3.父母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热爱 很多的父亲说,我晚上也待在家里。但有的父亲是在看电视,有的父亲在打麻将,尽管人在家里,但实际上跟孩子没有真正的交流,甚至在某种层面上在做反面角色示范。 如何才能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常常鼓励家长们带着孩子出去玩,这种玩不是瞎玩,不是带他们去坐过山车,也不是带他们出去吃一顿饭那么随意和简单,高质量地玩是在培养孩子的心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能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诗词,我们要想孩子能从中感受什么?可不可设计些什么?比如说,带孩子到湖边或者海边,静静地坐两个小时,去看看月亮从东方升起来是什么感觉。这其实特别地重要,因为你把他学习的内容跟大自然融合了,所以带孩子玩绝对不是瞎玩的。通过高质量的陪伴,你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心情和脾气,从胸怀到眼界,这特别的重要。 我在清华大学碰到一个家长,他本身不是研究昆虫的,可是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已经认识了大概4000多种昆虫,他也许是世界上研究昆虫最小的孩子。而这个起因特别简单,有一次他家里有两只苍蝇落在了饭上,我们一般家长的反应,就是用苍蝇拍把它打掉就行了。可是父亲对当时还只有五六岁的孩子说,你看,这两只苍蝇不一样的,世界有多少多少种昆虫,光苍蝇就有上千种,而且它每个形状不一样,而现在你把昆虫比较以后,你会发现昆虫世界其实非常的美丽。后来父亲带着孩子在网上搜昆虫,结果把这个孩子引导到昆虫的研究世界中去了。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即使未来不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昆虫学家,他也很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因为他研究精神已经被培养出来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引导——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持续不断地引导。 4.父母要给孩子定原则和规矩,培养好习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会慢慢地感觉管不住孩子,管不住孩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你从小到大没有给孩子设立规矩,这个规矩可能在你的心里,但是你从来没告诉孩子,你不舒服就把孩子骂一顿,说一顿,孩子也不知道这是一个规矩,他会很迷茫。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定规矩定得太晚了,我们给他定规矩的时候,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所以就特别麻烦。就像我培养我孩子的刷牙习惯,培养了好几个月,每天盯着,早上起来叮嘱一句,晚上睡觉叮嘱一句,才让他养成刷牙的习惯,光这个就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重复几百次,他才能形成自然的行为。 定规矩最好是在八岁以下,在十岁以前定规矩,孩子还是愿意听你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十岁以前,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依靠就是父母,离开父母他是活不下去的。但是到十岁以后,他觉得离开父母还是可以活下去的。他会逐渐发现,和父母对着干,父母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些规矩是特别重要的,长大以后对他的生活影响会特别地大。举个简单例子,到孩子开始懂事以后,要求孩子必须收拾干净自己的床和房间。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父母自身也能够把房间收拾干净,如果父母的床一年都不叠被子,而一定要孩子叠被子,这个孩子是做不到的。收拾房间、把东西归位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实际上是养成了孩子一辈子有条不紊的习惯。而有条不紊的习惯是提高生活效率和工作效率一个最好方法。 我是农村出身,我现在做事情还算是有条不紊,就是因为我从一开始记事开始,我母亲就给我定下两个规矩:第一、早上起来以后,必须把床全部整理干净。第二、就是你想去上学,必须先把家里打扫干净。我跟大我五岁的姐姐有分工,我是早上起来必须扫地,我姐必须是吃完饭洗碗。 后来我就形成了一个特别好的习惯,我习惯把房间弄得相对比较整洁比较干净。 还有一个习惯大家其实也是可以做的,当孩子在七八岁以后,其实可以或多或少地鼓励孩子做做饭,炒炒菜。中国炒菜不像德国,厨房里一大堆的天平,他要称的。中国人靠什么,手抓一下刚好,其实这个东西很重要,让孩子逐步地学会凭着自己内心去感觉,做什么样的东西刚好。这个再延伸到生活中间去,慢慢他就会形成,我如何做事,如何与人打交道?所以你别看小东西,小东西中间有大学问。 5.父母要给孩子创造环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就要想办法给小朋友建立圈子的条件。上下不超过两岁的同班同学和社区里小朋友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我常常觉得我的孩子好孤单,因为我老搬家,老搬家就不太容易给他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很长久的朋友圈。 现在要做一件事情,组织同学的家庭一起在周末聚聚,你就会发现孩子在一起玩得很开心,而且一定要男孩要跟女孩混合着玩。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对于异性的交往,也开始自然地熟悉起来。一个社区的家庭也可以相约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玩玩,这样孩子可以在一起成长。 孩子的成长,一开始成长的轨道设对了,以后的长势就不用你太担心了。就如一棵树,前几年你特别关注枝叶的繁茂,土壤的健康,以后它自己长,就不会长弯的。 如果孩子这棵树十岁以前如果已经长“弯”了,要给他弄“直”会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培养孩子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握好孩子出生到十岁这个时间段,给孩子打好基础,后面他自己一路会成长得非常好。 以上就是好上学为大家带来的【家庭教育】俞敏洪 教育好孩子的五大要素,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我特别关注妈妈群体,是因为我关注中国孩子这个群体。孩子成才的百分之七八十的因素,是跟妈妈相关的。现在尽管女人男人都要闯天下,但是女人更加的不容易。妈妈们不管怎么忙,总会尽量按时回家。 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一条船,放了九样东西,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玩具、宠物狗等。但是突然发现这艘船要沉下去了,只能留下三样东西,让孩子选择。调查结果是:把爸爸留下的孩子只有20%。 这是因为爸爸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陪伴孩子时间的多少,决定着孩子是否愿意跟你在一起,以及你对他的影响力的大小。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说爸爸也应该尽可能地跟孩子在一起。我的儿子在国外出生,十一岁时被我带回国内来了,就是我也全力以赴地争取和孩子一起的时间,这样我就可以对他产生一点点影响。 当然,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对孩子的成绩几乎不太在乎,他班里名次多少,完全不是我考虑的重点。只要他不是门门课六十分以下就可以了,只要保证他的智商是正常的。但妈妈就不一样,妈妈会在乎在班里是第几名,有多少学生超过他。我们的关注点就是不一样。我虽然不关注学习成绩,但是我非常关注孩子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有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平时有没有阅读。比如说我儿子希望有一台3D打印机,我就给他*回来了。他把我们家的狗拍照后扫描在电脑中,再转化成狗的图像,在3D打印机里把我们家小狗的模型做出来。这个就属于有创新性的东西,我会支持他的探索,并保持关注。 我还关注孩子有没有勇敢精神、闯荡世界的能力、坚韧的毅力……所以我现在还带孩子去爬山。爬黄山时他非要坐缆车,我没有允许。一千多米的高度,我的膝盖也不太好,但是我必须做榜样,这样就锻炼他的毅力,这就是我的关注点。 1.父母应该多读书,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想分享所有的妈妈们的第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 据我调查和了解,喜欢读书的妈妈与不喜欢读书的妈妈相比,爱读书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知识水平的提高、情绪的管理上都要高一筹。 那么父母要读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家长读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当父母都在读书的时候,孩子是不可能不读书的,而且当家长安静地读书时,就给孩子创造了比较安静的环境,孩子做作业的时间也会延长,不开小差,不会分心。所以我特别主张妈妈们认真地去读书,最好是跟孩子一起读。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习惯,在孩子不认字的时候,就读童话故事给他听。如果你没时间读的话,可以让他用*听。但是你不能把*扔给孩子,自己跑了,这不行。 如果每天有二十分钟左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连续四五年,他会自动形成一种阅读习惯。如果你定好每天都去读书半小时的规矩,孩子就会远远超过半小时,原因是他自己进入故事中后,是放不下来的。所以,父母读书对孩子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2.父母要管理好情绪,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和心情 不管有多忙,千万不要匆匆忙忙地和孩子交流,当你一匆忙,心里一烦躁,和孩子说话的口气各方面就不平缓了,慢慢会激发孩子的反抗和烦燥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一个母亲能够做的很伟大的事情,是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间,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情。我最怕看到这样的事情:就是母亲急得不得了,对孩子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对孩子指责。孩子反过来跟你也非常地急躁,是不是?母亲一直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这样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有安全感以后,他会非常愿意跟你多说话。因为他有安全感,他知道如果他考试考了零分回来,你也不会骂他;他考了四十分回来,你也不会骂他;他跟别的孩子打架,你也不会骂他。你就可以好好地跟他沟通了。 比如,如果十二三岁的孩子谈恋爱了,我们大部分父母会担心,甚至会认为这个肯定不行。其实我们要跟他分析,他为什么喜欢这个人,再分析为什么这个年龄谈恋爱并不是好事。自始至终,一定要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让他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而不只是他的父母,这个特别重要。如果你动不动就发脾气,孩子没法预料告诉你这件事情他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会有什么后果的话,他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藏着掖着,他就什么事情都不告诉你了,那你作为父母就非常地失败。由此可见管理好你的情绪,保持心平气和是多么重要。 3.父母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热爱 很多的父亲说,我晚上也待在家里。但有的父亲是在看电视,有的父亲在打麻将,尽管人在家里,但实际上跟孩子没有真正的交流,甚至在某种层面上在做反面角色示范。 如何才能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常常鼓励家长们带着孩子出去玩,这种玩不是瞎玩,不是带他们去坐过山车,也不是带他们出去吃一顿饭那么随意和简单,高质量地玩是在培养孩子的心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能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诗词,我们要想孩子能从中感受什么?可不可设计些什么?比如说,带孩子到湖边或者海边,静静地坐两个小时,去看看月亮从东方升起来是什么感觉。这其实特别地重要,因为你把他学习的内容跟大自然融合了,所以带孩子玩绝对不是瞎玩的。通过高质量的陪伴,你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心情和脾气,从胸怀到眼界,这特别的重要。 我在清华大学碰到一个家长,他本身不是研究昆虫的,可是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已经认识了大概4000多种昆虫,他也许是世界上研究昆虫最小的孩子。而这个起因特别简单,有一次他家里有两只苍蝇落在了饭上,我们一般家长的反应,就是用苍蝇拍把它打掉就行了。可是父亲对当时还只有五六岁的孩子说,你看,这两只苍蝇不一样的,世界有多少多少种昆虫,光苍蝇就有上千种,而且它每个形状不一样,而现在你把昆虫比较以后,你会发现昆虫世界其实非常的美丽。后来父亲带着孩子在网上搜昆虫,结果把这个孩子引导到昆虫的研究世界中去了。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即使未来不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昆虫学家,他也很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因为他研究精神已经被培养出来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引导——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持续不断地引导。 4.父母要给孩子定原则和规矩,培养好习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会慢慢地感觉管不住孩子,管不住孩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你从小到大没有给孩子设立规矩,这个规矩可能在你的心里,但是你从来没告诉孩子,你不舒服就把孩子骂一顿,说一顿,孩子也不知道这是一个规矩,他会很迷茫。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定规矩定得太晚了,我们给他定规矩的时候,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所以就特别麻烦。就像我培养我孩子的刷牙习惯,培养了好几个月,每天盯着,早上起来叮嘱一句,晚上睡觉叮嘱一句,才让他养成刷牙的习惯,光这个就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重复几百次,他才能形成自然的行为。 定规矩最好是在八岁以下,在十岁以前定规矩,孩子还是愿意听你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十岁以前,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依靠就是父母,离开父母他是活不下去的。但是到十岁以后,他觉得离开父母还是可以活下去的。他会逐渐发现,和父母对着干,父母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些规矩是特别重要的,长大以后对他的生活影响会特别地大。举个简单例子,到孩子开始懂事以后,要求孩子必须收拾干净自己的床和房间。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父母自身也能够把房间收拾干净,如果父母的床一年都不叠被子,而一定要孩子叠被子,这个孩子是做不到的。收拾房间、把东西归位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实际上是养成了孩子一辈子有条不紊的习惯。而有条不紊的习惯是提高生活效率和工作效率一个最好方法。 我是农村出身,我现在做事情还算是有条不紊,就是因为我从一开始记事开始,我母亲就给我定下两个规矩:第一、早上起来以后,必须把床全部整理干净。第二、就是你想去上学,必须先把家里打扫干净。我跟大我五岁的姐姐有分工,我是早上起来必须扫地,我姐必须是吃完饭洗碗。 后来我就形成了一个特别好的习惯,我习惯把房间弄得相对比较整洁比较干净。 还有一个习惯大家其实也是可以做的,当孩子在七八岁以后,其实可以或多或少地鼓励孩子做做饭,炒炒菜。中国炒菜不像德国,厨房里一大堆的天平,他要称的。中国人靠什么,手抓一下刚好,其实这个东西很重要,让孩子逐步地学会凭着自己内心去感觉,做什么样的东西刚好。这个再延伸到生活中间去,慢慢他就会形成,我如何做事,如何与人打交道?所以你别看小东西,小东西中间有大学问。 5.父母要给孩子创造环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就要想办法给小朋友建立圈子的条件。上下不超过两岁的同班同学和社区里小朋友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我常常觉得我的孩子好孤单,因为我老搬家,老搬家就不太容易给他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很长久的朋友圈。 现在要做一件事情,组织同学的家庭一起在周末聚聚,你就会发现孩子在一起玩得很开心,而且一定要男孩要跟女孩混合着玩。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对于异性的交往,也开始自然地熟悉起来。一个社区的家庭也可以相约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玩玩,这样孩子可以在一起成长。 孩子的成长,一开始成长的轨道设对了,以后的长势就不用你太担心了。就如一棵树,前几年你特别关注枝叶的繁茂,土壤的健康,以后它自己长,就不会长弯的。 如果孩子这棵树十岁以前如果已经长“弯”了,要给他弄“直”会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培养孩子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握好孩子出生到十岁这个时间段,给孩子打好基础,后面他自己一路会成长得非常好。 以上就是好上学为大家带来的【家庭教育】俞敏洪 教育好孩子的五大要素,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